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业的成熟之理

善恶业的成熟之理

善恶业的成熟之理智圆法师讲解《广论讲记》:【于相续中,现有众多善不善业成熟理者,谓诸重业即先成熟,轻重若等,于临终时何者现前,彼即先熟。若此亦等,则何增上多串习者。若此复等,则先所作,彼即先熟。】自相续中现有众多的善不善业以何业首先成熟果报之理:在众多的业中,重业首先成熟;如果众多业轻重程度同等,就...
佛学基础之三不退

佛学基础之三不退

佛学基础之三不退【三不退】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名数)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于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于正念不退转也。此三不退配于菩萨之行位,依诸宗而异。据法相大乘,则依万劫修因,入十住之位,虽识观成就,无复退堕恶业流转生死之位,谓之位不退。既入初地成就真...
出胎隔阴之迷

出胎隔阴之迷

  出胎隔阴之迷  莲池大师开示  古云:「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昏隔阴。」予初疑:声闻已具六通,菩萨双修定慧,何由昏昧均未能免?及考之自己、稽之他人,昨宵之事,平日忽尔茫然,况隔阴乎?乍迁一房,夜起不知南北,况出胎乎?彼诸贤圣之昏昧,盖暂昏而即明,俄昧而旋觉者也;而我等凡夫,则终于昏昧而不自知也。舍...
印光大师:怎样才是真大聪明的修行人

印光大师:怎样才是真大聪明的修行人

  怎样才是真大聪明的修行人  印光大师开示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不然,恐为所误,自贻伊戚,盖以其知见多而不一也。反不如一般愚夫愚妇之念佛,正心诚意,而受益甚众。故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俗言:“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不惧乎!如云南保山县,皈依弟子郑伯纯...
马鸣菩萨开示如何摄护信心

马鸣菩萨开示如何摄护信心

马鸣菩萨劝修西方净土:“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
印光大师论悟证

印光大师论悟证

印光大师论悟证念佛阅经,悟二空理,证实相法,乃约省悟修持,示现因后果。且勿笼统自任,谓现生便能如是。现生证实相者,非无其人。恐贤契无此善根。若不详陈其故,或致妄期圣证,则志高而行不逮,久而久之,必致丧心病狂,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求升反坠,弄巧成拙。究其结果,难免永沦恶趣。不但埋没己灵,实为辜负佛恩。...
印光大师评二圣圆通

印光大师评二圣圆通

印光大师评二圣圆通 (一)楞严一经,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要法。然又为持名念佛,决志求生极乐,无上大教。何以言之?最初征心辨见,唯恐以妄为真,错认消息。迨其悟后,则示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头头,咸属实相。既悟实相,则觅阴入界大之相,了无可得,而亦不妨阴入界大行布罗列。所示二十五...
应思维铭记的问题:常住世间还是先去净土?

应思维铭记的问题:常住世间还是先去净土?

现在的时代是圣教衰减期,叫做“末法时代”,经过了正法时代、像法时代等,现在佛法走到了末端。即使有幸下一世还转为人,但是因缘很不理想。就自身修法的因缘来看,暇满是非常难得的。一方面有很多因缘会导致非时横死等,比如交通事故、中毒、传染病、战争、水火灾难等等,人忽然间就会死去。非时横死是相当可怕的,譬如被...
放弃证悟大圆满,也要往生极乐——智圆法师

放弃证悟大圆满,也要往生极乐——智圆法师

《放弃证悟大圆满,也要往生极乐》益西彭措堪布:“在这样短暂的人生中,确定一个这辈子努力的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所有的目标中,最符合娑婆世界众生实际情况的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各个法门,都非常殊胜,也都能产生强有力的加持,但是要能在这么短暂的一生之中获得解脱,则对根基的要求就比较高,也需要长期的...
  • 1
  •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