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
- 一、论文要义
- (一)是什么
- (二)为什么
- (三)怎么做
- 二、略释论文
- (一)做寄库难往生
- 1、消文
- 2、有决定信则决定生
- (1)串习堕落的心障碍往生
- (2)以破根本戒比丘为例
- (3)要自信
- (4)《圣十一想经》
- (二)已办酬补的情况
- (三)辨别真经与伪经
- (四)转以正信念佛
- 1、自己念佛
- 2、请僧念佛
- (1)依靠如法僧团
- (2)依靠高僧大德
文钞选讲: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时间:210116
释寂山 讲述
论文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
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
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切不可念。
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心经,金刚,药师,法华,楞严,华严,普贤行愿品等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须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钱,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
今天节选印祖《一函遍复》中的一段短教言来学习。
《一函遍复》是印祖对很多弟子的通用回复,是印祖的众多开示当中最重要的一篇。
一、论文要义
佛法里面的道理都是这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方面。看一段话要知道是在陈述什么还是证明什么。陈述就是宗法,被说明的道理,有应行和应遮,不要做什么、要做什么;怎样说明,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应遮是何道理、应行是何道理就叫因相,因相有教证、理证、事例。然后是“怎么做”,“怎么做”有时候就是“是什么”里面的内容的具体落实或相关启示。
(一)是什么
印祖告诉我们:应遮,不要做还寿生、寄库等世间的迷信等佛事;然后,应行,正面告诉我们,无论是自己想修福报,还是超度家人,唯一要依靠念佛,因为念佛的功德最大。
(二)为什么
应遮,为什么不能做世间人所做的还寿生、寄库等佛事?印祖讲到这里面的道理:
第一,还寿生这些做法没有佛经依据,是伪造的。
还寿生不是和佛教没有关系,它有一些所依的佛菩萨名号,是一种附佛外道,虽然有佛教的内容,但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这些做法虽然与佛法有关系,却是无知愚人伪造的,没有出处,没有道理。
第二,以寄库举例,为什么不能做寄库呢?因为寄库是愿死后做鬼,要预先去办将来做鬼的一些受用。一个念佛人做寄库,表明对往生没信心,以为自己将来要做鬼。有了做鬼的心,没有一心求往生的心,最终就很难往生。死后想做鬼的心与净土信愿是相违的,所以不应该做寄库等等这样的佛事。
这是不应该做还生、寄库等等的佛事的理由。
(三)怎么做
那么,了知以上的道理后,应该怎么做呢?分两部分:
第一,没有做的人不要做这样的事情,如果已经做了,就把冥资作意回向那些孤魂野鬼,而不要有把这些冥资当作自己将来做鬼的受用的想法。
第二,我们自己想修福报,或者想为家人做佛事,要念佛。
下面我们按师父的科判讲一下论文要义。
二、略释论文
(一)做寄库难往生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
以还寿生,不出佛经,系后人伪造。
寄库,是愿死后做鬼,预先置办做鬼的用度。既有愿做鬼的心,便难往生。】
1、消文
这里告诉我们,不要去效仿那些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等的佛事。
还寿生,就是为自己将来修福报,念的经又是一些伪经。
寄库就更离谱了,就是认为将来注定要做鬼,为了在将来做鬼的时候不缺吃的,就通过做佛事的方式,甚至念伪经的方式,提前给自己存点儿吃的东西。
为什么不能做这些?因为出自伪经,没有道理,比如寄库为死后做鬼,没有一心求往生,最终就很难往生。
2、有决定信则决定生
(1)串习堕落的心障碍往生
印祖讲的这些道理非常重要。
修净土的人,如果不太相信自己能决定往生,怎么念佛都过分悲观,就很难往生。
自不可出、依他可出!“自”就是自力断惑证真,“他”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一者是抑——告诉你不行,你自己没有本事出轮回;一者是扬——就是相信佛,就会有决定往生的希望。
抑、扬这两种心要同时起来,不要以为可以偏到某一个方面。在一个引导上用功的时候,另外一分是以觉知的状态存在的——想不想,提不提念头都在;如果一者不存在,比如仅仅发厌离心,知道轮回很苦,没有出路也没有用,悲观绝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仅仅发欣求心,这是发不起来的,或者说偏到自力上去了。
如果我们没有决定信相的觉知,怎么念佛都始终很悲观,意地中有一个“我将来要堕恶趣”的心,有“我绝难往生”的心,这样就很难往生。
印祖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一心向西,不要以为还有第二条路,不要担心自己往生不了,以为自己要做鬼,以为堕落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念佛人对于往生这件事要有决定不退的信心,要知道往生是在佛力而非自力。如果怀疑佛力,经常串习将来要堕落的念头,认为自己堕落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念头经常冒,那临终怎么会不妨碍往生呢?
学习净土关要,一定要落到两个要点上:一个是誓愿往生不动摇——坚定无疑地决定要往生;一个是定能往生不动摇——相信自己依靠佛,现在这样念佛,就决定能往生。
“想生、能生”这四个字就是净土往生的大关要。想往生就是欣厌二心,或者就是欣求心。能往生虽然是从容易的角度强调佛力,想往生的心还是要讲自力,这分自力要压过现世心,但这不是通途法门中士道出离心的修量,仍然是净土特别法门的讲法。
(2)以破根本戒比丘为例
此处印祖是告诉我们要相信佛力,有决定信则决定生,往生是在佛力而非自力,不要天天担心自己往生不了。如果一个人总是悲观,没有自信,心就很难扬起来,把自己串习成一个没有希望甚至要堕地狱的人,最后就很难往生。
就像有些比丘因为破了根本戒,就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希望了,天天悲观绝望,就算念佛诵经,有惭愧心,有怖畏恶趣的心,也算有善根,但是,太悲观绝望,对三宝的救度力没有信心,在四力忏悔中的第一力、第三力和第四力上很不够,心没有扬起来,这样的状态不对头,天天苦得不得了,甚至脸都是黑的,这就是忏悔不得力,或者修行不得力。
只是想忏悔(第二力怖恶心或惭愧心),也有念佛诵经的相当行持(第四力现行对治力),但对三宝的皈依很不够,对三宝没有信心(第一力不够),断恶行善的心不强(第三力不够,在积极行善的因果分上有愚昧),法行只有形式(第四力的质量不够),这样忏悔就不得力。
我们念佛也好,修菩萨道也好,还是要知道自己是有希望的,因为我们是业力生死凡夫,同时,三宝是有无欺救度力的,我不是绝对没有希望的人。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多大希望乃至任何希望,就是对三宝没有信心,这样念佛诵经也是没有力量的,认为自己经常念佛,但是堕落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心串习深厚了,整个人的气象就像已经堕在地狱里面。
我曾在一些传授三坛大戒的戒场看到过这样的出家人,因为出家后破了根本戒,悲观绝望,眼神全是恐惧和绝望,连脸也是黑的,在那里大哭大叫,非要戒场的传戒阿阇黎摄受他,让他重做比丘。
一个堂堂大比丘坐在地上嚎哭,确实非常可怜!对破戒有惭愧心,这是功德,但是,只是大哭大叫又有什么用呢?戒场不收破根本戒的出家人,这是佛制,是天下丛林的制度,想让戒师开例重做比丘,这是不行的。
但是,破了根本戒不是就没有希望了!还可以做学悔沙弥,依靠四力忏悔也能改换身心,以学悔沙弥的身份一样能在丛林安身行道,改过后住在小庙就更不用说了。
或者,好好忏悔业障,再长期受持大乘八关斋戒也是可以积资净障的。
当然,关于破根本戒后能不能受八关斋戒,这和破根本戒后能不能出家受戒是差不多的一个问题。小乘当分,破根本戒就是边罪,没有希望忏悔清净了。但是,依靠大乘四力忏悔,见好相就能重受比丘戒,只是说,忏悔见好相是个人的修行层面,对外讲不太能得到传戒道场师长的认可。
八关斋戒是一种顿立戒,本来就不需要有五戒的基础就可以受戒;而忏悔破戒的清净相,从内验相来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说这个很灵活,不好掌握其中的度。学人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做得到却不低的标准,如果通过精进忏悔业障和积累资粮,虽未见好相,但是,相续中对三宝的信心、皈依、因果取舍之心、慈悲心、菩提心都非常强,是可以作为业障忏悔清净的标志的。有的大德比如阿松活佛就主张,破了四根本戒后可以受八关斋戒:“犯了四根本戒,到法师面前至诚忏悔,再受八关斋戒,还是能得到八关斋戒戒体的。”(《阿松活佛问答录》)这在大乘佛法的立场上是可以成立的。
(3)要自信
如果一个学佛人过分地增益自己的恶业,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希望或多大希望,太悲观,这样学佛是不行的。
比如,如果认为自己一定会做鬼,或者虽然不想做鬼,但认为自己没有修行,没有念佛功夫,不得不堕落,不得不做鬼……认为自己虽然念佛,但修行太差了,没有希望往生等等,那就很难往生,天天认为自己没有希望,总在怀疑佛力,没有仰投佛力,哪里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念佛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自信,这样才能在因上的念佛和积资净障上努力,不管专修还是兼修的法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个非常重要。
一个人要有自信!有了自信,做事情或行善就会有力量,特别是我们作为业力生死凡夫,观察自己也好,面对弱小的修行人也好,都要多鼓励,要相信佛能遍知我的心,我这样念佛有功德,有往生的希望,以及要鼓励有缘人,修行是有希望的,是能变好的,好好念佛是能往生的。这不是说大话。我再差,但是,阿弥陀佛最慈悲,他的愿力已经现前成就了,我好好念佛,相信他,他能遍知我的心,我是有希望往生的,甚至有很大的希望往生,能这样想,才是对净土法门和阿弥陀佛有信心。而一个人对自己的往生有决定信心,才会有真正的净土感情,才会因此有护持净土法门的热情和信心。
洛克菲勒有一本写给儿子的书,叫《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他说,做事业或者做领导的人,要鼓励人,如果肯鼓励人,让他树立自信,那就像一头猪本来不会爬树,但如果经常鼓励这头猪,最后这头猪也能上树。林肯的继母也是因为经常鼓励小林肯,林肯后来真的成了伟人。
一个人要有自信,可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没有希望!一个人有自信,认为自己是个有希望的人,或者有他人在客观范围内乃至密义的角度鼓励他,他的能力就能发挥出来,就像被鼓励的老猪也能上树。
修净土的人对于往生这件事,千万不要悲观绝望,否则就会障碍往生。如果没有自信,认为自己没有希望,想着“不是我想要做鬼,而是我的修行不好,我没有念佛功夫,不得不做鬼,既然要做鬼,还是提前准备一点儿将来做鬼的时候的用度。”于是准备将来要受用的什么钱、食物,而且是通过念伪经的方式,这就是骨子里不相信自己能往生的表现。
念佛人一定要断除这个最重大的障碍!怎样断除呢?要学习决定信的理论,比如《观经四帖疏》《印祖文钞论决定信》。这些教法非常好,学了以后,心很快能安定下来,念佛的时候就能一往无前,不起第二念,不会怀疑自己不能往生;乃至有把握观照自相续来判断兼修杂修,广学教法也是没有问题的。
(4)《圣十一想经》
现在我们通过《圣十一想经》来学习净土学人需要相信自己能往生的这一重要认识。
【圣十一想经
顶礼三宝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迦罗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间,将入大涅槃时,语诸比丘曰:
诸比丘,临命终时,当作十一想。何谓十一?
当作不贪今生想;
慈悯一切有情想;
一切怨恨悉皆舍弃想;
所犯戒律悉作忏悔想;
一切戒律悉当清净受持想;
所犯重罪亦皆轻微想;
微小善根亦皆广大想;
不惧后世想;
诸行无常想;
诸法无我想;
涅槃寂静想。
世尊说是经已,诸比丘普皆欢喜,于诸佛语悉作赞叹!佛说十一想遗教经圆满。善哉。】
《圣十一想经》这部经是佛陀的遗教,是在强调四厌离心或四法印,同时,非常强调一个人临终的时候要多肯定自己,十一想当中“所犯戒律悉作忏悔想、一切戒律悉当清净受持想、所犯重罪亦皆轻微想、微小善根亦皆广大想、不惧后世想”这五条就是讲这个角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临终开示!
索达吉堪布开示:“一个人在临死之前,只要强烈地观想:‘我的罪业已彻底清净,我的善法非常非常多!’有这样一种念头,也能往生极乐世界。此窍诀极其殊胜,大家务必要牢记!即使你罪业深重,临死前若有这个念头,也可以往生净土。”(《亲友书讲记》)
这段开示,也是净土法门决定信相的殊胜教言!学净土要重视决定信相在心上的观照,要相信佛力,要相信自己这样念佛,真心欣求极乐,就能决定往生,而不是说,要有彻底对治烦恼的念佛功夫才能保证决定往生。
相信自己能往生的正念太重要啦,一方面,这是我们临终决定往生的保证;一方面,这是落实信愿(起行)的前导(安心),让落实信愿不会偏堕到自力上。
我们净土学人天天学净土和念佛专修,可不能认为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多大希望,而是要带着欢喜心念佛,相信自己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和四厌离心的引导是不相违的。轮回很苦,造恶业有很大过失,自己的修行也不够,但是,行持善法包括念佛在内也有很大功德!我们要充分认可自己,随喜自己的善法功德,尤其在临终时要带着随喜自己的善法功德想,就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圣十一想经》当中的这些道理与决定信理论是一样的。
观修四厌离心是为了生起四力忏悔中的第二力——厌患对治力,但第一力所依对治力、第三力返回对治力和第四力现行对治力还要落到“扬”的方向上,要对三宝有信心,要对因果中积极行善这一分有胜解。念佛人也同样,可不要天天凄风凄雨地埋怨外境以及否定自己,这是一种障碍,是对佛力没有信心的表现,尤其会在临命终时对往生形成障碍。要精进念佛,同时,要对佛有信心,对自己念佛有信心,这是非常重要的认识。
220605的讲话
这部《圣十一想经》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就是临命终时的人要对自己有信心,这时候,你不能把自己串习成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尤其念佛人,你要多鼓励自己,可不能以为往生非常难。
净土法门的出离心修法很特殊,它是欣厌并修。出离心是落到观苦上,如果不善学,会是一种无力感和无助感,但是,仅仅这种心是不行的。
实际上,通途的出离心有两分:厌离娑婆,欣求解脱。然后在此意乐的基础上还有中士道的加行。中士道的加行是什么呢?是在出离心的基础上持戒、修习人无我空性等。就像这部经讲的,一个修解脱道的人对于自己持戒等这方面的功德要发起随喜心,可不能因为串习厌离心,把自己串习成一个没有希望的人。
尤其是临终的时候,念佛人太悲观,怀疑佛力,不相信自己有多大希望往生,你就很难往生。
这样的教言很殊胜。我们在平时对治烦恼的时候,会说,我们不能自满、自大、傲慢,但是,临终的时候,我们的自信,这是对自性佛的信心,对法的信心,尤其是对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信心!净土法门的欣求心,可不是仅仅因为那个地方很殊胜,而是还有阿弥陀佛的大愿作保证,是非常容易去的,我们对此要深信无疑!
我们修净土,厌离心要和欣求心(善导大师二种深信的第二种深信,那个地方最好且容易去)结合起来,那么,出离心的厌的这一分无力感,就是一种正确且非常积极的念头,然后,念佛人在专修的基础上,平时能注重因果法门,积极地断恶行善,这样修净土,整个人是积极乐观的,往生是大有希望的。否则的话,仅仅修出离心的厌这一分而导致的自卑心或者头低得太过分的现象不能调整过来,是学不好净土的,到临终的时候,往往会成为往生的严重障碍。
(二)已办酬补的情况
【如其未作,则勿作。如其已作,当禀明于佛,弟子某,唯求往生,前所作寄库之冥资,通以赈济孤魂,方可不为往生之障。】
如果已经做了,可以把这些还寿生、做寄库的钱用来超度亡魂,而不要有自己将来要做鬼的想法,而应该回向鬼道众生。
大家要注意,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辨别。作为佛教徒,不应该做还寿生、寄库等,但也不要强力遮止世间俗人做这些,如果有把握能转化,那可以去告诫,但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强烈遮止。
虽然烧纸钱不是从佛经里面来的,但在世界各地,无论在印度还是中国,民俗里面都有的,这是活人对亡者的一种追思。而且,印祖说过,对于亡者,烧纸钱还是有受用的可能。只是说,我们作为佛教徒,为亡人点灯、供养三宝和念佛更如理、更殊胜。
民俗不能完全遮止,针对不信三宝、不信因果的俗人或愚人,不要强力去遮止,知道吧?如果学佛的人,不让家人在清明节烧纸钱,家人肯定要生烦恼,认为你学佛学傻了、学呆了,他们不会理解和支持的,所以,这方面还是要灵活观照。
(三)辨别真经与伪经
【凡寿生,血盆,太阳,太阴,眼光,灶王,胎骨,分珠,妙沙等经,皆是妄人伪造,切不可念。愚人不知念大乘经,(即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心经,金刚,药师,法华,楞严,华严,普贤行愿品等经。)偏信此种瞎造之伪经。】
接着印祖强调了为什么不应该做还寿生、寄库等等佛事,把理由再强调了一下,因为这些是伪经(非佛说)。然后印祖点出了一些伪经的名称,并推荐了一系列大乘佛经。
佛教徒不要念伪经,也不要宣扬伪经。下面再扩展讲一下,就是我们学什么法要尽量观察,尽量学修清净的法。
或者说,有些法虽然是正法,但还要观察是不是清净的教授,要观察传法者德相,观察法源是不是清净的。学不清净的法很容易出问题,如果邪见熏进去了,以后就很难扭转,因为不好的种子串习久了,似乎被魔王或者邪势力加持了。有些人学佛出问题,就是因为学了不清净的教授,本来正常的人,甚至智慧不错的人也出了问题。所以,伪经不能念,邪师邪说不能学,不要接触不清净的教法,这方面要慎重。
网络时代谁都有机会发声,也因此不少邪师邪说一直在教内流行,这是很麻烦的。比如有的法师在讲《法华经》等大乘经的过程中为大量的在家居士授记登地、成佛等,这是有问题的。大乘经典是清净的,但人是邪的,宣扬邪说,犯大妄语,怎么勤奋讲经,聚再多人也只是造业堕落而已。
佛教徒不要念伪经、学伪经,也不要接触不清净的教授。即便有些教授是清净的,也要经过慎重选择后学习。人身有限,跟随几个具相又有缘的师长学法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要执著哪个具体的法师,而是应当在不同时期围绕自心容易得利的法寻找善知识,正见已开,有了参学本钱,才谈得上广学教法。能观察善知识,认定师长,有了学人三相,再学习清净的教授,内心没有障碍,学法就容易了。
在共学的时候,分享也要有出处,内心应当有把握,虽然未必能临时举得出教证,但是内心要知道这是从可靠的佛经论典和具德师长那儿学的。一个人追随善知识,学的是佛经祖语,熏修的是清净教授,就会消业障和开发智慧,会得到历代的高僧大德或圣者菩萨的加持,这样学法,是很不一样的。
或者,反面说,为什么有些人一讲法就不对头,别人一听这气场就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学的东西不对头,看了很多不清净的东西。
学法就要观察和确认好,不要乱看乱听。网络时代,教法资源太多了,这么多的高僧大德出世,那些具足广大调伏力法药的高僧大德你不去依止,汉藏的修心大教授不学修,却以为自己看看书就能通达佛法,以及依靠似乎对你很好的哪个人能解决问题,比如微信能加上,打电话能找到,能在人情上照顾你,天天捧着你、哄着你,围着你转,才认为是自己的有缘师父,这是不实际的。根本在于法,观察人,也是在法上观察,是为了学修清净的法,依师不是说就随着人转,否则,不观察法教是否清净而听很多看很多,熏修一大堆邪知邪见都不知道。
在这个末法时代,最能为我们佛教徒引路的明灯就是印光大师的文钞全集。能好好学《文钞》,就能分辨事理,不为邪师邪见所误。
(四)转以正信念佛
【必须要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方可安心。有明理人,为说是伪,亦不肯信。须知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当以还寿生,破地狱,破血湖之钱,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
1、自己念佛
印祖最后讲到请有正念的僧来念佛。但他不是不强调自己念佛,第一句话“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也是在讲自己要念佛。
做佛事不是仅仅请人念,我们自己在家里念佛也是做一场佛事,因为鬼神或中阴身众生是有神通的,我们念佛,是能帮助他们的,不是说念佛就是为自己念。以后要有这种觉知,你念佛、念《地藏经》,觉知当中应该有很多众生。比如《前行引导文》里面讲,拜佛的时候要把自己的亲人观想在左右,念佛也是这样,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念佛,而是要度化众生,要净化国土,觉知当中要带着,念佛就是在做一场佛事,而不仅仅是个形式。
第一句话“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也在告诉我们,念佛是最殊胜的佛事,自己念佛也是做佛事,这样才提得起正念念佛。念佛诵经是能利益很多众生的,就像戚继光经常为他的士兵念经,你们也是一样,要为家人和亡人念一点儿经,这就是做佛事,自己也要如是行持。
2、请僧念佛
(1)依靠如法僧团
第二个角度是请人做佛事,“请有正念之僧念佛,则利益大矣”,请人做佛事,也是以念佛最好。
要注意,这里还有一条殊胜教诫,就是要请有“正念”的僧念佛。
什么叫有正念?就是有修行,暂不说什么大修行,至少戒律是清净的,这个非常重要。
想依靠僧众做佛事荐亡修福,就要观察好,而不是说,不观察,哪里都一样。如果当地没有正信僧团,自己没有信心,可以找平兴寺、普寿寺这样的如法大丛林。平兴寺是我们国家最如法的律宗道场,僧团规模大,僧众行持如法,他们做佛事,是有很大的加持的。以及五台山普寿寺是非常殊胜的女众道场,里面有五百单师父,很多从印度回来的格西,比如祈竹仁波切等大德,在五台山黛螺顶看到那么多的女众威仪那么好,就非常赞叹,这在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世界上都是没有的。平兴寺和普寿寺是非常清净如法的道场,如果要做佛事,最好找他们。
(2)依靠高僧大德
还有,大修行人哪怕念几句佛号和作一下回向的力量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可以找高僧大德做佛事。当然,不见得是单独找哪个法师本人,而是知道他在哪个道场,依靠那个道场的僧团就行,因为他是僧团的一份子。
随便在城市里面找出家人做佛事不见得有用。所以,首先要观察法师或者僧团是否如法,客观上有没有功德。如果不观察,你观清净心,依靠僧众修一点儿福报倒也可以,但是,他们客观上没有修行乃至不持戒,信士也就很难积累福报、修到功德。超度人还是要有一定的修行,别说修行,甚至不持戒的僧人哪里能超度?依靠僧团也是一样,僧众不需要有太大修行,但至少要持戒,是如法的。要请有正念、有修行、至少是持戒的僧人做佛事,印祖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