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 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钞于关旁。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从兹念佛,愈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一日,...
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成时大师) 净土十要之: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 净土十要第三 述曰,净要一书,皆历代善知识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摧邪显正之大闲也。灵峰铨衡,一字不滥。成时何物,敢浪参耶。窃以十六观经,净土胜典。以非凡夫境界,属想无从。论者非妄劝修持,便概杜措意。然妄修则堕落坑堑,概杜则...
病重无力如何成办往生(闻启初往生记) 病重无力如何成办往生(闻启初往生记)闻启初。字子与,法名大晟。与黄承惠是同乡里的人,从小就时常生病,后来立志要出离生死的轮回。于是前往云栖山学习念佛法门。当莲池大师圆寂时,憨山清公前来吊祭,闻启初对清公作礼禀白说:“愿剃发出家为师父的弟子。”清公说:“佛性是不受四大的限制,毛发哪里能成为修行的执碍呢...
在家居士如何布置佛堂?(星云大师) 在家居士如何布置佛堂? 星云大师开示 基於佛法的普遍性,佛教已深为大众所接受;学佛者,于家中设置一方佛堂,不但可以早晚礼拜作修持功课,同时能够带来家庭的安乐和谐气氛,具有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是家庭中的共同精神维系。基于各人居住空间以及家庭份子信仰的不同,佛堂的设置可有下列几种方式参考。 ...
念佛著魔辩——省庵大师 (拙庵弘印略科,若有不当,谨向三宝忏悔。) 一、略标魔事来由 或问省庵曰:“参禅一门,全仗己力,故每多魔事。念佛则仗他力,故承佛护念,魔事不生,有诸否乎?” 省庵曰:“唯唯,否否。夫参禅、念佛,论其难易,固有自力、他力之分。若论魔事,二俱不免。” 或者曰:“敢问何谓也?” 曰:“魔事之来...
净土诗:一入西方境自融, 双眸顿觉翳销熔 净土诗一入西方境自融,双眸顿觉翳销熔。无边刹土光中现,遍界真身象外逢。华衬玉栏红隐隐,树含金殿碧重重。色空泯合浑无寄,镜像分明绝点踪。——省庵大师.........
净土诗:不用三祇修福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智行居士读诵)净土诗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都融妄念归真念,总摄诸根在一根。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
隆宣法师回忆上昌下臻老法师 隆宣法师回忆上昌下臻老法师 先师出生于佛化世家,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祖上有德,再加上他宿世善根,纵观一生,少年得志,中年坎坷,老骥伏枥,顺境不迷,逆境不退,示现了一位菩萨道者学佛先学做人的生动典型。 学而优则仕。忆当年,老法师最先服务于省政府,以后上任于西充。正所谓“公门里面好修行”,...
用佛法智慧转变思维和行为 ——追忆昌臻老法师 用佛法智慧转变思维和行为——追忆昌臻老法师宗性法师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每每忆起昌臻老法师留下的宝贵而丰厚的精神资源,内心就不禁升起深深的敬意。每逢老法师的纪念日,我们追思缅怀他老人家的最好方式,便是把他的精神转换成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很多佛弟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接触佛法...
昌臻法师《净土如是说》:放下烦恼的要求:放下人我、是非、好恶、恩怨 昌臻法师《净土如是说》:放下烦恼的要求:放下人我、是非、好恶、恩怨 第三个要求:要放下人我、是非、好恶,不起憎爱心,不取分别。 我们要做到《佛说八大人觉经》里开示的“不念旧恶”(不记念过去曾经有过的恶缘)和“等念怨亲”(对爱我者、害我者心念平等,而不生分别心)。而我们凡夫总是陷入人我是非、好...
往生关要修心直指讲记(智圆法师) 往生关要修心直指讲记往生关要修心直指 西琼·赤诚桑波尊者 撰著智圆法师 译文 敬礼上师无量光怙主祈请完全成熟我相续 此处,励力寻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首先要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摄受,之后给予教授大小乘圣教的圆满正法,需在领得此恩德上...
昌臻法师《净土如是说》:放下烦恼的要求:心不随境转 昌臻法师《净土如是说》:放下烦恼的要求:心不随境转 第二个要求:心不随境转。 怎样才能破执著? 一切境界不动心就行了。真功夫,什么境界现前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着,一句佛念到底。这才叫功夫,这种人决定往生。如果六根接触六尘时,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样一天念佛十万声,这一生也很难往生。现前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