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净土疑辩》 莲池大师《净土疑辩》或问净土之说盖表法耳,智人宜直悟禅宗,而今只管赞说净土,将无执著事相,不明理性? 答: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晓得此意,禅宗净土,殊途同归。子之所疑,当下冰释。昔人于此递互阐扬,不一而足。 如中峰大师曰: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而修之者必贵一门深入。此数...
佛学基础之四谛法轮——界诠法师 佛学基础之四谛法轮——界诠法师 法轮,从喻为名。法即佛所说法,轮指转轮圣王之轮宝,有回转摧破之义,回转四天下,摧破诸怨敌。佛所说法,能回转众生界,摧破诸烦恼,降伏诸邪见,灭诸苦痛。《大智度论》云:“佛转法轮,如转轮王转宝轮,转轮圣王,手转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遮无碍,...
佛学入门之道谛——正果法师 佛学入门之道谛——正果法师 (一)道谛体相 道是能通义,即证得灭果的因,由道能通往涅槃城故。 《俱舍论》卷二十五说:“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或复道者,谓求所依依此寻求涅槃果故道,与余处立通行名;以能通达趣涅槃故道。”有正道和助道,正道即诸无漏的智慧,助道即诸有漏无方便对治诸...
佛学入门之灭谛——正果法师 佛学入门之灭谛——正果法师讲述 (一)灭谛体相 灭是灭尽义,即择灭无为,由圣无漏智慧的简择力,灭尽惑、业、苦三种杂染法,究竟证会静妙安稳的寂灭果,是即灭谛体相。 《集论》解灭谛相文说:“相者,谓真如,圣道,烦恼不生,若灭依,若能灭,若灭性;是灭谛相。”这是以灭所依的真如,能灭烦恼的圣道,和...
出胎隔阴之迷 出胎隔阴之迷 莲池大师开示 古云:「声闻尚昧出胎,菩萨犹昏隔阴。」予初疑:声闻已具六通,菩萨双修定慧,何由昏昧均未能免?及考之自己、稽之他人,昨宵之事,平日忽尔茫然,况隔阴乎?乍迁一房,夜起不知南北,况出胎乎?彼诸贤圣之昏昧,盖暂昏而即明,俄昧而旋觉者也;而我等凡夫,则终于昏昧而不自知也。舍...
龙树菩萨开示净土法门和念佛功德 龙树菩萨开示净土法门和念佛功德 《大智度论》开示修行念佛法门:“念佛三昧,能除种种一切烦恼,以及先世的罪业。其余的三昧,有的能除淫欲,却不能除嗔恨。有的能除嗔恨,不能除淫欲。有的能除愚痴,而不能除淫欲及嗔恨。有的虽能同时除去贪嗔痴三毒,却不能除掉过去世的罪业。而此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以及先...
“不用了,我有把握”——悟生师父往生记 “不用了,我有把握”——悟生师父往生记 悟生师(?~2002年1月5日),福建南平人,原名悟性,与原先法主同名,后改为悟生师。 值“大跃进”的年代,悟生师见人将茶叶树砍掉,烧成木炭,就心疼地说:“不得了,你们这些败家子!”结果只凭着这一句话,就被判坐牢20年。后来因表现良好,关了18年。出狱...
为何释迦佛显现上寿量短促 为何释迦佛显现上寿量短促 尔时,四佛于大众中,欲显释迦牟尼如来所有寿量,而说颂曰: 「一切诸海水,可知其渧数; 无有能数知,释迦之寿量。 析诸妙高山,如芥可知数; 无有能数知,释迦之寿量。 一切大地土,可知其尘数; 无有能数知,释迦之寿量。 假使量虚空,可得尽边际; 无有能度知...
传印长老《天台六即佛义》 传印长老《天台六即佛义》 (文末提供下载) 内容提要 天台宗基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圆理和《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凡圣五十二位次,建立六即佛义,既能使修行者树立充足的信心,又不致妄滥位次误入歧途。说明六即佛义深符佛家圆旨。 一、引言 在第二十三期的《法源》上,刊载了拙文《天台四教颂略释》,...
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成时大师) 净土十要之: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 净土十要第三 述曰,净要一书,皆历代善知识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摧邪显正之大闲也。灵峰铨衡,一字不滥。成时何物,敢浪参耶。窃以十六观经,净土胜典。以非凡夫境界,属想无从。论者非妄劝修持,便概杜措意。然妄修则堕落坑堑,概杜则...
净土诗:不用三祇修福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智行居士读诵)净土诗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都融妄念归真念,总摄诸根在一根。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
隆宣法师回忆上昌下臻老法师 隆宣法师回忆上昌下臻老法师 先师出生于佛化世家,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祖上有德,再加上他宿世善根,纵观一生,少年得志,中年坎坷,老骥伏枥,顺境不迷,逆境不退,示现了一位菩萨道者学佛先学做人的生动典型。 学而优则仕。忆当年,老法师最先服务于省政府,以后上任于西充。正所谓“公门里面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