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弥陀要解讲录:如何守护大乘的信心

欢喜佛子 2023-05-16 235
目 录
  • 一、学通途的情况(初学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 (一)发不起菩提心,对菩萨道有怖畏
    • (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
  • 二、摄护信心
    • (一)往生净土后,就能不退菩提心
    • (二)现前也能守护菩提心
    • (三)为何能摄护信心


  • 如何守护大乘的信心

    日期:230509
    寂山法师 讲述
    (《弥陀要解讲录》08)

    《大乘起信论》: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一、学通途的情况(初学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一)发不起菩提心,对菩萨道有怖畏


    “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有些初学者学大乘佛法,认为自己难获正信,对自己没有信心。当然,大乘行者对自己没有信心,可以理解为发不起无上菩提心。如果对大乘的甚深基道果没有办法产生胜解,也就发不了真正的菩提心。以及可以理解为对菩萨道的难行难忍有怖畏,对于行动当中去利益众生有怖畏。

    (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


    “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还有,因为娑婆世界,导师释迦牟尼佛已入灭,而弥勒菩萨下生成佛还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在这期间一直都没有办法亲近佛陀,他觉得这样靠自力修菩萨道太难了,提不起心力,就想退菩提心。

    二、摄护信心


    “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一)往生净土后,就能不退菩提心


    对于这样的人,阿弥陀佛以一个殊胜方便摄受他,来保护他的菩提心,那就是专门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得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能常常见到诸佛,永离恶道,就能摄护他的信心,让他永不退菩提心。

    (二)现前也能守护菩提心


    当然,皈投佛力、发愿往生净土来摄护信心,不要仅仅理解为到西方净土就不会退菩提心,就能行菩萨道,而是说,你知道了一生成就的西方净土法门,现前就能够保护自己的菩提心。
    念佛法门就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到那里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可以在这里发菩提心,随力行菩萨道,但相同的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乃至成佛以后再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
    后面这个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往生西方,现前还是要发菩提心,随力行菩萨道),你信愿持名,有了这样的发愿,是必定可以往生净土的,就像印祖常说的,现前你就是一个再来人一样的,这样你现前随力修习菩萨道就不会有怖畏,不会轻易退心。
    我们要这样理解摄护大乘学人信心的角度,而不仅仅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才不退菩提心。
    学净土就应该是这样的。学好了净土,此岸彼岸就是一条路,也因此能守护自己的菩提苗芽,内心会更有力量,能确认到净土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转变。否则,我们学净土,所有的功德都是往生后才得到,但如果现前非常苦,生命没有力量,还是解决不了自己的很多实际问题,也就很难给很多希求得到佛法现法乐住的人们证明净土法门的殊胜。
    所以,这里的胜方便摄护信心需要这样去理解。
    到底阿弥陀佛如何摄护我们对大乘的信心?
    虽然往生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常常见佛,我们的信心能因此不退,但是,更因为我们知道往生净土是这一生决定能成办的目标,所以,现前我们就能通过作弥陀使者利益很多众生,这是每一个净土行者都能行持的菩提心实践,也就是第十九大愿的修法或大师佛陀讲的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学净土,现前就能不退菩提心,这不是让你现在就发愿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而是说你因此能够随缘随力地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他一切众生没有障碍地往生西方净土。因为你懂得阿弥陀佛的大愿,知道这个法门就是这样非常容易成就的,你看自他有情都是平等有希望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的,看所有的众生都有希望,也就能发起和阿弥陀佛一样的度生大愿,你的菩提心也因此不会轻易退失,这就是阿弥陀佛摄护我们的信心的方便。

    也就是说,通过学净土更能知道诸佛的悲愿,更能发菩提心,更能实践菩萨道。

    我们一定要让大家知道通过学净土更能发菩提心的道理,一般人没有通过学佛解决自己最根本的问题,想发菩提心去讲法度众,恐怕是大话。

    一般来说,学通途要一万大劫修十信进入初住,才能发起无上的菩提心。这个地方要注意,进入资粮道是发起世俗菩提心,但修习的方便,并非仅仅从世俗谛入手,而是修十信。十信的内涵很广大,要学理体,还要行持很多苦行,积累很多资粮,才能生起无上的菩提心。
    菩提心是这样修起来的,我们想一想,我们能发起这样的菩提心吗?我们目前的菩提心最多是一种造作又羸弱的菩提心,不是资粮道那种如山王般坚固、任运、无造作的菩提心,行动中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自他平等和爱他胜自,这样伟大的菩提心不是大致学习一下就能发得起来的。
    世俗菩提心的修心之量不是一般人想当然地就能发得起来的。我们学净土,一定要从通途法门的修道次第来抉择自力他力,这样才能客观地观察自己,也才会一心靠倒在西方净土法门上。
    有时候学高法大法,只是片面地知道这个法殊胜那个法殊胜,然而,若不结合地道去讲,学人又不重视基础修心法门,也就观察不了自相续:无常心发没发起来,不知道;有没有深信因果,不知道;有没有发起菩提心,不知道。
    只是知道这些法门的功德多么多么大,自己怎么一回事儿却始终不清楚,这样学佛就容易过分内卷而很辛苦,目标高却不切实际,没有长远心,自然就走得很辛苦。不学修心法教(人规、因果和菩提心)和净土法门,没有彻底通达净土法门自力他力这些基本法义,往往就是眼高手低,或者,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而学得很辛苦、焦灼,这不是大师佛陀讲的法不殊胜,而是说,现在是末法,证道的内外因缘都不够,一般人很难在一生一世中发起无上的菩提心(菩提心的修量,资粮道的菩提心)或登地成就。
    自力他力法门对比抉择或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是导师佛亲自讲的,这不是哪个祖师别出的教法。一般人如果没有遇到净土法门,不学净土,或者没有学好净土,就很容易人法不分地把法的殊胜执为自己的功德,根本不把阿弥陀佛法门当回事儿。
    要生起无上菩提心可不是想当然那么容易的,功德要生起来才能算数。这个法那个法殊胜,这都没有错,因为,是佛讲的,但是,我们是否具备了这些功德呢?这是要观察的。

    (三)为何能摄护信心


    下面这段话讲到,为何能够不退?
    《大乘起信论》:“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为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不退菩提心?就不会从大乘的行列当中退出呢?
    因为能常常见到佛,常常亲近佛和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地藏等大菩萨,然后西方极乐世界又是寿命无量,所以,当然不用担心自己不能成佛、不能广度众生啊。
    我们学大乘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会退菩提心,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力量,没有度化众生的能力。学大乘就要发菩提心和度化所有众生,可是,我们一般人一面对外境就发现众生是刚强难化的,即便至爱亲人都度不了,何况无量无边的众生呢?很多人最初学佛,信心满满,但在发心中遇到一些事情,就觉得,我当不了菩萨,菩提心发不了。
    甚至以我们的这一点儿修行,保住人身都成问题,还谈什么生生世世学大乘和成佛呢?未来能不能得人身,心里面都没底,还能发愿生生世世中轮回当中为一切众生而受苦吗?
    能不能得人身,都没有信心和把握,还谈什么生生世世修菩萨道呢?
    而你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寿命无量,一直能够亲近诸佛,就能迅速成佛。所以,如果害怕在这里度众生,那就发愿到极乐世界成为登地圣者再回来广度众生。
    净土法门就是这样殊胜,想去就能去,一得往生就能马上发菩提心,马上成为登地圣者,这样了解以后,你肯定想发愿。更何况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修短自在的功德,甚至你没有登地也可以到其他世界度众生,这就太方便了。相比在这里度众生,一难一易,那是有天地之别呀。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