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阿弥陀经要解讲记050感应道交,文成印坏

欢喜佛子 2023-09-06 377
目 录
  • 一、消文
  • 二、弥陀边,接则决定接(事),来则实不来(理)
  • 三、众生边,生则决定生(事),去则实不去(理)
  • 四、是心识去,而非身体
  • 五、虽非正念,而能正念

  • 3.png


    阿弥陀经要解讲记050感应道交,文成印坏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蕅益大师  撰著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佛学院道安老法师  讲述

     

    己二、明果

      

    [解]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这是说明接引往生之无上果。

     

    一、消文

     

    “故使感应道交”,故使二字是承上起下,承上信愿持名乃多善根多福德之故,而使因果相契,感应道交,蒙佛接引。

    众生善根福德为能感,弥陀圣众是所感。佛圣慈悲为能应,众生善根福德是所应。感应道交即心心相印。

    “文成印坏”。古代印刷术落后,字模用泥做,印一次,文字出来,泥模便坏了。文成与印坏同时,不分先后。

    这是比喻我们念佛的人,念到一心不乱,净业功成,临终往生,则娑婆色身报谢,极乐莲胎托生,即娑婆印坏,净土文成。成坏就在一念之间,这边坏的同时,那边即成,如大回向文中所说:“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阿弥陀佛和莲池海会的声闻、菩萨圣众,不来而来,亲自垂手接引你往生西方。“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往生的人神识便离开躯壳,不去而去,生到西方宝池莲华之中。

     

    二、弥陀边,接则决定接(事),来则实不来(理)

     

    不来而来和不往而往,大家若将五重玄义学通了,便很容易懂。

    讲,弥陀彻证心性无量之体,能随缘遍应。常随缘而常不变,照而常寂,弥陀之法身如如不动,不离本处,故曰不来。犹如天上月,普印千江水,而月体在天上实未下来。

    说,月体虽不动不来,而千江之水不论大小深浅,只要水清,无处不现月影。弥陀法身虽无来去,但常不变而常随缘,寂而常照。

    众生只要心清净,信愿持名,以此善根福德感于佛,佛即会应,一一现身其前,或现应化身,或现报身,垂手接引,故曰而来。

    总而言之,从弥陀圣众讲,接则决定接(事),来则实不来(理)。

     

    三、众生边,生则决定生(事),去则实不去(理)

     

    同样的道理,从说,行人心识之体,本来周遍法界,如玄义明宗中讲的:“十万亿佛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极乐世界就在我们的心中。所以我们临命终时去极乐世界,乃往生我们自心本具之极乐世界,这是自己家里事。自心本无往来之相,故曰不往。

    说,虽是自心净土,仍需仰仗弥陀愿力,以及自己信愿持名之力,方能脱离娑婆秽土,而往生极乐净土。如玄义明宗中讲的“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实有往生之处,故曰而往。因此从念佛往生的众生讲,生则决定生(事),去则实不去(理)。

     

    四、是心识去,而非身体

     

    顺便讲一下,往生极乐世界的是我们的心识,不是这个身体。

    这里讲得很清楚,是行人的心识,托质宝莲。我们凡夫因被色身所困,故不得自由。唯有脱掉色身,方能自由。

    经上讲凡夫之身,犹如黑皮桶。禅宗初次开悟叫打破黑漆桶,或叫桶底脱落。我们临终时,色身一坏,即如黑漆桶给打破了,桶底脱落,心识离开躯壳,便自由了。所以临终时这个身体坏了不要怕,千万不能贪恋,要彻底放下。唯有丢弃这个臭皮囊,方能自在往生,托质宝莲,得莲华化生之清虚妙体。

     

    五、虽非正念,而能正念

     

    心识二字,心乃真心,识即阿赖耶识,是妄心。为何行人既有心又有识?因为我们是带业往生,未断烦恼,尚未能转识成智,真心妄心皆有,故往生时有心有识。

    其实心与识本来是一,真妄不二嘛,前面也用水与波的譬喻解释过。我们的心好比是水,识即同波浪。外面境界风一吹,迷了,心动了,水便起了波浪,心变成了识。觉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不随外境而转。外面境界风来,心依然如如不动,波浪即平息,复归为水,识又转成心了。

    大家明白了心与识是怎么回事,就不用担心了,到临命终时,只要正念不失,依然一句阿弥陀佛,心中不起大风大浪,虽识浪尚未完全平复,也能以心识往生。当知行人之所以能心识往生,即带业往生,全仗弥陀悲愿,亲垂接引,而得横出三界。不是你自己去的,是阿弥陀佛带你去的啊!这就是净土法门仗他力之特别殊胜处。


    【说明:根据达默法师《弥陀要解便蒙钞》添加了细科判。非干支科判,为平台所加。——释寂山】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