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道安法师弥陀要解讲记03释经题

欢喜佛子 2023-03-22 230
目 录
  • 一、二种题目
    • 甲一、经题
      • 一、佛
      • 二、说
        • (一)喜悦义
        • (二)经通五种人说
      • 三、阿弥陀
        • (一)释词
        • (二)理
        • (三)事
        • (四)小结
      • 四、经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灵岩山佛学院道安法师讲述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简称《要解》或《弥陀要解》,是藕益大师为《佛说阿弥陀经》所作的重要注解,文字不多,但内容相当丰富,意思很深。

    我们把它分成七个部分讲解:第一部分解释题目,第二、第三部分介绍译经和解经的二位大师,第四部分注解序文,第五部分讲解五重玄义,第六部分正释经解,第七部分略释跋语。


    一、二种题目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这部注解的题目是“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前面的“佛说阿弥陀经”六字是经题,后面的“要解”二字是疏题。经的注解称疏。下面分别解释这二种题目。


    甲一、经题


    经题是“佛说阿弥陀经”,共六字,我们先讲佛字。


    一、佛


    佛是梵语“佛陀”的简称。梵语就是印度语。

    劫初,光音天人下降于印度,故印度人认为他们系大梵天所生,禀承梵天之言语。

    《俱舍论·分别世品》曰:“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天人也承认他们的言语和印度语相同,证明印度语确系梵语。

    “佛陀”译成中文是觉者。这个者字的范围很广,不仅指人,而且包括九法界的所有一切众生。经上讲凡有心者,皆当作佛。这就是说,下自地狱众生,上至菩萨,凡有心识者,皆能觉悟成佛,因此佛就是觉悟的众生。

    觉的含义可从两方面解释:从竖说,觉有本觉、始觉、究竟觉;从横说,觉有自觉、觉他、觉满。

    先从竖说。本觉就是我们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性,通常讲佛性。因为有佛性,所以才能成为觉者。虽众生本具佛性,但因一念不觉,生起种种无明烦恼,障覆了佛性,于是成了迷惑颠倒的凡夫。

    虽迷而不觉,但本具之佛性依然不失,若遇善知识开导,或听经闻法,本具之佛性这一内因由外缘熏习,便由本觉理,启发始觉智,开始觉悟修行。象在座的各位,听经闻法后能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这就是始觉。

    修行到最后,将障覆佛性之妄惑全部除尽,本具之佛性全体显露,这就是究竟觉,亦即证佛果成佛了。佛是佛教中最高果位的称号,如同世间做学问,最高的学位是博士一样,一切究竟觉者皆可称佛。

    关于觉从横说,即自觉、觉他、觉满的解释,我们留待第五部分玄义的释名中讲。

    既然佛是通称,那就不止一个。十方三世诸佛,其数无量无边。这里讲的佛,是专指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别号,佛是通号。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历史,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中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俗名悉达多,意即一切功德悉能成就。他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号释迦牟尼。成佛后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化缘毕,于拘尸那的娑罗双树间示寂。


    二、说


    再讲说字。


    (一)喜悦义


    说就是说法,古时说字和悦字相通,有喜悦的意思。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无人请问的情况下自己说出来的。他以妙观察智,见当时及后世末法众生净土机缘成熟,佛就大慈大悲,怀着喜悦的心情,说此不思议法。

    若众生机缘未熟,佛便无从说起,即使说了也无人肯信,无人肯修啊!


    (二)经通五种人说


    顺便提一下,经不一定都是佛说的,有五种人可以说佛教的经典:

    一佛说,通常如此;

    二弟子说,即声闻、菩萨说法,如《普贤行愿品》是普贤菩萨说的;

    三仙人说,五通仙人从佛入道,说法度化人;

    四诸天说,如忉利天王释提恒因,常在善法堂说般若;

    五化人说,即以上四种人隐本现化而说法,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六中,罗喉罗化为转轮圣王,度须达多家老母毗低罗而为说法。

    但余四种人所说,须经佛印证,方可称经。如刚才说的《普贤行愿品》是普贤菩萨说的,释迦牟尼佛最后说:“善哉,善哉。”佛表示同意,就是印证。

    这里是“佛说”,简别此经非余四种人说,而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亲说。


    三、阿弥陀


    阿弥陀,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的圣号,其含义在经文与注解中皆有详细解释,现在先略说一说。


    (一)释词


    “阿弥陀”是梵语,译成中文是无量光、无量寿。光代表智慧,寿代表福德。


    (二)理


    从理讲,无量光寿乃人人自性本具。我们的自性横遍十方,即无量光义;我们的自性竖穷三际,即无量寿义,故无量光、无量寿即自性弥陀。然众生之自性长劫为无明所盖覆,无量光寿只是性具而已。唯诸佛修德究竟,彻证自性之无量光寿,故诸佛皆可称阿弥陀,换言之,阿弥陀是诸佛共同的名字。


    (三)事


    从事讲,阿弥陀佛往昔为转轮圣王时,闻世自在王佛说法,出家修道,法名法藏,在佛前发四十八愿度众生。

    其中第十二光明无量愿云:“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寿命无量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法藏比丘发愿后,无量劫精勤修菩萨行,积功累德,直至行圆愿满,在极乐世界示现成佛,故号无量光、无量寿。


    (四)小结


    阿弥陀佛以大愿大行,庄严成就了一个极乐世界,专门接引十方至心信乐,称其名号的众生,往生彼国,不退成佛。本师释迦说这部《阿弥陀经》,就是专门介绍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令一切众生闻后,悉能仗弥陀愿力,接引往生极乐,一生圆成佛道。

    故经题中“阿弥陀”三字实为本经之核心。


    四、经


    最后讲经字。经的梵语是“修多罗”,译成中文是契经,中国人好略,即简称经。所谓契者,上契诸佛所证之理,故不仅释迦牟尼佛所讲之法称经,十方诸佛所说之法悉称为经;下契众生可度之机,佛讲经是观机逗教,针对众生不同的根机,说种种不同的法门,以适合众生不同的程度,使大众皆能欢喜信受。

    关于经的含义很多,我们这里略说几种。经有法义,即古今修行之轨范;有常义,即三世不易;有径义,即修行之路径;有典义,即摄化众生之典籍。


    关于经题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后面的玄义释名中,还会有进一步的解释。


    (讲记中不带干支的科判,多为学人所拟,仅供学习参考。若有不当,谨向三宝忏悔。——释寂山)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