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笨小孩到一代大儒》《无一日不读书》(宝愿居士分享)

欢喜佛子 2023-04-05 160
目 录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
  • 第一讲 从笨小孩到一代大儒
    • 【曾国藩家训金句】
    • ¤ 比贼还笨的小孩
    • ¤ 小气与遗憾
    • ¤ 华丽的转身
  • 第三讲 无一日不读书
    • 【曾国藩家训金句】
    • ¤ 考场失意
    • ¤ 二十三史
    • ¤ 耕读传家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

    20210212宝愿誊校,如有错谬,以纸质书为准)

     

    宝愿居士分享:点击视频

     

    第一讲  从笨小孩到一代大儒

     

    【曾国藩家训金句】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  比贼还笨的小孩

     

    清道光五年(1825年),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的十五年,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一个腊月里数九寒天的晚上,在湖南湘乡,也就是今天湖南双峰县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儿正在刻苦地用功读书。

    因为是在腊月里,天气很冷,一般人家早早地就熄灯上床睡觉了。这样寒冷的夜晚,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能歇着就歇着,能不工作就不工作,也就只有一种人还愿意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这种人,不是读书的孩子,而是小偷。

    于是有这么一个贼,早早地就趴在这户人家的屋梁上,就等着这家人都熄灯睡了,他好下来偷东西。

    要说这个小偷的打算一点也没错,因为屋里这个十四岁的男孩不过在背一篇古文。这古文也不是很长。按理说这孩子一会儿肯定就背完了,他背完了就该上床睡了,这样,总共也要不了多长时间。所以这位“梁上君子”就打定了主意,等这孩子背完文章再下来偷东西。

    可没想到,这个在灯下背书的孩子特别笨,他是-遍遍地读,然后一遍遍地背。读嘛,读得慢得要命;背嘛,背得磕磕巴巴!

    这贼听得着急啊,听这孩子翻来覆去地倒腾这篇文章,可就是不会背。按理说,这贼的文化水平也高不到哪儿去,可他听这孩子读一遍,背一点,再读一遍,再背一点,这样来来回回十几遍下来,对这文章都熟了,他都快背下来了,可让他纳闷的是底下这孩子还是背不顺。

    因为梁上这位是小偷、是贼啊,所以他也不敢贸然下来。尤其是他原来打定了主意要等这孩子背完才下来的,要等黑灯瞎火了才能下来偷东西的。在这种思维惯性下,小偷虽然等得很不耐烦,可他也只好趴在房梁上等着。

    这样又过了大半夜,小偷在房梁上都趴着睡了一觉了,可底下这孩子还在那儿背文章呢,而且还没完全背顺溜!

    等这贼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睡了再醒,眼瞅着天都快亮了,他以为背了大半个晚上的孩子总该背会了,总该去睡觉了!可出乎意料,这孩子还在那儿磕磕巴巴地背着呢,一点儿要睡觉的意思也没有。

    梁上这位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哪儿来这么笨一孩子?他终于忍无可忍,眼看着天也快亮了,再不走都走不掉了,他突然“蹭”的一下就从房梁上蹦下来了。

    底下这孩子手上捧着书本,突然看头顶上蹦下一大活人来,也吓了一跳,愣是没反应过来。

    结果这贼劈手把孩子手里的书一把给抢了过来,然后啪一下摔在书桌上,边摔边气愤地说:“瞧你笨得那样!你说这破文章有什么难背的!”

    说完他一张口,一篇古文在这个没文化的贼嘴里,极其流畅地背了出来!

    这贼怎么能背这么溜呢?

    很简单,他听了一夜,听了无数遍,早已经是“被背诵”了,不想记也记下来了。等到把书背完,他又指着这孩子说:“你看你笨成这样,读什么书啊你!”

    说完,这贼一甩袖子,东西也不偷了,一脸激愤地扬长而去!

    这个聪明的贼,很可惜,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但这个背书连个贼都不如的学生,我们有幸知道他的名字,他姓曾,当时名叫曾子城。这个名字我们不熟,但后来,他改过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尽人皆知,那就是曾国藩。

    你看,人人都说曾国藩天纵奇才,小时候如何如何聪明,后来又怎么怎么神奇,要不然也不能被称为清代“中兴第一名臣”!要不然也不能被那么多后人景仰!毛泽东说过一句名言:“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死后谥号文正公,曾文正就是曾国藩。那意思是说就近代的人物而言,我只佩服曾国藩!

    那么,近代之前的人物他又佩服过谁呢?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毛泽东也没佩服过。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曾国藩的评价之高。

    其实,自近代以来,崇拜曾国藩的人不计其数。可以说他是有清一代对后来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历史人物,后来有无数的历史名人从他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但我们说,不能因为他后来成就巨大,就得说他小时候一定是个天才。事实上,完全如那个贼说的一样,小时候的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笨小孩!

    可是,虽然他笨,虽然他比那贼还笨,但他最后成为了一代名臣,而那个比他聪明得多的贼,最后可能还只是一个贼而已。可见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并不一定跟你聪明与否有必然的关系。

    当然,有关曾国藩背书背不过贼的故事,虽然在当时就流传得很广,但据说,当友人亲口向曾国藩求证时,曾国藩也只是莞尔一笑,不置一词,亦不置一辩。所以,有人说其事不可信。可曾国藩也并未否认,再加上他在家书中也承认过自己少年时不擅背书,所以这事恐怕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关于曾国藩原来并不是一个算得上聪明的人,其实不仅有史实为证,还有很多评论为证。比如曾经深受曾国藩影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就评论说:“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挫。”就是说,一般人都以为曾国藩是个超群绝伦的天才,但其实,不要说跟古往今来的那些天才比了,就算是跟他同时代的那些历史名人、豪杰相比,曾国藩也只能算是个智商平庸的人。

    要知道,梁启超对曾国藩可是极为推崇的,他说曾国藩智商平庸的这篇文章,题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意思是说曾国藩是有史以来很难见到的极其杰出的人物,这种评价相当之高。但就在如此高的人生评价中,他还是说曾国藩原来并不聪明,智商不高,那可真算是实事求是了。

    事实上,不仅梁启超这么说,连曾国藩自己给孩子写的家书中也说过,自己年少时在同辈中要算是“愚陋之至”,就是说是最笨的。这话还真不是自谦,因为紧接着他又说,其实不仅他自己智商比较低,而且他的几个兄弟都跟他一样笨。曾国藩在家里是老大,他还有四个弟弟。曾国藩说,在他们兄弟五人中,除了老三曾国华比较聪明,智商天生比较高之外,其他几个人都跟自己一样笨。

    所以说,他说自己笨,那绝不是自谦,自谦也没必要拉着几个弟弟跟自己一起笨啊!

    所以说,真实的曾国藩虽然后来人生成就惊人,但其实他原来真的是一个笨小孩儿!

    那么,这么一个笨小孩,后来怎么就成了名垂史册、震惊天下的曾国藩了呢?

     

    ¤  小气与遗憾

     

    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再来看看曾国藩除了笨,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缺点。

    曾国藩长到十九岁的时候,在跟着做私塾先生的父亲读了好些年书之后,他爹觉得这孩子实在教不了,就把他送到自己的朋友,一个姓汪的老师那儿去读书。同时还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十岁的曾国华也送过去了。

    这位汪老师果然像曾国藩自己说的那样,也觉得曾国华比较聪明,曾国藩比较笨,所以喜欢曾国华,不喜欢曾国藩。有一次气头上,任老师随口驾曾国藩说:“你这个天生的蠢货,一副戳牛屁股的相!你将来要是有点出息,我给你背伞!”

    背伞就是仆人跟着主人出行的时候,替主人背着书、背着伞。这位汪老师的意思是说,你曾国藩实在太笨了,你这种人将来肯定没什么出息,你要是将来有出息,我当老师的替你背伞当仆人。

    据说曾国藩当时一声不吭,闷头退下。后来,参加科举考试,那些聪明的同学纷纷落榜,反倒是最笨的曾国藩一下考了个举人。这一下荣耀极了。曾国藩回乡之后特意去拜见汪老师,读书人要拜谢师恩啊。

    去的时候是个大晴天,可曾国藩特意带了把伞,进了汪家后,随手就把伞放到堂屋的佛龛旁边。寒喧一场,聊完之后,曾国藩起身告辞。汪老师呢,不敢急慢,一直送出门来。因为虽然自己是老师,但这学生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笨小孩儿了,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就可以实授朝廷命官了,而汪老师不过就是个私塾先生,哪能再摆当年的老师架子呢!所以汪老师不敢自称老师,一口一个“曾大人”,一直把曾国藩送出门来。

    曾国藩等出了门,才作恍然大悟状,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说:“哎哟,我把伞落在老师家里了。”说着就要回身去拿。

    汪老师一听这话,赶快说:“曾大人留步,我来拿。”说着转身进去给曾国藩拿伞。

    等这位汪老师进去把伞拿出来,再把伞交到自己这位学生的手里,曾国藩突然一笑说:“谢谢汪师啊,今天替我背伞啦!”

    这位汪老师一听这话,猛然想起当年的事儿来了,一下子愣在那里,哭笑不得。

    你看,曾国藩这个人,虽然说不上是睚眦必报,但当年老师的一句气话,一直记在心上,到最后还是要还给自己的老师。这种心胸怎么样?可以说——真不怎么样!

    不光是对别人、对自己的老师这样,甚至是对自己,曾国藩的气量也算不上大。

    曾国藩一生的主要事功在于他组建了湘军,扑灭了太平军。当时,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起义军占领南京后,把南京改名天京,在此定都,建立了太平天国,同时组建了北伐军和西征军。西征军沿长江一线,一直打到湖北与湖南。当时曾国藩已经四十多岁,是清朝的二品大员了。这时候,他母亲去世,他回湖南老家丁忧,也就是守丧。因为起义军打到了两湖一带,朝廷就命令曾国藩协助办理团练,也就是地方自卫武装,以对抗两湖地区的太平军。

    曾国藩雄心勃勃地组建了湘军,不仅有陆军,还花重金新建了水师。开始湖北吃紧的时候,清政府一道道命令催着他出山,让他赶快带湘军出战,可他死磨硬推,就是拖着不出来。倒不是他不敢打,是因为他野心大,想把部队练得再精一些,等到出战时可以一战而胜,一鸣惊人。所以他一方面拖着不出战,一方面抓紧时间训练湘军。

    后来,太平军攻占了湖北武昌,起义军一部由林绍璋带领,南下湖南,直逼长沙。这时候曾国藩坐不住了,带着他新训练的湘军倾巢而出,准备跟太平军一决高下。

    说到底曾国藩原来只是个读书人,是个知识分子,没打过仗,也没带过兵。但他倒是很自信,不仅组建了湘军,而且对这支新组建的湘军还特别有信心,再加上林绍璋南下的人马也不是很多,所以他以为自己肯定可以一战而胜。

    他本来要亲率湘军主力直攻由太平军占领的湖南重镇湘潭,可是有人在路上给他出了个主意,说现在湘潭附近的靖港空虚,太平军人少,可以在兵进湘潭的同时去偷袭一下,说不定可以获得意外的胜利。曾国藩一听这主意不错,就把陆军主力交给前锋塔齐布去攻打湘潭,而自己亲率水师和陆营一部去偷袭靖港。

    到了靖港之后,曾国藩--边派水师攻城,一边派陆营的一部搭了浮桥攻城。哪知道靖港守力薄弱的情报完全是个诱饵,靖港的太平军早就埋伏好了等着他呢。

    林绍璋把仅有的一些炮调到了靖港,就等着曾国藩的水师。曾国藩的水师都是大船,靖港太平军只有一些小船。小船虽然撞不过大船,但小船的灵活性却在靖港之战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日开战,湘军大船顺风顺水,很快就强攻到城下。可太平军放炮轰船,湘军水师战船纷纷起火。又因为顺风,一时退不回来。这时,太平军的小船围着湘军的大船放火,湘军水师刚刚组建,也没什么作战经验,一下就乱了套。

    那边水师一乱,搭浮桥攻城的陆营也乱了。其实靖港的太平军区还真不是太多,但军心一乱,一发不可收拾,攻城的陆营士兵也纷纷掉头就跑。

    曾国藩一看,怒火中烧,亲自站到浮桥桥头,手握长剑,让亲兵把令旗竖在桥头,大喝一声:“过旗者斩!”

    可并没人听他的,大家只顾着回头逃命。

    据说曾国藩还真不手软,他手起剑藩,唰地就斩了一个跑在最前面的土兵。这一下,大家都一愣,想不到他还真是说杀就杀。但所有人也就只是愣了一下,还是没人理曾国藩,哗一下继续往回跑。

    曾国藩手起剑落。可问题是,接下来一个也没斩到。

    这是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他站在令旗边上,说过令旗者斩,大家一看,跑还是跑,但都绕着令旗跑,都不从他身边过。而曾国藩一介书生,舞文弄墨擅长,舞刀弄剑勉强,斩到-一个纯属偶然,等大家有了准备,他就一个也斩不到了。

    靖港一战,曾国藩初出茅庐,却被杀得大败。湘军还在撤,太平军还在追,曾国藩神情木然地坐在船头发愣。手下看他这个样子,谁也不敢跟他说话。曾国藩愣了半天之后,突然立起身来,一声不吭,往前走了两步,然后扑通一下,跳水里去了。

    我们说,是真英雄,自然会临危不惧;是真豪杰,自然会百折不挠。这曾国藩才打了第一仗,不过小小失利,突然就想不开了,就要寻死觅活,这气量,这胸襟,怎么也不算大吧?

    后来,手下人七手八脚把曾国藩从水里捞了上来,当时的曾国藩,惨相十足。根据当时在现场的人后来回忆说:“文正衣湿衣,蓬首跣足,劝之食,不食。乃移居城南妙高峰,再草遗属,处分后事,将以翼日自裁。”(李元度《铜官感旧集》)就是说曾国藩被捞上来之后,浑身湿淋淋的,头上还有水草呢,让他换衣服他也不换,让他吃东西他也不吃。好不容易移师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扎下营来,手下都劝他想开些,可曾国藩呢,自己又写了份遗嘱,准备找个地方,还要再去跳水,还要接着自杀。

    你说不就打了个败仗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不拘小败、至于这么寻死觅活吗?后来左宗棠还写过文章,专门嘲笑曾国藩的自杀实在是没有大将风度。

    那么、曾国藩怎么才打消自杀念头的呢?

    其实他的靖港之战只是湘潭战役的一小部分,湘军的主力和太平军的主力都在湘潭,湘潭作战的结果才是这场战役的关键。曾国藩身为湘军主帅,靖港小小一败就要自杀,根本不问湘潭那边的情况怎样。结果湘潭方面,塔齐布率湘军主力大获全胜,不仅大败林绍璋主力,还一举攻占了湘潭。直到湘潭主战场获胜的消息传来,曾国藩这才不搞他的“自杀秀”了。

    你看,从靖港之战来看,不能说他临危不惧吧!不能说他指挥若定吧!不能说他眼中有全局吧!也不能说他有多高的军事天赋吧!

    可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曾国藩,就能领着湘军最后扑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呢?

    事实上,曾国藩不仅天赋不高,不仅跟我们平常人一样,身上有着很多性格上的缺点和缺陷,而且,也跟普通人一样,在人生中有过巨大的遗憾。

    比如说,他晚年作为清廷重臣负责处理的“天津教案”,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曾国藩后来任直隶总督的时候,天津发生了--起轰动时的大案。当时天津有几十个孩子失踪了,说明这是起拐卖儿童案。当地官衙破案时,发现此案与一个叫王三的人有关,而王三则是法国人办的一个天主教堂下的教民。当时就有很多百姓跟着官府的办案人员到这个天主教堂去抓王三,但天主教堂却不承认有叫王三的教民。两边对质的时候情绪失控,先是官府的办案人员受了伤,结果现场愤怒的天津市民火烧了教堂,导致法国驻天津的领事还有教堂人员的死亡。

    这一下事情闹得很大,慈禧亲自下令让曾国藩去处理这事。当时,曾国藩已经开始在努力促成洋务运动的展开,他的口号是“徐图自强”,总想着通过内部的改良来促使国力的增强,并不想跟法国人开战。所以,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就软了。最后,就案子查案子,并没有充分考虑当时国人的情绪,反而重办了当时现场放火与杀人的市民。

    这一下天下汹汹之口,都纷纷指责曾国藩是卖国贼,曾国藩百口莫辩,最后也只能背负着这个骂名结束了案子。虽然曾国藩后来也反复表明自己的态度,认为在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他这样处理有他自己的苦衷,但当他人生弥留之际,他也表示过对天津教案处理方式的后悔与反思,并认为这确实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遗憾。

    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曾国藩名气响,名头大,有人称他是清代“中兴第一名臣”,有人称他是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第一人,还有人说他是两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儒,更有人说他的思想、他的学问是传统儒家得以延续的关键。这么重要、这么声名显赫的一位历史巨人,他童年时竟然这么愚钝,他的身上也有那么多类似于普通人的缺陷与缺点,他的人生更有着不可摆脱的巨大遗憾。

    那么,这样一个看上去应该是很普通的人怎么就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了呢?

    这是一个终极的问题,事实上也就是如何成就人生以及发现人生意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可以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

    请注意,是“最重要”,而非“最重要的之一”

     

    ¤  华丽的转身

     

    事实上,很多人推崇曾国藩,这说明曾国藩除了功业上的成就以及道德文章之外,一定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品质值得大家学习。而不同阵营的人都向他学习,说明大家要向他学习的这种精神品质是具有某种共性的,是不以政治立场、个人喜好甚至是历史价值观所改变的。

    也就是说,他身上那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像普遍真理那样,有着永恒的意义。

    这也就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关键。我们这本书不叫《曾国藩传》,不是细述曾国藩的人生,或者简单地回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而是要学习他身上那种具有普遍启迪价值的智慧与思想。

    这种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用一个关键词回答,就是——“自我教育”。

    其实,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最大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教育。

    曾国藩是资质平常,他身上也有着普通人常有的性格缺陷,甚至一生中也做过很多错事,留下过很多遗憾。但是,他有一个常人最难具备的优点,就是对于任何事,对于任何错误与不足,他都做到勇于反思与反省,并以一个崇高的信仰来要求自己、检查自己,而这个崇高的信仰就是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与“仁爱忠恕”的道德精神。

    比如说他小时候读书慢,资质平庸,但他从不讳言,他在给孩子的信中多次说过自己读书、背书很慢的事儿,正因为如此,他才彻夜不眠,以勤补拙,一篇小文章也要背个通宵。那个聪明的贼只知道碰上了个笨小孩,一晚上背不顺溜一篇文章,弄得他偷东西都没办法下手。他又哪里知道,这个笨小孩早就认识到自己很笨,彻夜用功只是常态。

    曾国藩年轻时是心胸不够开阔,甚至跟老师、跟兄弟间也有记仇的事儿,可他在日记里反思得最多,在给孩子的信里教育得最多的内容也是这一点。后来,他越来越能容人,连左宗棠一辈子对他冷嘲热讽都忍了,连李鸿章对他三进三出的背叛都忍了,而最后正是在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帮助下,他才获得了与太平军作战的胜利。

    曾国藩自杀,其实不止靖港之败那一次。后来他跟石达开在鄱阳湖大战,情况危急之下,又急得要自杀。后来在安徽祁门被困时,还有一次。他每次都能深刻反省,甚至把别人对他的嘲笑都记下来,在这种深刻反思的过程中,他终于一步步从逆境里走了出来,并成为最终的赢家。

    至于天津教案的处理遗憾,他甚至在死前的一天,还在散步时跟自己的大儿子曾纪泽提到自己的悔意,并以此教育曾纪泽,叮嘱他以后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在对待洋人的时候,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要做到不卑不亢。后来,曾纪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在孤身出使沙俄的谈判中,硬是凭着智慧和勇气,把新疆的伊犁从俄国人手中谈了回来。

    所以,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人生,是一场华丽的转身,而他之所以能成为“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就是有史以来少有的杰出人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正以朴拙之姿,起家寒素,饱经患……惟恃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洗劫。”(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也就是说他最大的过人之处,只有一样,那就是他能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反思与学习;不断地在反思、反省和学习中进步。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才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成就辉煌!

    梁启超紧接着又说,曾国藩不仅真正做到了《论语》中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他还把自己反思后的心得记下来,先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下来,然后又通过家书的形式来教育孩子和自己的弟弟,甚至教育其他家人与族人,乃至于这种立身垂范的形式和内容都成了中国家庭教育史上最杰出的精华之作。

    曾国藩一生创作的日记和家书达上百万字,而这些日记与家书的主要内容就是曾国藩一生自我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梁启超说,这些心得体会,“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就是说曾国藩能不说空话,能像当年卢梭写《忏悔录》那样敢子直面惨淡的人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人生中最质朴、最有用的经验与道理,然后毫不遮掩地用它教育自己,也教育家人,教育后人。

    梁启超说,不仅是我梁启超自己,乃至我们这一代人,乃至以后时代的人,都将因此而受益匪浅。这是唐宋以来那么多儒学之士、饱学之士都没有做到的。就这点来看,不论对曾国藩的历史功过怎么看,他的历史地位,他的家书、家训的历史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所以说,按梁启超的观点来看,曾国藩不仅是个大儒,不仅是清代中兴的名臣,也不仅是洋务运动的开创者,更是一个教育家。

    不止梁启超,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曾明确地说过,曾国藩“实为一大教育家”。

    事实上,在中国家庭教育史乃至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书、家训都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的家书虽然是家信的形式,但在文牍学上被视为标准的家训,而且其影响并不逊于,甚至还要胜过著名的《颜氏家训》和《朱子家训》。另外,除家书外,曾国藩的文集里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家训内容与家庭教育思想。所以我们评点古代家训,首先就从曾国藩家训说起,让我们也像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从曾国藩家训里汲取那些能指导我们生活的思想与智慧。

    当然,曾国藩家训和《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这些著名的家训不同的是,曾国藩的家书、家训主要写于他外出做官以后,而且教育对象也并不只对自己的孩子,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是族人。所以,他的教育内容很多是面向成年人的。这样一来,他的教育内容主要谈的就是做人和做事,我们也因此把本书分为识己篇、识人篇、识事篇与识道篇。

    说到识人和识己,这也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关键。孔子学说的核心在一个“仁”字,仁义之仁,望文生义——仁者,二人也。也就是两个人。

    哪两个人呢?

    不过“人”与“己”。

    所以,“仁”其实就是别人与自己的关系。所以,孔子其实才是最早的公共关系学大师。

    那么,作为一代大儒,曾国藩又会怎么看待这个“仁”呢?

     


     

    第三讲  无一日不读书

     

    【曾国藩家训金句】

     

    读书以训话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思与学不可偏废。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得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  考场失意

     

    曾国藩之所以能成为曾国藩,和他以儒学立身的信仰与信念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在精神的世界里强大,才会在现实的世界里强大。

    但我们知道,曾国藩原来也只不过是个资质普通的孩子,至于说他少年天资聪颖那些话,大凡名人出名之后,都会有这些附会传言,事实上一般人的资质都差不多,真正的天才哪有那么多?

    那么,这样一个资质普通的孩子是如何培养出自身强大的信念与信仰来的呢?

    这都要从曾国藩的科举考试生涯说起。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代。虽然隋文帝的时候就已经有分科举荐人才的措施,但科举考试这个惊人的创意,要论版权或专利来说,还要归功于那个虽然荒唐透顶但也惊天动地的隋炀帝杨广。

    自隋炀帝设进土科,通过考试这种形式选拔人才以来,科举考试就成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科举虽发源于隋唐,但完善乃至发展到高潮是在明清。单论难度,明清的科举考试要比今天的高考,还要难上好多倍。

    当时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乡试是各省举行,难度相当于现在的高考,考中的叫举人;乡试的第二年考会试,会试是全国统一的,难度相当于考硕士,考中的叫贡生;最后一级殿试,最高级别了,相当于考博士,考中的就是进士。

    三级科举,一年一年轮着来。像乡试这种人门级别的考试,三年才轮得上一次,而且考中的比例很低。所以古代科举于知识分子而言,可谓折磨死人。有名的范进中举就发生在清代,不过才考过最低一级的乡试,拿了个举人,就已经熬到了五十多岁,甚至熬疯了。

    另一个比范进还不如的典型,就是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别说参加科举的乡试了,就光一个取得乡试的资格,也就是考秀才,他都一连考了十六次也没考上。好不容易第十七次,总算考上了个秀才,曾麟书实在考不动了,因为他这时候已经四十三岁,儿子曾国藩都二十多了,所以他就不考了,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的身上。

    曾国藩说起来还是比较幸运的,他二十三岁就考上了秀才,比他爹整整早了二十年,然后参加乡试,又中了举。这一下曾国藩信心大增,当年,就意气风发地从湖南赶往北京,结果提前大半年到京,准备参加第二年才举行的会试考试。

    曾国藩出身农民家庭,家里也不是非常富裕,虽然是凑足了钱来的,但到了北京,也还不敢随便找个上档次的客栈住。那么他住哪儿呢?他很聪明,找到了“长沙会馆”。

    当时的会馆有帮着地方官员在京打探消息的职责,但更重要的功能是接待并接济来京办事的同乡。要知道中国人讲究乡谊,“亲不亲,故乡人”,所以当时的会馆对同乡是非常好的,要是你实在不富裕,住宿费用就很低。农家出身的曾国藩,一向勤俭节约惯了,想想到了北京还是省着点吧,于是他就住进了长沙会馆。

    事实证明,曾国藩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在他住了大半年,耗掉了一半盘缠后,他志在必得的会试考试给了他当头一棒——

    他,没考上。

    按理说,会试考试至少要三年一次,轮一回很漫长。但曾国藩还就运气不错,恰巧碰上皇太后的六十大寿,照例增加恩科一次,也就是第二年多给一次会试考试的机会。这一下曾国藩铆足了劲儿一定要考上,他也不回家了,还在长沙会馆里准备考试。

    就这样,他人生地不熟地在北京又住了一年。要知道他带来的钱,除去来回的路费,本来是只够半年用的。这下好,计划不如变化快,他硬是用半年的生活费支撑了一年半。

    因为生活费不够用,曾国藩这一年的日子过得可不容易,幸好他住长沙会馆,要不根本撑不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又等到会试的机会了,曾国藩心想这下肯定要苦尽甘来了,要不老天爷干吗把我在北京留一年啊!他觉得苦也受过了,难也受过了,会试再一开,好运自然来,这一年就算没白熬。

    可令人失望的是——

    他,又落榜了。

    连考了两回了,连遭两次打击,而且这时候也花光了所有的钱,穷得一文不名,要换了别人,肯定痛苦得不行。可曾国藩呢?

    痛,并快乐着!

    他还就跟一般人不一样,眼看着下一次会试还要等几年,他收拾好行李,也不回家,居然兴致勃勃地去云游天下了。

     

    ¤  二十三史

     

    曾国藩的打算是不直接回湖南,而是从北京先顺着运河前往江浙,再从江浙顺着长江回湖南。

    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呢?

    很容易理解,说不好听点,叫散散心;说好听点,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在年轻,年轻就是资本。所以虽然没多少路费了,曾国藩还是按自己的计划去丈量运河和长江了。

    曾国藩走到一半,真是一分钱也没了,他过了徐州之后,就特意来到了现在江苏的睢宁。干吗来了呢?借钱!

    当时的睢宁知县叫易作梅,刚好是湖南湘乡人,而且跟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都有交情,曾国藩到这种地步只好硬着头皮,来找易知县借盘缠了。

    这个易知县人还真不错,对落魄的穷考生曾国藩没有半分的歧视。他留曾国藩住了两天,通过交流,发现这个年轻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将来定非池中之物。他不等曾国藩开口借钱,就主动借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要知道易作梅一个七品县令,他当时标准的年薪才不过四十几两银子。而曾国藩自己进入官场后,熬了好几年,好不容易当到翰林院的五品侍读学士,一年工资也不过八十两白银。所以易作梅肯借给曾国藩一百两白银,这一下让曾国藩喜出望外,也非常感动。

    曾国藩告别易知县,这下有了钱,更不急着回家了。他来到了南京,想在这片“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好好地游览一下。

    要知道,南京就是后来太平天国建都的地方,而太平天国后来最大的对头就是曾国藩。而年轻的曾国藩早在进入官场之前,除了北京,就到南京仔细考察过,这好像是冥冥中注定的命运了。

    曾国藩在南京不仅考察了山川地形,还花光了所有的钱,又变得一文不名。

    他不是有一百两银子吗?怎么花得这么快呢?

    曾国藩不是个读书人嘛,他这辈子,包括后来做了朝中大臣、一品大员,一直都很节俭,连老家翻修祖屋都不舍得花钱,甚至连儿子结婚、女儿出嫁也不舍得花钱。唯有一件事,他最舍得花钱,那就是——买书。

    曾国藩虽然智商不高,但从小父亲看管得严,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后来终其一生,再忙、再累,甚至仗打得再凶险,凶险到甚至要丢命的地步了,他也要把书带在身边。到晚年的时候,他还勤奋读书不止。就是因为太勤奋了,最后把左眼都读瞎了。所以曾国藩曾戏称自己是个书痴。

    曾国藩之所以在南京一下子花掉了好不容易借来的一百两银子,就是因为他书痴的毛病犯了。

    曾国藩来到南京的时候,怀里揣着一百两银子。他嗜书如命,有了钱,就又开始逛书店了。结果,在一个书肆里看到一部精刻本的《二十三史》,曾国藩非常喜欢,就想买下来。结果一问价,刚好一百两。

    这一下曾国藩就很为难了,他现在只有这一百两,不买书的话,手头很富余,足够他一路游山玩水、增长阅历的。可要买这套《二十三史》的话,虽然书钱是够了,但一下又一文不名了,别说再到处游历了,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了。所以说,这套要花巨资的《二十三史》,一般人在书店里免费翻上几天过过瘾也就行了,要真买,那可真舍不得。

    可曾国藩并没多想,就先把书买下来了。买完后怎么办呢?一套《二十三史》那可不得了,放一起,比他的行李多多了,况且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怎么运回去呢?

    曾国藩自有他的办法。这时候正是暮春的季节,他到北京赶考带足了冬天的衣服,他一想,就把所有的衣服和行李都送到当铺里当掉了,只留了一两件夏天的衣服,虽然天还有点凉,但自己是个小伙子,身体棒,就当是提早过夏天了。再加上从南京到湖南一路水路,花费也不是太大。就这样,这个提前过夏天的落榜生,驮者一大堆的史书和书里厚重的五千年文明史,好不容易回到了湖南的老家。

    快到家了,曾国藩犯愁了。该怎么跟父母交代呢?会试考了两回没考上,花光了所有的钱,这还不算,把借来的一百两也花光了。父亲只是个私塾先生,持点钱也不容易,这可怎么办呢?

    当初买书的时候,一高兴,一冲动,他根本没想这些。这时候“近乡情更怯”,简直“不敢见老爹”!

    可不敢见也得见,没法说也得说,曾国藩到了家,见了父亲,只好把这一两年的经历详细地汇报了下。结果他爹曾麟书听完这个落榜儿子的汇报之后,什么埋怨的话都没说,只说了一句话:“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清所有的欠款。但希望你能用心研读,不忘记买书的初衷,这借的钱也就不算白费了。”

    曾国藩他爹,虽然一辈子考科举都很失败,但作为一个父亲,他真是一个不一般的父亲。

    不一般在哪儿呢?他的教育方法实在是太高明了。

    第一,会试连着两次落榜,这大概才是曾国藩心头最难受的地方,但当爹的对此一句不提,却只提他借钱买书的事儿。这叫什么?这就叫四两拨千斤啊,轻轻巧巧、平平淡淡地就把儿子最大的心理负担给去除了。

    第二,只说借钱买书,也并不埋怨儿子。要知道曾国藩落榜回来,还又一冲动花光了借来的所有的钱,而这笔钱还不是小数目,他心里也是有很大压力的,想想父亲肯定会批评他。可曾麟书就是一句埋怨也没有,而且还说借钱买书是好事,这种出乎意料的表态,对曾国藩的心理冲击可想而知。曾国藩后来一直记得这个事,一直都说这是他一生酷爱读史书的一个最重要的起点。

    第三,这个父亲在卸下儿子的心理负担之后,又看似轻巧,但极为关键地点中了读书的窍要,即买书的初衷是读书,而读书的关键是细心研读,并持之以恒。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买书,但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把买来的书都认真读完了呢?所谓“书非借不能读”,我当年也是个买书狂,但一直到现在,读的大多数还是从图书馆或从别人那儿借来的书,而自己买的书,很多都只是粗略地翻翻,还有一些翻都没来得及翻,在书架上当装饰呢。

    买书的初衷是为了读书,就像结婚的初衷是为了爱情,可书买来了之后,婚结了之后,那个最初的冲动和美好的愿望,也就被我们束之高阁了。就是因为这个恶习,一大堆没看过、又舍不得扔的书,才成了搬家时的噩梦,而婚姻也才成了爱情的坟墓。

    曾麟书真不愧名叫麟书,那就是书中麒麟的意思,一句“你不要忘记买书的初衷”恍如当头棒喝,给了年轻的曾国藩以极大震撼。他当即发下誓愿,作为一个儒生,他不把这套《二十三史》用心读完,就是个大不孝的畜生!

    从此以后,曾国藩每天坚持读史数十页,不仅读,而且细心研读,写读书笔记,两年时间,终于仔仔细细地把一部《二十三史》彻底通读完了。

    而这两年,因为他爹要还这一百两银子的债,所以曾家一直过得很拮据。两年后,曾国藩再次上京参加会试的考试,家里实在缺钱,还是找亲戚东拼西凑才凑出了几十吊钱的路费。等曾国藩省吃俭用到了北京,身上只剩下了三吊钱。

    这次比上次还惨,上次是考完后,他变成了穷光蛋。而这次是还没号,他已经是个穷光蛋了。

    可就是这个借了一百两银子买书、现在又只剩下三吊钱的穷学生曾国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年,他终于成为湖南曾家历史上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后来,爱读书、爱学习的曾国藩还成了开启洋务运动的第一人。

     

    ¤  耕读传家

     

    那么,曾国藩他爹曾麟书为什么会这么大度、这么聪明地引导儿子培养了一生爱读书的好习惯呢?这又和曾麟书的爹,也就是曾国藩的祖父有关了。

    曾国藩的祖父名叫曾玉屏,号星冈,族人又称之为“星冈公”,也是给曾国藩影响很大的一个人。

    曾星冈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后来因为无知被人耻笑,从此痛定思痛,发愤图强,渐渐成了当地一个有声望的人。但他们家世代都是农民,就算在当地农户中比较有声望,但毕竟也旺不到哪儿去。所以曾星冈在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条件后,就发下宏愿,说我曾家此后要“耕读传家”,就是不仅要保持种地的农民传统,还要培养出读书人来,只有读书才能彻底改变曾家的命运。所以,他全力以赴支持儿子读书,儿子没读出来,他又全力以赴支持孙子读书。孙子曾国藩好不容易读出来,后来曾国藩再教育他的儿子和孙子,最重要的一个家训纲领,就是他爷爷说过的那句——“耕读传家”。

    曾国藩在对后代的教育中,也把读书当成了最重要的事。他在家书中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家里没钱没关系,但我曾国藩的后代,代代最少得有秀才,因为这标志着我们这个耕读世家里还保持着读书的传统。

    曾国藩之所以把读书当成最重要的事,是因为他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首先,这在那个科举的时代里尤其是这样。

    比如在曾国藩之前,清代有个特别有名的人,叫孙洙。虽然特别有名,但大家对这个名字可能不大熟。不过,他另外一个名字知道的人就多一些、他自号蘅塘居士,又号蘅塘退士。如果这个号还不熟,那他的一本书大家肯定知道,那就是著名的《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就是他编的。

    据说,蘅塘退士孙洙特别喜欢读书,但小时候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到了冬天,寒冬腊月里读书的时候就又冷又饿。孙洙怎么办呢?说他左手握书,右手握一根木棍,日夜读书不辍。

    别人就很奇怪,说你读书也就罢了,手上握着个棍子干什么?

    孙洙的回答真是有创意。他说木能生火可敌寒,书能抵贫可当饱。那意思是木头可以生火,我右手上拿着木头,想到火,就当是取暖了;而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自然可以摆脱贫困,我读书就算是吃饱饭了。这样我左手捧书,右手握木,既暖又饱,就不冷不饿了。

    别人听了,都笑他是个书呆子,我们可能也觉得这纯粹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是你别说,这个精神胜利法,只要去掉阿Q那两个字,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孙洙就在别人的嘲笑声中,把书一本一本地读了下去,最终考上了进士,做了个既暖又饱的天下名儒。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不过是为了考科举而死读书,纯粹属于应试教育,这种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观点不值得强调。

    若是认为管国藩主张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只是为了应付科举,只是为了应试,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曾国藩自己的两个儿子。

    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曾纪泽从小在父亲的培养和熏陶下,特别喜欢读书,正好他爹书又多,他简直可以算是博览群书了。但在仅参加了一次科举考试之后,他就跟曾国藩说,不想参加接下来的科举考试了,因为他不想为参加科举而读书。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那种“学而优则仕”,而且只能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出仕的社会里,这种想法简直是骇人听闻。有读书人主动放弃科举考试的,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像明代的唐寅唐伯虎,就是因为糊里糊涂地卷进一场科考案,被终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致使他孤愤激狂,后来虽然艺术成就巨大,但这件事一直是他心头最大的痛。

    现在曾纪泽要主动放弃科举考试,而曾国藩自己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出头的,按情理来讲,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事实上,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也就是曾纪泽的几个叔叔,都觉得这个侄儿疯了,竟然会有这个念头,想想大哥曾国藩也不会同意。

    但出人意料,曾国藩还就一点没含糊,很明确地支持儿子的想法。说不考就不考,那要不考科举,你喜欢学什么呢?

    曾纪泽表示喜欢学西学,就是西方的社会科学,还喜欢学英语。曾国藩一听,那好啊,只要是努力读书、学习,当爹的都支持你。后来,就是在曾国藩的支持下,曾纪泽成为晚清少数早期接触西方科学与文化的人。他除了英语之外,还精通法语与俄语,后来成为当世有名的外交家。

    曾纪泽的弟弟曾纪鸿也是这样,不喜欢科举考试,但他喜欢数学,曾国藩就特别支持他研究数学。曾纪鸿还真是个数学天才,不仅有好几本数学专著,还独辟蹊径,把圆周率推算出小数点后一百多位,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的水平。后来,曾纪鸿还写出了我们中国最早的一本电学专著。

    你看,从曾纪泽与曾纪鸿两兄弟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曾国藩所主张的“读书改变命运”并不是为了简单的应试,为了科举考试。

    那么,曾国藩所说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曾国藩家书》里有明确的答案,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

    这话什么意思呢?是说读书对于人生能起到两个关键的作用。

    排在第一位的,是读书可以立志,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培养出人生的信仰来,从而使我们发现人生的意义,成就人生的价值。

    我们在上一讲说过,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从一个笨小孩成为一代大儒,之所以能从一个原来跟普通人并无差别的曾国藩成为一个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曾国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有个人强大的信仰与信念。而他之所以能形成支撑人生的信仰与信念,曾国藩自己认为,完全来自于读书。

    除了读书可以立志,曾国藩还认为读书可以立身。

    就是说读书至少可以让你掌握专门的知识,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特长。有特长,你才可以立足于社会,要不你拿什么在社会上立足呢?没特长,没专业,温饱都成问题,其他都不用谈了。所以就算为了生活,也得好好读书。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读书是为了“以图自卫其身”,这个观点还真是具有前瞻性。

    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历时数年,在全球五十二个国家中对各阶层、各类人群做了跟踪实验,实验结果非常惊人。人类疾病杀手中排名第一的心脏病,与之相关的最密切的社会因素,既不是一个人的贫富情况,也不是他所处的家庭与工作环境。这个与心脏病最密切的社会因素,居然是一个人的受教育的程度。

    实验结果证明不论哪个国家,哪个人种,哪种阶层,受过高等教育的比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罹患心脏病的概率要小百分之三十多。

    当然,我们会觉得这种实验结论不可思议,但科学实验就是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实验结果如此,所以瑞典科学家们也就向全世界宣布了这项实验结果。

    这个结果,我们多少可以换句话来说,那就是书读得越多,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越小。你看,这不就是读书“以图自卫其身”吗?

    读书不仅可以立身、立志,曾国藩甚至还在给儿子的家信里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全集•家书》)那意思是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曾国藩号称是当时最精通相术的大儒,他从相术的角度说,一个人的气质是很难改变的,只有靠读书能改变,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既然连气质都能改变,更不用说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智慧、情操与价值观了,所以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那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那么,书,要怎么读才对呢?

    对此,曾国藩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总的来说,他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

    第一,要读经典。

    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里面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就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好的捷径,就是读经典。

    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抓到什么读什么。虽然这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吃得深、吃得透,因此能保证所学的东西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呼啦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也就是一本没读懂,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儿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曹国灌藩全集•家书》)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方式属于老牛拉破车,不会有太多的收获。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并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读书就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做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得边看边写写画画,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曾国藩全集•家书》)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他不仅鼓励曾纪鸿发展对数学研究的兴趣,而且曾纪鸿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非常支持她读书。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他顺便教儿媳妇。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了《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说起来,曾国藩虽然是一代大儒,但也不可能样样都擅长,那么他怎么可能在西学、数学、语言学等各个方面都能给孩子以指导呢?

    曾国藩真是一个海纳百川式的人物,当时他的幕府中网罗了天下最杰出的英才,包括像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一大批当时最杰出的科学家。他不仅自己教儿子,还主张儿子向这些饱学之士学习。这也可以看出曾国藩的胸襟,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后来,他还主张从年幼的孩子中选拔一些聪明的、对西学感兴趣的儿童,由政府出资送他们出国去学习。正因为有他的大力提倡,近代历史上才有了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这第一批三十多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学生,他后来成为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

    曾国藩所主张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不仅是指读书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甚至也可以改变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命运。他所倡导的洋务运动,本质就是想通过学习来改变中国。不论结果如何,这种学习的姿态应该算是这位儒家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品质。

    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曾国藩则模仿说:“不可一日不读书。’

    后来,他晚年总结人生经验的时候,曾经自豪地对孩子们说,他一生是“无一日不读书”!这话真是掷地有声。我以为,就算只做到了这一件事,这样的人生也果真是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了!

    当然,对于曾国藩这样的大儒来说,能一生坚持读书,这也不算稀奇。真正可贵的是,他虽然一生风云变幻,起起伏伏,却始终能够坚持一个字。

    这是个什么字呢?

    那就是一个“穷”字。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