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端守平常 老实念佛——莲池大师与净土

欢喜佛子 2023-12-21 248
目 录
  • 一、莲池大师传
    • 1、生平简介
    • 2、栖心净土
    • 3、决志出家
    • 4、行脚参方
    • 5、悟而念佛
    • 6、侍亲极孝
    • 7、兴建丛林
      • 01、终焉云栖
      • 02、伏虎祈雨
      • 03、兴建云栖
      • 04、道风清肃
    • 8、戒杀放生
    • 9、常患病苦
    • 10、一生行持
    • 11、临终嘱众 老实念佛
    • 12、大师德赞
  • 二、净土思想
    • 1、净土法门 出世本怀
    • 2、净土宗旨 持名念佛

  • 端守平常 老实念佛——莲池大师与净土


    一、莲池大师传

    1、生平简介


    莲池大师(1535-1615),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莲宗十三祖中定为八祖。

     

    俗姓沈,杭州人,出生世代名望家族。父亲名德鉴,号明斋先生,母亲姓周。大师生而颖异非常,淡泊世事。十七岁考上县学,每次考试皆冠诸生,以学识和孝行闻名乡里。但无心于仕途,志在出世。

     

    三十二岁出家,出家后四处游访,行脚中闻鼓而悟。至杭州,兴建云栖寺,力振颓纲,道风日播,四方云集,遂成一方大丛林。

     

    大师81岁时预知时至,往生净土,僧腊50年。

    莲池大师一生清白自守,操履卓绝,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如是神智高迈之祖,但知“无量门中,念佛一门,最为方便”。故平生所务,唯端守平常,老实念佛。将“三藏十二部,让与他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旁人行”,净土宗因莲池大师的影响而再度兴盛。其三十余种著述收于《云栖法汇》,《弥陀疏钞》是其代表作。

     

    2、栖心净土


    大师凡有讲说,皆不离佛法,并导归净土。大师早期即已栖心净土,因邻居有一老婆婆每日念佛不辍,遂问其故,老婆婆回答说“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祩宏因之感动,遂寄心净土,并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

     

    3、决志出家


    大师深体人生之无常,常感叹“生命短暂,如白驹过隙,浮生几何!若三十岁未考中科举,定超然长往,何苦终身埋没于俗事!”

     

    大师出家前多次历经亲人离世的悲痛,幼儿夭折,妻子张氏悲伤过度,不久也随子而去。本不欲再娶,母强令之与汤氏议婚。一富人欲得为婿,阴间之。师竟纳汤,然意不欲成夫妇礼。        

        

    二十七岁时,父亲离世,三十一岁时,母亲也相继离世。因涕泣曰:“亲恩罔极,正吾报答时也!”至此而长往之志决矣。

     

    1565年除夕日,祩宏命汤氏点茶,茶盏捧至桌案,自然而裂。祩宏笑曰:“因缘无不散之理”。第二年春天,嘉靖四十五年,大师三十二岁,师与汤氏诀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汤亦洒然曰:“君先往,吾徐行耳。”师乃作“一笔勾”词,竟投西山性天和尚出家,汤氏随后亦落发出家。

     

    4、行脚参方


    大师受具足戒后,行脚游方,遍参善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一次,与同行二十余人入北京,参礼辩融禅师,禅师简单开示“无贪利,无求名,无攀援贵要之门,唯一心办道。”师闻禅师之语,深有所得。然参访结束后,同行几位年轻人嘲笑说“我以为禅师有什么不同常人的高见,却说些老僧常谈的话!”

     

    大师亦笑曰“不然也。这正是辩融长老可敬之处,长老完全可以捡古德之机锋转语教导后人,但长老并未如此。他是位真正的修行人,不浮夸不虚饰,其所言是其亲身实践,以己行持教导于人,可谓真正的修禅人,我们不可轻视啊!”大师拳拳服膺禅师之教,时时警醒自己,并以之劝导于人。

     

    5、悟而念佛

    大师参访辩融长老后又相继参访笑岩宝祖,辞别宝祖,在去向山东的路中,闻钟樵楼鼓声忽然而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大师虽有所悟,然并不着于此。也不教人参禅,反对参禅人教人参禅。大师在著作中说:“参禅人之失误,在教人参禅。道虽人人本具,而亦人人所难。苟非利根上智,卒莫边岸。奈何概以施之?”其或自亦才离‘上大人,丘乙己’,而教人以制科文字,亦舛矣。老僧正读‘上大人’未熟在。”

     

    大师不仅不教人参禅,即使开悟之人,大师亦劝之念佛生西。如其“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文说:

    “得悟不愿往生,敢保老兄未悟。何者?天如有言:汝但未悟。若悟,则汝净土之生,万牛不能挽矣。”

     

    6、侍亲极孝


    因为母亲服丧三年未满,行脚时仍将母亲灵牌放于怀中,吃饭时先供奉母亲,居住时先将牌位安放妥当,其哀慕如此。莲池大师思亲情切,常于梦中梦见双亲,《竹窗随笔》中有“身者父母遗体”一文,可见其孝亲之心。梦中忽忆二尊人病且亟,悲甚。即而曰:“犹可为也。”则稍自慰。正拟极力疗治,俄而梦也,复悲甚。既而复自慰曰:“犹可为也。吾今此身,父母遗体也。及吾尚存,以父母遗体力行善事,是吾亲灭而不灭也,况力学无生乎?失今不自淬砺,是则大可恨耳。宏乎!尔安得晏然而已乎?”


    7、兴建丛林 

    01、终焉云栖


    公元1571年,大师云游回至杭州,乞食梵村,见云栖山水幽寂,遂打算终身常住云栖。北宋时曾有高僧伏虎禅师于此修行,当时的朝廷大臣为建三座寺院,云栖寺即三座寺院之一,后山洪爆发,寺院、佛像等被洪水冲走,荡然无存。大师初来云栖山时,并无住处,唯寒洞中打坐念佛,师曾绝粮七日,绝食期间只能倚壁而坐,奄奄一息。

     

    02、伏虎祈雨


    村中老虎为患,环山四十里村民皆受其害,每年伤亡村民多达数十人,村民为此极为苦恼。大师发慈悲恳切之心,为虎诵经施食,虎患遂宁。时年干旱,村民请师祷雨。师笑笑说:“我只知念佛,没有神通道术”。众人坚请难辞,师不得已,从山洞出,来到村里,手敲木鱼,边绕农田边念佛,大师足迹所到之地,雨下如注,干旱得除。

     

    03、兴建云栖   


    村民皆被大师慈悲道力所感化,竞相扛起锄头刀具,砍树挖地,得柱础数根,告诉大师说“这是云栖寺的故物,大师对我们村有恩,我们愿意鼎力护持大师重兴云栖寺,让云栖寺永远福祐于民”。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不久后,云栖寺得以迅速恢复。

     

    04、道风清肃


    云栖寺在莲池大师的住持下,法道大振,十方衲子归者如流,师皆一一慈悲接纳。云栖寺以简朴为庄严,没有大殿,只有禅堂打坐念佛,法堂供奉佛像和经书,再无其他庄严建筑,其余则只是遮风避雨。    

     

    云栖寺夜有巡警,击板念佛,声传山谷,若有困倦者,闻念佛声,则不再眠梦。道风整肃,半月半月布萨羯磨,有功者赏,有过者罚,凛若冰霜。寒山大师赞叹说“佛住祇洹精舍时,尚有六群比丘扰乱大众,而云栖道场无一人敢诤而不和,虽非尽百丈规绳,然挽救了当时的佛教弊病。古今丛林,未有如今日之清肃。

     

    当时的贤士名达纷纷前来就教,云栖寺俨然成为一方大丛林,世称“云栖宗”,莲池大师也被称为“云栖大师”。云栖寺在清朝空前鼎盛,康熙多次前来云栖寺,并御题“云栖”匾额,乾隆皇帝也多次为云栖寺御题匾额,如“香门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安养道场”。

     

    此后寺院虽屡有毁建,始终不复昔日繁盛。民国时期,寺院终因年久失修,落没草莽。而今已黯然无存。


    8、戒杀放生


    大师于诸戒中,极戒杀生,推崇放生。著戒杀放生文,影响深远。明朝慈圣皇太后崇重三宝,凡国内名师皆请入宫中讲法。一日偶见师《放生文》,甚嘉叹,遣内侍赍紫袈裟、斋资往供,问法要。

     

    曾赎买云栖寺前方万工池为放生池,大师八十诞辰时又增宽扩大。加上城中上方池和长寿池,每年费用一百余金。山中另外设有放生所,各种放生物类充满其中,地上走的猪马牛羊,天上飞的各种鸟类,云栖寺众僧每顿减少食量,用自己的口粮供养这些放生的动物,每年大约需要粮食两百石。云栖寺定期安排守护的人去为他们开示,像鸟虫等善鸣叫的动物,听闻木鱼之声,皆悉寂然而听,守护人开示结束后,鸟儿们振翅鸣叫,这正是众生皆有佛性啊!佛说孝名为戒,孔子说有养无敬不为孝。莲池大师于万物即有养又有敬且有礼,可谓至孝大孝。

     

    9、常患病苦


    大师一生常患病苦,瘦若枯骨,衰如落叶,弱不胜风。曾大病三次几近垂死,《竹窗随笔》中记载了自己的汤厄遭遇。

     

    辛丑孟春十日,即1601年一月十日,大师66岁这年。如平常那般,大师随例洗浴,失足跌落沸汤中,从臀部至大腿皆被烫伤,当时痛彻骨髓,几近死去。受烫后筋肉痉挛不能屈伸,只能靠双拐挪动身体,自己也以为可能就要终身杵拐了,还作了《跛脚法师歌》自嘲,有“只愁此脚不终疾”之句。后来幸而龙天护佑,多方调治,两月后得以痊愈。

     

    因此次汤厄,才深体人生是苦,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也了解到平日之观念及功夫在病苦时皆毫无作用。

     

    予平日论到病中做功夫处,亦知毕陵伽婆磋所谓“纯觉遗身”矣,亦知马大师所谓“有不病者矣”,亦知永嘉所谓“纵遇风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矣,亦知肇公所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矣。及乎足入沸汤,从头简点,痛觉在身,谁是遗身者?我今受病,谁是不病者?锋刀、毒药切于肌肤,谁是坦坦闲闲者?四大五蕴实为吾身,实为吾累,谁是本空非有者?乃知平日干慧都不济事,若无定力,甘伏死门。彼口头三昧,只自瞒耳。噫!可不勉欤! 


    10、一生行持


    大师天性朴实简单平淡,不攀缘,不虚饰,虚怀应物。性格温和正直,身体弱不胜衣,而声如洪钟。胸无涯岸,严守持戒,丛林日用,酌情而施,米、菜无虚费。信因果,明罪福,丛林五十年来未尝浪费一钱。寺用巨大,但从不化缘,任其自来。若用多余钱财则布施其它寺院,库中不留积蓄。所收供养钱财,不留私用,随手散去,布施衣服药物,救济贫穷病人等。憨山大师偶得大师私记,七年中,个人布施钱财五千余金,以此可知过去年岁布施不可计量。师一生惜福,曾写三十二条自警,即使年老,亦坚持自己洗浣,出溺器,从不劳烦侍者。终身穿粗布素衣,一件粗麻布衣穿了几十年,还是母亲去世后服丧期间所穿衣服,直至大师去世后仍保存完好。

     

    11、临终嘱众 老实念佛


    临终前半月, 大师入城与众弟子道别,凡是故交,皆与道别说“我将前往他方了”。人们皆不知所以然。大师又回到山中,亲自熬煮茶汤供养大众,与大家话别:“我不住这里了,我将前往其他地方了”。众人还是茫然不知。道场按常规将在七月十五举行盂兰盆会超荐宗亲,大师说“今年我不参加盂兰盆会了”。大师在一个记账本上悄悄写道:“请云栖寺直院僧,代为堂上莲池和尚追荐沈氏宗亲”。但大师往生后,寺中人才看见大师留言,方知大师预知时至。

     

    七月初一这一天,师于堂中坐,嘱咐大众说:“我的话大众不听,我如风中灯烛,灯尽油干矣!只待我一跌一撞了,大伙才肯相信我呀!”    

     

    第二日要远行,众人挽留,师作“三可惜”“十可叹”警醒众人。

     

    第三日晚上,大师回到方丈室,示现微疾,闭目无语。众人才醒悟察觉,通报杭州城皈依弟子,众弟子纷纷赶来云栖寺,围绕师前,大师睁开眼睛开示道:“大众老实念佛,毋捏怪,毋坏我规矩。”言讫,大师面西念佛,端坐而逝,时为万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午时(1615)。师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十。大师往生后,众弟子为师建塔于云栖寺左边山岭下。

     

    12、大师德赞


    师之操履,以平等大悲摄化一切,非佛言不言,非佛行不行,非佛事不作。惟师之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悲兹末法,非师曷足以挽颓风、回狂澜于既倒乎?非夫应身大士,朗末法之重昏者,何能至此哉?  ——憨山大师

                                               

    世竞贵奇特,师端守平常。人尽尚高峻,师独存谦光。旋万法而指归净土,悯五浊而广作津梁。—蕅益大师

     

    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砥柱狂澜契理机,阐明佛心祛蜂虿chài。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 ——印光大师

                                                

    瘦若枯柴,衰如落叶。呆比盲龟,拙同跛鳖。无道可尊,无法可说。问渠趺坐何为?但念阿弥陀佛。——莲池大师

                                         

    二、净土思想


    莲池大师用禅宗及华严宗理论注解净土,其代表著作《弥陀疏钞》处处可见禅宗及华严宗之踪迹。如《弥陀疏钞》通序大意中,初明性,“此经盖全彰自性,阿弥陀佛全体是当人自性”。禅宗在于明心见性,见自性而成佛。净土则一句佛号即是自性全体,念佛名号往生净土则自性全彰。又如莲池大师依华严教判判《弥陀经》为顿教,“盖谓持名即生,疾超速证,无迂曲故,正属于顿”。为顿教所摄,复兼通前后二教(终圆二教)。佛说此经,本为下凡众生,但念佛名,径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属顿圆。

     

    1、净土法门 出世本怀


    世尊出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大师言:“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则一代时教,总其大意,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如何悟入佛之知见呢?能令一切众生入佛之见的方法在净土。莲池大师继续说:“今此经者,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故”,此经即指净土法门之《阿弥陀经》。其它法门虽能令众生入佛知见,但如大师言:“余门学道,万里迢遥”,其它法门路途遥远,很难达成。念佛一门,是为径路修行,故言:“今此持名,是为径路之中,径而又径。”

     

    《法华经》是为佛之本怀,而净土法门则以简单易行之方法实现了佛之本怀,故可谓净土法门为佛之本怀中之本怀。如《无量寿经》曰: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佛之所以出兴于世,正是要惠以众生往生成佛的真实之利,得此成佛之利即可入佛知见。故《疏钞》言:“佛说此经,为教众生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

     

    2、净土宗旨 持名念佛


    佛说此经,为教众生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此即明净土宗旨在教人念佛,如何念?曰:“持名念佛。”但能持名念佛,则入佛知见矣。观此,知其义理虽玄,旨归唯在称名一行。故又言: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之要。

     

    为显名号胜德,大师彰极乐依正庄严,乃至四十八愿,皆摄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中,使名号独达之义再显。其言: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言名便周。一名才举,万德齐圆。又言: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无有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
    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

    普劝诸人,火急念佛,
    九品往生,花开见佛。
    见佛闻法,究竟成佛,
    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此即大师摄“男女僧俗,贵贱贤愚”同归净土、老实念佛之心声,其统摄禅教律归于净土之思想,于此可见一斑。观大师自身,虽博通经论,然犹以钝根自认,素鄙空谈,望乐邦为家乡,仰慈尊如怙恃;平生所务,唯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临终之际,告诸弟子言:“老实念佛,莫捏怪”、“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文章来自网络)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