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嘉言录》科判略说之:四、五、六、九科

欢喜佛子 2023-04-17 393
目 录
  • (一)净土法门的基础:人规和因果
  • (二)净土法门需要修出离心和菩提心
  • (三)净土法门也要有依师的基础

  • 《嘉言录》科判略说之:四、五、六、九科


    讲述日期:220226
    寂山法师

    《文钞嘉言录》大科分十:
    一、赞净土超胜——法门之殊胜,法门之比较抉择。
    二、劝信愿真切——法门之关要。
    三、示修持方法——法门之修持。
    四、论生死事大——劝勉激励。
    五、勉居心诚敬——诚敬为本。
    六、告注重因果——净土之基础。
    七、分禅净界限——法门之差别。
    八、释普通疑惑——断疑生信。
    九、谕在家善信——儒释并弘,人伦为本。
    十、标应读典籍——注重闻思。

    二、净土法门以通途为基础或庄严

    第二类:四、五、六、九讲净土法门需要以通途法门为基础或庄严


    (一)净土法门的基础:人规和因果


    第六科和第九科就是人规和因果,这是净业基础。信三世因果才会寻求解脱,也才会信净土和发愿往生。以及,不注重人规,恶行太重,这种恶业会障碍我们往生。第十八大愿的十念往生是有条件的,这是要学习的,这方面,我们讲过很多遍。


    (二)净土法门需要修出离心和菩提心


    第四大科(四、论生死事大——劝勉激励),是强调出离心,这方面,若结合道次第是最殊胜有力的。
    往生标准或最低条件虽然只是需要下士道的厌离心,但从落实信愿的角度来说,不应该满足于下士道,而是要注重闻思观修如理的中士道出离心。
    有时候我们会按善导大师的观点讲五乘齐入,人天乘发心也能往生,老婆婆发一个只想自己避苦求乐、把极乐世界当天堂来希求的厌离心也是可以往生的,但是要知道,这是讲往生的最低条件,是在抉择信心,是第十八大愿或九品中下下品的往生情形,但我们不能满足于这样修净土!这样修净土,从自利来说,对自己的要求太低,而有因此没有成办往生的危险,就如一个中学生以60分为目标来备考,这就很危险,恐怕因此无法升学;从利他来说,净土法门会因此被人们视为人天小教的天国信仰,净土学人的行为不像大乘人,甚至不像佛教徒,非仅无法成为所有大乘宗派的归宿,连世间人也会轻视。
    前面我们讲到净土法门和通途法门的关系,安心讲易,起行宜高。安心要学习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或印祖的窍诀性教言;起行要追求念佛三昧,要注重闻思和学修圣教。
    从抉择信心的角度,要敢讲往生的容易,要深信佛力,往生不在念佛功夫,十念乃至一念就能往生,往生也不在于有没有生起出离心,甚至不具备出离心,仅仅具备《观经》下四品的人天乘发心也能往生。
    而从落实信愿的角度,对信心的抉择和求证是无以复加的。净土法门也要讲自力,信佛力是你自己去信,愿也是你自己努力去放下,这不是你学几天的第十八大愿就能马上解决问题的。
    落实信愿是大工程,尤其是愿的修法要欣厌具足。
    出离心不是通途法门的高标准,也要压过现世心,要以彻悟大师所说的以折伏现行烦恼为目标。
    欣求心里面还要有菩提心的内涵,将佛果转化到西方,这样念佛才是大乘的修法。以及在念佛专修的期间,菩萨道的实践作为净业助行也是不可或缺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净土法门和通途法门也没有什么不同。净土法门也要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也要净心,也要行菩萨道。可不能以为,净土法门只有一个彼岸:“我想去那个地方,好好念佛就可以了。而且,这个法门很容易,什么对治烦恼啊,都是往生以后的事情。度化众生也都是往生以后的事情。

    从树立决定往生的信心和坚定往生的角度来看,这样讲也没有错,但是,净土行人是否不用断烦恼,也不用放下今生,不用利他呢?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同时也可以讲生切愿难,这和信受佛力并不矛盾,这(一易一难)是善导大师和彻悟禅师分别抉择的,所以,学了安心法门(往生是容易的),念佛也是要追求净心或放下的(落实切愿),这种放下不是通途法门的高标准,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从起行的角度,对自己的要求要高。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你对自己的要求高,也就容易及格。又因为你有安心法门来安心,不会因为对自己的要求高而像学通途那样很焦灼、很辛苦。
    从落实信愿的角度来说,通途法门中一切对治烦恼的方便,一切能帮助你放下的方便,结合到净土上都是净业正修!不仅仅出离心的修法结合净土是熏修信愿,其他的闻思修只要和念佛专修配合好,能直接间接帮助你念佛,也就是净业正修,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兼修。
    落实信愿就是要压伏现世心,是要注重对治烦恼的。所以,对治烦恼的方便若结合净土就是净业正修。
    这就是我常说的,我们不要大约把菩提心当成兼修,好像修净土,发菩提心就是可有可无的,利益众生更是可有可无的。要知道,佛陀讲的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是什么?净业三福!佛说这是净业“正”因,而不是兼修!
    落实信愿,就是要放下今生!任何方便,只要没有和净土信愿相违,没有和念佛专修相违,就是净业正因。
    而菩提心这种正念也是能帮助我放下今生的,能帮助我们念佛专修的,所以,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可以是在专修净土,而不是兼修!
    因为,一讲成兼修,好像就是给人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或者,对人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几个人有兼修的资格一样的。
    实际上,你在念佛专修的前提下,随力地利益众生,怎么会妨碍自己呢?尤其是真心地弘扬净土,度化一个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功德还得了?
    而且,我们注重出离心和菩提心,还有利他的极大必要,不是说仅仅是熏修信愿的角度。我们要在前线接引人进佛门,需要讲人规、因果和菩提心这些教法,而不是马上讲念佛求生极乐。
    可见善导大师的安心起行这四个字,确实不得了。这样修净土,净土就是一个大教,就是一个普通学人也都能实践菩萨道的法门。也就是说,你有净业基础——学习了自力他力和决定信理论后,你该干嘛就干嘛,这才叫起行。你还是要孝顺父母,善待家人,还是要发菩提心和度化众生,这些都是你的本分,只是说,你安心了,你在念佛专修,做这些,你不会那么辛苦了,你知道自己是净土学人,不会发愿从这一世开始在此土生生世世修菩萨道,你做这些都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多少是多少,内心有力量,不会轻易地退心。
    所以,我们不要把净土法门仅仅理解为学习《净土三经》和念佛,净土法门之所以被人轻视和漠视,就是因为有些净土学人以易行道为借口,把净土法门当成了百不管的逃难法门,对自己要求太低了,只管自己念佛,不想受持圣教,不想拥抱这个世界,甚至净土经论也不学,心量这么小,这样走出去,谁愿意学净土呢?

    (三)净土法门也要有依师的基础


    第五大科是勉居心诚敬。诚敬一方面是以总体三宝为对境,而就我们学佛来说,尤其要恭敬并依止僧宝当中的具恩师长,这是我们学佛是否相应、是否能得到广大利益,以及是否能利益很多众生的根本所在,学净土也不例外。

    有人以为学净土就是依靠阿弥陀佛,对于大师佛陀有没有信心不要紧,对师父有没有信心、是否恭敬就更无所谓,反正我相信阿弥陀佛,我发愿往生就行了,我不报大师佛的恩,不尊敬师长,不搭理师长,也不影响往生嘛。

    当然,相比学通途,学净土对于学人和师长的要求确实不高,这也是学净土不容易出偏且非常容易成就的一个优势。净土教言这么多,有些人确实可以无师自通,以及,有些人有一定的智慧,在团体安静学法也够了,对于师长没有大的恭敬心,但是没有邪见,不怎么想依师也能成办往生。而且,念佛人只求往生,不太愿意发心,这样就不会因为自己的福报智慧不够,在大众当中因为共学、发心而和人生烦恼受伤,净土法门让弱小者把心放在阿弥陀佛上,不怎么关心外面的世界,不会被外境所影响,也能应很多人的机,所以,有些人以为,什么依师,什么行菩萨道,都不是现在要做的,我先往生再说。

    这也是净土特别法门以往生为根本目标的特点。学净土,很快就能好心,我好好念佛就够了,搭理师父干嘛。

    但是,我们要知道,确实有前面所说的自己看书就能通达净土或至少符合念佛专修的闻思条件的人;同时,净土法门是学则易、不学则有无知乃至无数无知,也因此,很多人会因为没有遇到净业善知识或没有如理依止净业善知识而无法得到这一生就决定往生的大益。

    净土法门是十方诸佛至极悲心的流露,是十方诸佛护持的大法,你不能因为这个法门很容易听到了就轻视,法师嘛也就一个小和尚。轻师(指所有的净业师长)就是轻法,这样学法,也就很难得到殊胜加持。

    净土的教眼——有决定信则决定生虽然很精要,有些人学一学就能搞明白,但是,从落实信愿的角度来说,净土作为一个大法也是需要发长远心闻思的,不是说学净土就混一混,以念佛为主就行了,以及以为闻思《净土三经》就满足了。

    真正的净业善知识,考虑的是很多众生的利益,他不仅会传讲净土大经论,还会带领有缘人学习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细致教授,并倡导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样的净土法门就是大乘菩萨道,是一个大法。可不能以为净土没有什么可学的。别说出离心的教法结合到净土上是在熏修信愿,需要再再学习,很依赖师长的摄受,即使有些人以为不容易结合到净土上的依师法教也是净土学人特别需要的。

    以通达净土往生关要来说,就很需要有学人三相或依师等通途法门的基础。也许在座的道友们比较有福报,学懂了往生关要,但如果你有参学净土的经历,就会发现很多在家居士和出家法师也不懂这个大关要。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观察善知识,不会用质直心学法,其实未必能学得懂这个净土教眼,所以,学净土也需要依师的基础,否则,连这个最根本的净土关要也很难学懂。有些对显密教法无所不通的大法师也不懂净土往生关要,不相信净土是信心成就的法门,不相信善导大师的决定信理论,有些法师甚至讲了很多净土经论,但也不懂、不相信、不认可、不弘扬这个净土往生关要。

    所以,学净土也需要观察善知识或者有福报遇到净业善知识,遇到净业善知识后,还需要有学人相,以依师正念来学法,否则也学不好净土。不是说,学净土就仅仅依靠阿弥陀佛,不需要依师。

    从利他上来说也是这样的。第十九大愿怎么实践?若知道怎么依止善知识,一个小小的人身也可以依靠护持净土而起现菩萨道的有力实践。我们一个普通人,若离开善知识的菩提心和他的福德力的加持摄受,去给谁讲净土?谁听你讲净土?对师长没有信心,不恭敬师长,心像石头一样的人,不会做学人,傲慢自是,不知道人可以既伟大又渺小的道理,别说承载大众,甚至不见得有服务众生的机会。

    所以,要成办自利利他的事业都需要如理依止善知识。那些对善知识没有信心,不会观功念恩的人,轻易地诽谤师长的人,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怎么能学好佛法呢?怎么能和最殊胜的净土法门相应呢?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