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道安法师弥陀要解讲记06作者简介

欢喜佛子 2023-03-23 138
目 录
  • (一)释名
    • 1、清
    • 2、西有
    • 3、沙门
    • 4、蕅益
    • 5、智旭
  • (二)大师生平
    • 1、出生、籍贯
    • 2、读《竹窗随笔》而不再辟佛,听《地藏经》发出世心
    • 3、听《楞严经》,发心出家
    • 4、依憨翁门人雪岭师出家
    • 5、径山参禅开悟
    • 6、受菩萨戒
    • 7、大病归净
    • 8、弘法著述
    • 9、入灭

  • 道安老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06作者简介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道安老法师  讲授

    三、解经大师

    清西有沙门蕅益智旭解

     

    (一)释名

    1、清

     

    这一部分介绍《要解》的作者,即解释《阿弥陀经》重要义理的疏主。

    清,记注解的时代。满人入主中原后,立国号为大清。《要解》是在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年)写的。

     

    2、西有

     

    西有,大师别号,乃根据本经经文而立。

    经云:“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此告以依报实有)。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此告以正报实有)。”说明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非寓言,非理想,皆乃实有。大师为破一些人著理废事之偏执,故号西有。

     

    3、沙门

     

    沙门,印度出家修道人之通称,非佛门专用。这二字是梵语,译成中文是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又曰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可见此二字实非易称。

    沙门有四种:一胜道沙门,三乘圣众,修道证果者;二说道沙门,代佛弘化,说法利生者;三活道沙门,持戒修身,以道自活者;四污道沙门,破戒比丘,玷污佛门者。

    大师是说道和活道沙门。

     

    4、蕅益

     

    蕅益,大师精修净业之号。古时蕅字与藕字相通。藕为莲之因,由藕而生荷开华、结莲,莲即藕之果。薄益意谓种藕有得莲之益。念佛人一心念佛,自有九品莲华往生净土,横超三界,直趣菩提之益。

     

    5、智旭

     

    智旭,大师法名。旭为清晨东升之日,其师希冀大师之智慧,如旭日东升,能破长夜之昏暗,而光明遍照。

     

    (二)大师生平

     

    薄益大师为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大师生于明末万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年),圆寂于清初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

     

    1、出生、籍贯

     

    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

    先祖汴梁人,后迁居江苏吴县木渎镇。其父持大悲咒十年,其母梦观音大士送子而生师。

     

    2、读《竹窗随笔》而不再辟佛,听《地藏经》发出世心

     

    大师七岁菇素,十二岁始读儒书,即以传千古圣学为已任,誓灭佛、道二教,开荤酒,作辟佛论著数十篇。十七岁偶读莲池大师《自知录》之序及《竹窗随笔》,觉义深理周,方知自己之错,便将以前所写谤佛论著全部焚毁。

    二十岁那年冬天,其父亡故,大师听闻《地藏菩萨本愿经》,遂发出世之心。

    二十二岁时专志念佛,自觉世法不究竟,将以前所著文稿二千余篇付之一炬,从此勤习佛法。

     

    3、听《楞严经》,发心出家

     

    二十三岁听法师讲《楞严经》曰:“世界在空,空生大觉”,心中顿疑:“因何空能生此大觉,世界与虚空又从何而生?”为体究宇宙人生大事,决意出家修行。

     

    4、依憨翁门人雪岭师出家

     

    二十四岁时,他曾一月中三次梦见憨山大师。因憨师在曹溪,路途遥远,不能前去亲近,便随从憨山大师之门人雪岭师出家,法名智旭。

     

    5、径山参禅开悟

     

    当年夏秋二季往云栖寺听古德法师讲《成唯识论》,闻其中性相二宗不可会通,表示疑惑,于是前往径山坐禅参究其理。至第二年夏天(二十五岁),用功至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性相二宗一齐透彻,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师自知此乃解悟,非证悟,故不与人说,久久胸中空无一字。

     

    6、受菩萨戒

     

    是年腊月初八,师在莲池大师塔前发心受持四分戒。二十六岁进而受菩萨戒。

     

    7、大病归净

     

    二十八岁那年,其母病重,大师四次割肱而不能救,悲痛无限。丧葬尽孝礼毕,誓断世缘,前往松陵掩关苦修。不料关中大病,便以参禅功夫求生净土。

     

    8、弘法著述

     

    三十岁出关,应道友雪航之请,讲述《毗尼事义集要》。三十一岁,随无异禅师前往金陵参学,数月之间尽谙禅门流弊通病。三十二岁开始专注研究天台教理,但不肯为台家子孙(大师被推为天台宗第三十一代祖师)。

    三十七岁后,他四处弘化,阅藏、讲经,及著述经论疏解。

    大师一生所著计四十八种,约三百余卷。这部《要解》是大师四十九岁时写的。他在晚年专修专弘净土,以求“死归安养”。

     

    9、入灭

     

    五十七岁,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年)正月二十一,大师于灵峰跌坐念佛,向西举手而寂。

    大师于往生前一个月的腊月初三,在病中偶成一律,中有“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之句,当日口授遗嘱:荼毗后,将灵骨研成粉末,与面粉和在一起做成饼饵,散放山水之中,与众生结缘。过了三年,门人开龛茶毗,见大师巍然跌坐,头发长至盖耳,面貌如生。火化后,牙齿不坏,与罗什法师舌相不坏同一征信。众门人不忍依师所嘱,于是在灵峰大殿右侧建塔,安放大师灵骨。


    (讲记中不带干支的科判,多为学人所拟,仅供学习参考。——释寂山)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