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无量寿经大疏·依报庄严

欢喜佛子 2021-08-17 331
目 录
  • 无量寿经大疏·依报庄严
    • 风鼓妙声
    • 风送妙香
    • 风触生乐
    • 一、吹物出音,演说妙法:
    • 二、随风散香,闻者清净:
    • 三、德风触身,乐同灭尽:
    • 四、随风送花,遍满佛土:
    • 信心清净,净土正因
    • 信不思议事,果报亦不思议
    • 信心的三种德相
    • 一念至心,决定往生
    • 愿心不可流于口头

  • 无量寿经大疏·依报庄严


    智圆法师


    下面再次阐明极乐国土依报殊胜。首先总说国中一切衣服饮食等事相和身心,相应化现:

     

    佛告阿难: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

     

    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国土里的天人,受用自在,如意化现。无论是衣服、饮食,供佛的妙花、德香,还是身上装饰的璎珞,空中的宝盖、幢幡,以及微风吹击宝树,水流相互撞击等时,发出的微妙音声,还有所居住的舍宅、宫殿、楼阁等等,总之这一切五尘受用全部随圣众的心,现出相应的形状、颜色、高低、大小等相。

    “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指国中万物无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也就是随净土圣众的心,自然现出与他们相应的形量等等。以舍宅为例,随着国中天人心中所想,自然显现出相应的颜色、形状,高度、广度。无论希望有多少间,是怎样的规格、结构,由哪些妙宝所成等等,都能非常恰当地随心化现。

    就好比镜子里本身没有任何形相,随着镜前人的身形,就会现出跟他同类的影像,一一恰如其分,没有丝毫差错。不会随着丑陋的人现出端正的像,也不会随端正的人显出丑陋的像,不会随高大的人现矮小像,也不会随矮小的人现高大像。又好比空谷本身没有音声,随着人们口里喊出的声音,就丝毫不差地传出相应的回响。想想看,连一面镜子,一个山谷的反应都这样恰如其分,更何况阿弥陀佛的妙心呢?

    其实,佛心如镜,众生心如身,由于众生心就在佛心当中,无有毫许间隔,所以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你起一个什么样的心,顿时就现出相应的形相,也就是以圣众的心为能感,以弥陀的悲愿为所应。所以佛经也常常以他化自在天来譬喻极乐国土受用自然。

    往生论也以如意宝性比喻极乐国土。也就是弥陀妙心有无碍赐予众生所愿的力量。法身阿弥陀佛恒居于常寂光土,清净微妙,无一相可得。而每个众生的心都在佛的真心当中。由于国中天人的心各不相同,所以,随着四土九品无数往生者所修善业的大小、深浅等,与弥陀愿海相合,自然显现出相应的量。也就是会显现出各种相应的衣服、饮食、璎珞、宝盖、幢幡、妙香、音乐、舍宅、宫殿等等,它们所具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体性等等,也是随心所现,无不恰当。

     

    下面再次阐明极乐国土依报庄严,其中就差别显示殊胜功德。

     

    首先,众宝随心现前:


    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国中天人受用的舍宅等事,或者由黄金等一宝所成,或者以黄金和白银等二宝合成,乃至以无数种妙宝合成。总之,全部随往生者心中所想,自然化现。

     

    二、宝衣布地:


    又以众宝妙衣,遍布其地,一切天人践之而行。

     

    另外,由各种妙宝连缀而成的妙衣,遍布在极乐国土的大地之上,国中天人们全部踩在这些妙衣上行走。

     

    三、宝网罗覆:


    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

     

    极乐国土的虚空当中,处处具有以无量妙宝交织而成的罗网,整个覆盖着国土;这些罗网全部以金线、珍珠等百千种不同妙宝所成,奇特微妙,珍贵特异,相交装饰,具足庄严;并且在宝网的东、南、西、北四面都挂有妙宝铃铎。整个宝网的光彩色泽闪耀辉映,极为庄严奇丽。

    观经也说:“诸天宝缦弥覆树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 各种天宝帐幕周遍地覆盖在极乐国土的宝树上,由种种妙宝所成的罗网遍满虚空当中。

    同样,往生论也说:“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即“庄严虚空功德成就”。阿弥陀佛在因地时,立誓成就虚空庄严。所以果位之时,应着本愿,从无漏妙心当中自然流现出无量宝网,遍满国土整个虚空。

    有人想:极乐国土如虚空般广大无边,宝网怎么可能周遍覆盖呢?

    当然,如果宝网是心外物质的体性,就需要很多机器、材料、人工等的因缘来生产,那不必说遍覆无边无际的虚空,就连在一个小范围里完全覆盖也很困难。但是,极乐国土里的一切事相,都是佛的妙心所现,其实就是佛的智慧。而佛心遍一切处,所以尽一切处都能显现。

    要知道,极乐国土里的一切现相,都不是我们分别心所能测度。正所谓“一一庄严,全体理性”,极乐国土里的一切庄严事相,全部是弥陀法身妙智所现,是佛地因缘法,是事事无碍的境界。

    经中讲到“光色晃耀”,即一光当中含有百千种色,一色里面又出百千种光。如观经所说:“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光明八万四千色”,以及“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等。由于事相即是真如全体,而理体又包含一切,所以“即色即光、即一即多”。也就是说,“一”是以法界为体,所以“一”中含“无量”。“色”也是以法界为体,所以“色”中可以含“光”。“光”也是以法界为体,所以“光”中还可以含“色”、“声”等等。

    就像观经所说:“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意思就是,光中还能出风,风中可以出声。又讲到:“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也就是光中可以化现色形,一中能够映现一切。经文还说:“从如意珠王踊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意思是说,从七宝池里的如意珠中,能够放出金色妙光,金光之中又会现出灵鸟,灵鸟还能宣演法音等等。总之,国土里的一切事相无不是法界全体,而法界之中本来没有色、香、依、正、一、多等的自性,所以事与事之间融通无碍。

    但是,在我们分别心前,却成了事和事之间互相隔绝而不融通。比如,我们会认为是“一”就不是“多”,是“多”则不是“一”。或者色不是香、香不是色,依不是正、正不是依等等。这就是互相阻隔,不能融通。

    所以,极乐国土的妙相庄严,根本不是分别心所能测度的境界。就像往生论注所说,如果把帝释天的工艺大臣带到极乐世界去观看,那么,即使他有一千只眼睛,也看不透极乐世界一种事物的微妙庄严;再怎么用尽心思,也无法了解其中一分。其实,不仅凡夫没办法测度,就连阿罗汉、菩萨,都没办法衡量极乐国土的微妙境界。正如蕅益大师所说:极乐净土“乃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

    所以,宝网“尽极严丽”。其中“尽”和“极”都表示最为殊胜,无与伦比。也就是极乐国土里的万物,具有无量功德妙用,最为庄严奇丽,根本不是语言所能描述,分别心可以衡量的境界。这也正是第二十七愿“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的真实体现。

     

    四、德风吹鼓。


    首先讲风体调和,迟疾得所: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

     

    极乐国土当中,常有自然功德妙风徐徐吹起。德风协调和顺,既不寒冷,也不炎热,冷暖适度,柔和不硬,不会特别缓慢,也不过于迅疾。

    “自然”,指不假功用造作,无须预计安排,一切都从弥陀妙心当中任运流现。或者说是弥陀本愿的自然起用。

    “德风”,即性德真风,就像楞严经所说:“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七大,即地、水、火、风、空、见、识,都是如来藏中的种性,所以成佛之时,自然从如来藏中,显现出性德真风。极乐世界的风,就是阿弥陀佛彻底消除客尘垢染,从离垢真心当中,应善缘而现起的风,因此圆明具德。也可以说它是“风中之精”,因为极乐国土的风,总集了十方世界当中一切风的精妙,自然合会而生,是一切风中最精妙的风。

    就像吴译所说“亦非世间之风,亦非天上之风,都八方上下众,自然合会化生耳。”极乐国土的风,不是三界当中天界或者人间以有漏业所感的风。比如,随着人们的共业,世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有清风、和风,也有狂风、暴风等等。春天,微风和煦,人们会感到舒适、温和,但是到了冬天,就会出现寒风凛冽的境相,让人感到痛苦。相比来说,天上的风虽然美妙一些,天人的身体触到时,能够出生喜乐,但也只是有漏乐受,是一种以无明为根源,修福业而变现的风。而极乐国土的风,从弥陀妙心当中自然流现, 所以它不寒不热,调和适中,清凉柔软,具有无量微妙功德。

     

    具体有哪些功德妙用呢?

     

    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自然显现的德风徐徐吹起,吹到种种宝网,以及众多宝树之上,发出无量音声,这些音声都在宣演妙法,比如宣说苦、空、无常、无我以及诸波罗蜜多法等等。而且,随着风的吹动,空中自然散发出万种温和雅正的功德妙香。国中天人闻到妙香时,内心当中的烦恼及染污习气,自然寂灭不起。并且,风一触到身根,顿时得法喜乐、解脱乐等等,就好像比丘得灭尽定所获得的无漏乐那样。

    我们知道,极乐国土以五尘作佛事,国中天人一触到微妙五尘,当即得大加持,灭过增德。这里讲到德风以声尘、香尘、触尘作佛事的情况。

     

    风鼓妙声

     

    “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

    这是以声尘做佛事。德风徐徐吹动宝树宝网时,自然演出无量无数的妙法音声。

    所谓“微妙”,往生论注说:“出有而有曰微,名能开悟曰妙。”意思是,极乐国土超出三有,但又不偏于枯寂。虽然不是三界所摄,不是世间的行境,但能依于一乘愿海,流现出无量的功德庄严。并且能够超越二边,了悟从容中道。

    “微妙法音”,是指从弥陀妙心中现出的清净音声,这种音声跟佛无别,同样是“一一音中,具一切音”,“佛演一妙音,国”。所以,你不要认为弥陀色身为高,水声、风声等为低。要知道,国土里的一切事相都是平等理体,都是弥陀妙心,没有胜劣高下之别。只是随众生心而应现不同事相。

    前面也讲过,法藏菩萨发愿成就自在闻法的功德,现在大愿已经成就,所以在极乐国土当中,任何一种音声都能说法。像是水流撞击的音声,会演出无量妙法。白鹤、孔雀等灵鸟发出的音声,也会演出无量妙法。这里讲到,微风吹动宝网、宝树所发出的音声,也同样演出无量妙法。

    因此,国土里的一切音声,也可称为“愿力灵籁”。其中“籁”是声音的意思。人口吹奏箫、埙、笛子等发出的声音叫做“人籁”, 风吹孔穴发出的声音叫做“地籁”,人心的自动叫做“天籁”。而极乐国土里的一切音声,全部从佛的灵明妙心所现,是弥陀本愿的自然起用, 所以叫做“愿力灵籁”。

     

    风送妙香

     

    “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

    这是以香气作佛事。德风吹起,虚空当中自然传出无量妙香。你的鼻根一闻到香气,心立即与法相合,烦恼习气自然不起。

    “温雅德香”,其中,“温”即温和,指香气适合人心,“雅”即雅正,指香气能使人远离爱染。“德”即功德,指香气具足无量功德。而且香的种类无量,同样是一一香中出无量香。

    “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这就说明香也可以“说法”,让你一闻到就消除垢染,显发智慧等等。

    其实,所谓“说法,不只是通过语言文字可以说法,以香气同样能说法。因为,究竟的“法”就是指你的本心。而极乐国土的妙香,能够给你指示本心,让你一闻到就有所觉悟,所以香也在“说法”。

    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相对最利,所以此方大多以音声作佛事。但是在其他国土,就有以色、香、味、触等作佛事的情况。比如,维摩诘经[1]说,众香国以香作佛事。那里的人们各自坐在香树下,闻到妙香时,自然安住戒行,获得一切德藏三昧,具足所有菩萨功德。极乐世界摄集十方无数佛国的精妙,弥陀本愿里也有以香尘作佛事的大愿。所以,在极乐国土当中,风一吹起就能散出无量妙香,使得国中香气普熏。其实,这妙香就是佛的智慧。所以鼻根一接触,立即得大加持,心中的尘劳垢习自然止息。

    其实,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方便波罗蜜多,达到登峰造极的表现。一般来说,要让心中的烦恼垢习不起相当困难。我们观察自己就知道,遇到境界时,立即现起各种分别妄动,出现种种邪思妄想,很难遮止烦恼现行。遇到顺情的境相,马上心生贪染,遇到逆情的境相,立即现起嗔恚等等。但是到了极乐国土,就在受用妙欲的同时,就能寂灭烦恼垢染,显发自性功德。所以,我也常常说,往生是“乐行成佛”,到极乐世界之后,一丝一毫的忧苦也没有,唯一受用无量喜乐。

    这样就知道,如果不是这么微妙庄严,释迦如来怎么会在经中再再称赞极乐世界呢?如果没有这么不可思议的功德力用,十方诸佛又怎么会高度赞叹,并一致劝导所化众生发愿往生弥陀佛国呢?

    所以,我们应当满怀信心、欢喜心,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要知道,真正有信愿的人最有福气,因为极乐世界是最好的去处;发愿往生是最有智慧的选择;一往生到那里,从此就踏上了最快捷的妙道,拥有了最光明的前途。

     

    风触生乐

     

    “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这是以触尘作佛事。德风一触到身体,自然获得种种安乐,不仅身体调畅适悦,更奇妙的是,风能够直接加被往生者的心。就像比丘灭尽第六识的心王心所那样,让你当即得到如同入灭尽定一样的无漏觉受。

    我们娑婆世界的风,吹到身上时,最多能让你感到凉爽。但是极乐世界的风能够作佛事,它具有无量的妙德,具有佛的全分神力。所以,只要你一触到这微妙德风,当即得大加持。就像第三十九愿所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其实,一旦你真正懂了德风的这些微妙功德,那时你必定对于风就是阿弥陀佛深信不疑。不然的话,一般色法的风怎么可能宣吐无量法音?怎么能够随着听者的意愿自在说法?其实,不必说其他色法的风,就连圣者阿罗汉,以及学道位的菩萨都做不到这一点。而且,一般色法的风即使能够吹送香气,但是能让众生一切尘劳当即不起吗?一般色法的风吹到身上时,能让众生获得犹如比丘入灭尽定般的安乐吗?然而在极乐世界,具有这样不可思议功德利益的风处处都有,所以到那里之后,时时处处都能得佛加持。这样的话,你还会生烦恼,退入小乘,或者退入虚妄分别吗?

    另外,我们现在应当把整个极乐国土汇归为阿弥陀佛的智慧。这样之后,一往生就能真正成为弥陀愿海摄受的对象,就能成熟愿海神力加持入心的因缘。以这个因缘,你的整个身心世界就能完全转为莲花化生,转五浊为五清泰。从此不会堕入轮回、二乘,以及虚妄分别当中,念念增益菩提善根,登入不退地,一刹那也不会退转下来。

    要知道,极乐世界是事事无碍的法界,一切地、水、火、风、空,色、声、香、味、触,无不是妙明真心所现。像这里所讲,国中万物一多无碍,也就是一风之中具有无量微妙法音,以及无量温雅德香等等。极乐国土里的一切事物,都超出了我们分别心所能衡量的范畴。因为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事,极乐世界全部没有,而极乐世界里的事,我们这个世界全部没有。所以,以我们的思维、想象,根本没办法触及。就连声闻、缘觉、菩萨的智慧也没办法彻知。它唯一是无上佛果的行境。

    通常来说,我们的五根入到悦意的五尘中时,心就会不由自主地生起爱著。如果你远离五尘,又难免堕于偏枯当中。但是,极乐世界是利用五尘作佛事,所以根本不必远离妙欲。正所谓“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你的心就在见色闻声等的同时,自然会归于道。既不会散于欲尘,也不会偏于枯寂。

    就像前面所讲,在宝池中沐浴,德水一触到身体,就能开神悦体,荡除心垢。喝进去后,能够净除身心上的无量过患,并且能增益菩提善根。受用妙食的时候,也是身心柔软,无所味著。听闻妙音的时候,就能自然念佛、念法、念僧等等。

    其实,就像往生论所说,极乐国土里的一切庄严,像是光明、妙音、德香、甘露、微风等等,都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都是佛的智慧,无不圆明具德,并且能够如意满足一切众生的需求。所以,极乐世界的五尘,并不只是外相美好,让人感到舒心悦意,它的根本要点在于让你迅速成佛。也就是你在受用五尘,生起喜乐的当下,阿弥陀佛就加持你,让你真正开悟见性,离障显德。因此,一往生极乐世界,从此就不再起我和我所的念头,绝对不会出生烦恼。而且诸根寂静,合于涅槃理体,毕竟成佛。

    从这里你要体会到,这就是阿弥陀佛多生累劫精勤修行的成果。他通过无量劫的辛勤努力,积聚无量的福慧资粮,来成就这一切。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他的大愿也圆满成就了。所以整个极乐国土就是一大庄严海。这里的一花一香,一水一木,都远远超过一切世间万物。其他三界六道跟极乐世界相比,那实在是太贫乏,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我们一旦生入极乐世界,当即无数倍地超过帝王、天王等的一切众生,也超过了二乘行人,甚至从修道进程来看,也超过了按通途教法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修道的菩萨。

    你一往生极乐世界,一切不可思议功德自然报得。只要跟弥陀愿海相合,得到佛力加持,不必自己修神通,自然开发出极广大的五神通;不必担心辩才,往生之后自然辩才无碍。也不必担心我现在烦恼炽盛,罪业深重,到了极乐世界,进入七宝莲池,在八功德水里洗一下,自然荡除心垢;也不必担心智慧下劣,那里的光明、德风、池水等等都会加持你,让你时时开启智慧,增益菩提善根。

    要知道,单凭自力修行,对于末法时期大多数人来说非常困难。就修寂止来说,以自力修到欲界一心,都没几个人能成功。甚至让心稍微得到轻安都相当困难。更何况是四禅八定,乃至出世间的三昧功德?但是一往生极乐世界,根本不必自己修持,被极乐国土的德风一吹,当下身心调和,自然入定。

    所以,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很快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必定能够非常迅速地圆成佛道。也因此,普贤菩萨率领华藏海众,一致导归极乐净土,圆成普贤无量行海。同样,我们了解了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后,就应当发起猛利的希求心,决志求生,这样才能得到这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下面继续讲极乐国土的依报庄严。其中讲到殊胜差别里的德风吹拂。下面讲其中的花雨庄严:

     

    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德风吹拂七宝行树,树上的妙花随风四处飘散,遍满整个极乐国土。妙花随着各色次第,有序地落在地上,没有任何杂乱之相。而且,这飘落的妙花非常柔软,还具有光明色泽。并且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国中天人的脚踩在上面,花层自然陷下四寸。随着脚的抬起,又恢复如初。等妙花使用完毕,大地自然裂开,这些花次第化入地下,隐没不现。整个大地又变得清净,一点痕迹也没有。这样一轮之后,随着时间次序,还会像前面一样,德风吹散妙花,遍满国土。像这样,每天从始至终会降下六次花雨。

    在极乐国土里,每天六次风吹宝树,这时就会飘落各种各样的妙花。五颜六色,飞花如雨,所以叫做“花雨庄严”。

     

    这种妙花具足色、香、触三种庄严。

     

    首先是色尘庄严:“随色次第,而不杂乱。”

    飞花飘落,在地面上形成各种美妙图案,没有丝毫错乱。或者是一种颜色的花组合在一起,或者两种、三种颜色互相组合,乃至十种、百种、千种、万种,无量无数种宝花组成各种美妙的图案。这景象精妙至极,是世界上最美的风光。如果带你到极乐世界去参观一番,你一定会惊叹不已。

    极乐世界是真正的艺术。因为它是心灵的艺术,是登峰造极的境界。而且它是事事无碍的玄门境界。阿弥陀佛的妙心极其不可思议,他无需任何功用,自然从真心妙体当中,任运流现出这样的微妙庄严。由于灭尽了一切虚妄分别,所以从中现出的妙用无与伦比。

    我们现在非常仰慕开悟成就者的境界,觉得他们证悟的境界太微妙,太不可思议。其实,最不可思议的就是阿弥陀佛,他汇集了十方国土里的一切精妙,成就了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所以,我们应当再再地回顾法藏菩萨因地的发愿,他就是要汇集一切佛国的殊胜功德,使得极乐国土的方便妙用达到无与伦比。

    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其实就是在欣赏导师阿弥陀佛的无上成就。我们现在读华严经,对于事事无碍的玄门境界,只是得一种文字上的了解。而一旦生入极乐世界,就完全置身在华严玄门的不可思议境界当中。

    我们常常说“托彼依正,显我自心”。要知道,心境本自不二。这里阿弥陀佛正是借助五尘,直接加持众生的心。因为有一类众生往生时,还会取相分别。所以佛就以善巧方便,让众生即相离相而成道。当你处在极乐世界的庄严海中,目睹这样微妙的境相时,你的心决定会被同化,会自然生起善心功德,显发出本来智慧。就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说:“虽令见者身心适悦而不贪著,增长有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也就是,见到这美妙境相后,内心不会出生任何贪等垢染,而且会增长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香尘也同样具足庄严,“馨香芬烈”:

    妙花会散发出非常浓厚的香气,强烈而不刺激,具有极大的加持。通过鼻根摄入到你内心中时,当即使得你的心也变得微妙庄严。

     

    再说触尘,“柔软光泽”:

    妙花层层叠叠铺满整个大地,非常柔软。身体接触到时,不会感到坚硬、粗糙等等。“光泽”指色泽光彩悦目。

    “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

    脚踩在上面时,花层顿时陷下四寸,脚一抬起,又恢复如初。宋译讲到:“行人往来足蹑其地深四指量,如迦邻那触身安乐。”“迦邻那”指用迦邻陀鸟毛织成的细棉衣。意思是,身根接触花层时,就像接触迦邻陀鸟的羽毛一样,会感到非常柔软、舒适。

     

    下面讲妙花自然隐没的情形:

    “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

    花受用完毕后自然隐没。这时大地裂开,妙花依次陷入,大地一下子变得清净,恢复原来的黄金地面等等。

    妙花遍满全土的目的,就像吴译所说:“树华皆自然散佛及诸菩萨阿罗汉上。”也就是散在诸佛、菩萨,以及阿罗汉的身上作供养。另外,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也说:“彼有情类,昼夜六时常持供养无量寿佛;每晨朝时,持此天华,于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供养百千俱胝诸佛,于诸佛所各以百千俱胝树花持散供养。”意思就是,国中天人持着飘落下来的树花供养阿弥陀佛,以及飞到他方国土供养十方诸佛。这就是实现了普贤愿王的“广修供养愿”。在我们这个世界,即使拿三、五朵鲜花供佛,都需要很多勤作,而且不容易得到。要想以无量无数的花供养十方诸佛就更困难了。但是一往生极乐世界,就能自在地以最上妙的天花供养诸佛。这是何等的殊胜!

     

    这样的花雨每天有六次:

    “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反。”

    极乐国土的花雨极有时序。按照时辰,风吹宝树时降下很多妙花,花用完后全部化入地下。到了下一个时间点,还会像前面一样降花,化没,合时而有节律。像这样,每天从始至终会降下六次花雨。

    这里的“六反”,指这种景象每天往返六次。就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的:“昼夜六时常雨种种上妙天华。”也就是晨朝、日中、日末、初夜、中夜、后夜六时。当然,这也只是借此方的时间为喻,实际上极乐国土没有日夜的差别。就像宋译经文所说:“彼佛国土无其黑暗,无其星曜,无其日月,无其昼夜。”

    这样就知道,阿弥陀佛的妙心确实随顺物情。我们都喜欢新鲜的事物,如果花一直在地上,我们就会觉得很单调。所以佛随顺众生的心,每隔一段时间降一次花雨。这样每次都是新的景象,不会重复。让你永远不会感到厌倦,时时有新的觉受、新的功德,能够出生新的启发。

    像这样,极乐世界时时有新的景象,处处有不同的风光,让你永远感受法喜乐、解脱乐。每天能生活在这样的佛土里,时时刻刻得受阿弥陀佛的慈悲护念,不会出生任何负面心念、行为,唯一引生善根,显发智慧。

    所以,我们要从方方面面体会佛的慈悲,深深感念佛的恩德。也就是说,首先要具体了解阿弥陀佛的大愿,真正明白往生极乐给我们带来的利益。然后真心地感恩,要想到:阿弥陀佛这么慈悲,对我好到了极点,佛的恩德超过世间父母的无量无数倍,我怎么可以背离佛呢?之后就要一心顺应佛的悲愿,这样才能跟佛相应,从而得佛摄受,迅速成就菩提。

     

    下面总结极乐国土德风的妙用:

     

    一、吹物出音,演说妙法:


    德风吹拂树、花、水等时,就会击出美妙的音声,这些音声会顺应众生的心演说妙法。

    在我们这个世界,要想听到各种美妙的音乐,必须有很多的乐器、演奏者,还要有庞大的组织,经过长期的练习,最后才能演奏出一首一首的交响乐。

    阿弥陀佛不需要任何乐器、演奏者等等。弥陀妙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无量支分的最大的乐团。要知道,真如妙心离一切边、离一切相,正是从这绝待的妙体能显现出无量庄严、无量妙用。所以,从弥陀妙心当中能够任运流现出宝树、德风等等,而且它们能够彼此相合,共同起用。所以,在整个极乐国土当中,处处有七宝行树,树上有排布整齐的枝叶等等。而且国中处处可以起风。风一吹到宝树上的每一片枝叶时,就会从中传出无量音声。而且每一音声当中又会出无量音声。这些音声极其美妙动听,远远胜过三界里的一切音声。而且,这一切音声都能宣演微妙法音。所以,音声就是智慧,就是阿弥陀佛。

     

    二、随风散香,闻者清净:


    德风吹到树上时,还会散发出微妙的香气。闻到香气的人都能寂灭内心当中的烦恼以及染污习气。

    在我们这个世界,要想受用香气,首先要有香厂,然后采集各种原料,再进行生产、加工,最后才能制造出各种妙香。

    阿弥陀佛不需要任何造作,从妙心之中自然流现出各种微妙香气。也就是从弥陀妙心当中会演出无量德风,风吹到树上时,就会散发出无数种的温雅德香。香气芬芳馥郁,任何世间香气都比不上。

    而且香中具有无量妙德,闻到的人,当即心地清净,烦恼不起。所以,香就是智慧,就是阿弥陀佛。

     

    三、德风触身,乐同灭尽:


    德风触到身体时,当即出生大乐。这种“乐”并不是像我们这个世界,风吹在身上感觉很舒服的那种乐受。极乐世界的风跟身根和合时,佛的力量立即加持到你的心上。由此就会出生无漏乐。也就是寂灭第六意识的一切心和心所,得到如同比丘入灭尽定那样的安乐。所以,风就是智慧,就是阿弥陀佛。

    总之,一生到极乐世界,你的心就被阿弥陀佛的智慧摄持住了。从此之后,善根决定不坏,并且迅速增长。也就是说,阿弥陀佛透过五尘庄严,以这种方式,时时处处加持你的心。因为一切果法都要借助相应的因缘才能成就,不可能孤立出现。所以阿弥陀佛变现出各种妙相庄严,这里有无量无数的显现、幻变。而你一触到这些微妙境界时,心立即得到佛的摄受。之后你的心就被佛力摄持住了。从此再不会现起妄想、烦恼。在菩提道上只进不退。这就叫做“乐行成佛”,也就是受乐的同时,就能得到佛的加持,能够破除烦恼,增长功德。

     

    四、随风送花,遍满佛土:


    德风吹拂宝树时,七宝树花随着微风遍散整个佛土。在那广阔无垠的世界里,一时之间妙花铺满整个大地。一眼看去,花团锦簇,庄严微妙,让人叹为观止。如果把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带到极乐世界,他们见到这样的景象后,必定极其惊叹。对于阿弥陀佛的无上艺术成就,唯有顶礼膜拜的份。

    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盛大的节日里,人们常常表演大型的团体操。但这要花费相当多的人力、物力、时间等等。通过长期的练习,最后才能显现一些图案。虽然这里包括各种形式的变换,有对称、起伏、依次、交错等的图案变化。人们也觉得这样的场景气势磅礴,造型美观。但是,这也只是人类分别心共同合作而成的一点少得可怜的成果,根本不足为奇。等我们真正到了极乐世界,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太拙劣,能力太小了。就像人类看蚂蚁国的事情一样,差距极其悬殊。

    而且,不仅人类的境界跟极乐世界的庄严相差甚远,三界当中受用最好的他化自在天跟极乐世界相比,也相差无量无数倍。就像前面讲的,人间帝王的相貌跟转轮圣王比,转轮圣王跟忉利天王相比,这样一直比到他化自在天,上上胜过下下百千万亿不可计数倍。其他方面也一样。国中一种妙花的光色,都超胜三界当中天花光色的无数倍。

    前面也讲过,极乐国土的微妙庄严是“出有而有”,也就是完全超出三有,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有,是超出四边的有,是依于弥陀愿海神力增上的有。那里处处都是事事无碍的境界。根本没办法用我们的妄识去揣测,完全不是我们的分别心所能想像到的境界。

    正是由于它太稀奇、太微妙,一般人就很难相信。通常来说,一提到这个世界上,人们能够眼见耳闻,并且自己有一些经历、感受的事,大家都会很容易相信、认同。对于这个范围里的好事情,也很容易发起希求心,愿意求取。但是,极乐世界实在太不可思议,根本不是我们耳闻目睹、有相似经历的事,所以没办法想像。也因此,很多人不容易对弥陀净土法门生信。所以,佛经当中也说这是极其难信的法门。

    相反,真正能够生信,并且真心发愿求生的人,必定有大善根、大福德。由于他真正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对此深信不疑,所以,对于娑婆世界的事,只会感到索然无味,只会觉得这里的一切都太渺小、太微劣,根本提不起兴趣。他心里日思夜想的就是阿弥陀佛,一心坚定地求生极乐净土。我们学习无量寿经,就是要得到这种唯一希求极乐的净土情感。

    要知道,我们就是因为无知才不愿求生极乐。当你真正懂得这些道理之后,求生极乐的心必定是万牛莫挽。而且,那时你会嘲笑自己:我以前怎么那么傻?怎么那么倔强呢?极乐世界这么好,我却不肯去,我是有心的人吗?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以下讲解极乐国土殊胜差别中宝莲佛光的功德庄严。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

     

    首先讲宝莲庄严。这里有三重含义:

     

    一、宝花周遍世界:“众宝莲华,周满世界。”


    众多妙宝所成的莲花遍满整个极乐国土。

    其中莲花表示因果同时,处染常净。由于往生者全部从莲花中化生。而莲花是因,莲蓬里的莲子是果。莲花开的时候,里面就有果实,表因果同时的妙义。同时也用莲花表示吉祥。所谓“处染常净”,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我们的心在一切万相丛中无染无著。另外,在密教中,西方净土属于莲花部,它是妙观察智所现。所以,同时也表示对于万法的体相无杂无乱地一一明辨了知。

     

    二、花具多叶:“一一宝华,百千亿叶。”

    每一朵莲花都有百千亿的花叶。

     

    三、光色无量:“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

    莲花是光明体性,光中有无量种色。像青色的莲花出青光,白色的莲花出白光,红黑色、黄色、大红色、紫色等的莲花,也放出具有各自显色的光。像这样,莲花有无数种光色,色泽斑斓,光辉灿烂,比日月的光更明耀。

    这光中有无数种色,而色中有无量种光,光色不二,都是由本具智慧而显现。这里要知道,莲花是“一”,花具无量种色,是“无量”。一一花有无量种光,一一光中具无量种色。这样互相映饰,穷微极妙,光辉赫然,远远胜过日月之光,因为这是智慧所现,不是惑业所成。整个极乐国土充满了光明。国土中只有从本性中现出的光明,周遍充满,而没有三界的日、月、灯光等。不仅没有这些世间光明的现相,就连它们的名称也不存在。

    举例来说,观经中说到:“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一片一片花叶之间,有百亿摩尼珠王,彼此映衬,互为装饰。每一颗摩尼珠中放出千道光明。

    就像往生论所说,极乐国土里的万物都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都是如来无漏妙心所现。所以是“一一庄严,全体理性”。“理性”,就显现为这些微妙事相,它们都是由于性中本具妙德,随众生的因缘而自然显现庄严。

    这里要想一想,如果不是真如妙心本具恒沙妙德,哪里能显现如此不可思议的庄严呢?这是三界中的事物丝毫无法比拟的,它是法身智慧所现,穷微极妙,因此叫做“唯心净土”。所谓“琼林玉沼,直显于心源。”莲花宝池都是从真心本源中显现。懂得这些妙义,才能真正信解净土,而不会偏在顽空或断灭空当中。

     

    以下讲莲光化佛:

     

    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下面以四重显明这重重无尽的涵义:

    一、莲放妙光:“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极乐国土里的每一朵莲花,都放出三十六百千亿道光明。

    二、光中化佛:“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每一道光明当中又化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所化现的佛都是紫磨真金色身,具足殊胜相好。

    三、佛又放光:“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

    化现的每一尊佛又放出百千道光明。

    四、佛说妙法:“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化佛在光中,普遍地为十方世界里的众生宣说微妙法音。说法的利益:“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每尊佛都把无量众生安置在无上菩提道上。

    这里显示了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不可思议法界。我们常说,“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法界藏身,所以极乐国中有无量莲花,每朵莲花又出无量光明,每一道光明又出无量化佛。而且每一尊佛不只是现出一尊佛的相,他们都能起到佛的妙用,能够把所化世界里的无量众生,全部安置在佛的正道当中。像这样,三个无量相乘数量的诸佛,各自在所化世界里宣演妙法,安立无量众生,也就是前面的三个无量再乘无量,共有四重无量。这就是重重无尽的华严玄门。

    再继续说,化佛的世界里又可以化出无量莲花,莲花中又放无量光明,光中再化无量化佛,化佛还可以度无量众生。比方说,阿弥陀佛在东方世界里化现了一尊佛,比如莲花生大士。然后莲师在这个刹土里摄受一切有缘众生,把他们全部安置在无上菩提道当中。要知道,法报化三身无别。因此,所化现的莲师就是阿弥陀佛,没有任何差别。他能够起到佛的全体大用。这也就是“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的真实体现。

    这样就知道,从阿弥陀佛的无漏妙心之中能够化出重重无尽的妙庄严相。这所有的一切,像是莲花、光明,以及化佛等等,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无不微妙至极。完全超情离见,根本不是我们的分别心所能测度,语言所能描述的境界。

    正是因为一切妙境界相都是从真实智慧当中流现,所以这些全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都具有全体的大用,一切都是不思议的解脱境界。正是由于这样玄妙无比,所以绝对能够毫不错过地赐予众生真实之利。

    正所谓“当相即道,即事而真。”莲花、光明、妙香、名号、心咒等等都是从弥陀法身中出。所以,你不要把莲花、光明等等理解成一种孤立的事相。要知道,弥陀名号就是佛的正觉,同样,莲花也是正觉,光明也是正觉,妙香也是正觉,一切无不是正觉。如果你能够从相悟到性,从用见到体,妙契事理,深达唯心,那你就能会通净土玄门。真正懂得这一点后,必定会对于净土法门生起真实的信心,也能够出生相应的智慧。

    总之,西方净土主要以莲花作佛事,所以也叫做“莲花藏世界”。阿弥陀经观经里都详细地讲到极乐国土的莲花庄严。同样,无量寿经在这里也归结了依正庄严,并且讲到依正融通。一朵莲花看上去好像是器界依报里的现相,然而莲花之中又出化佛,而佛是正报的相。虽然在我们看来,依是依,正是正,好像二者有阻隔,不能融通,其实,这只是我们的分别妄见而已。实际上,依报和正报都是一真法界,都是佛的妙心。而法界非色非心,不住心、色任何一方,所以既能现色,又能现心。

    总而言之,我们要深信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极其不可思议,全体是事事无碍法界。 

     

    以下开始讲解十方诸佛赞叹极乐国土的情况。首先显明往生皆住正定聚: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佛告诉阿难:“众生凡是往生到极乐国土后,全部安住在正定聚当中。为什么呢?彼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里,没有任何邪定聚和不定聚的情况。”

    意思就是,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已经入了不退转地。决定念念增进,必定成就无上佛果。就像第十一“正定必至涅槃愿”所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以弥陀愿海的大威神力,众生一往生,心立即转成正定聚。国土当中没有决定堕落的邪定聚,以及随因缘升沉的不定聚的情况。

     

    下面讲闻彼佛名皆得往生。首先讲诸佛共赞: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十方恒河沙数诸佛如来,都共同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

    这个问题,宋译讲得更具体。经文[2]说,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恒河沙数世界里的诸佛如来,全部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

    这里“出广长舌相”,窥基大师说:“佛之舌相,证小,则覆面门,以至发际。今覆大千,证大事也。” 意思是说,为了证小乘法门,佛现出舌相,覆盖面门,到达发际。现在现广长舌相,遍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为了证明此大事因缘。大师又说:“菩萨得覆面舌相,故其言无二,悉真实故,则覆面之舌,已无妄语。乎。”意思就是,菩萨成就能够覆盖面部的广长舌相,就能证明他所说的话决定真实,没有丝毫妄语。更何况能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相,所言决定真实不虚。

    诸佛“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就是为了证成佛智不思议法门真实不虚,由此让我们生起真实信心。如弥陀疏钞所说:“必可信者,真恳无伪,实则审谛不虚。所谓‘师子吼,无畏说,千圣复起不能易,万世守之则为楷’者也……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于是。”意思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极其不可思议,这是最真实的事。即使千佛出世,也无法改变,是万世遵守而成为法则的事,不可能有丝毫的违背和差错。所以,弥陀愿海法门纯一真实,无有虚妄。也因此,我们都应当深信不疑。

    这也是第十七愿的真实体现。法藏菩萨因地时发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现在弥陀愿海已经实现,所以十方诸佛无不赞叹阿弥陀佛。

    那么,诸佛共赞弥陀的目的是什么呢?就像宋译经文所说:“阿难!于意云何?欲令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求生彼土。是人命终,皆得往生极乐世界,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闻到弥陀名号,只要能够生起信心,忆念佛名,皈依供养,求生极乐国土,就能在命终时生到极乐国土,立即住于不退转当中。因此,为了普遍拔济生死海中的无量众生,全部归入弥陀净土,十方诸佛共同赞叹阿弥陀佛,劝众生发愿往生极乐。

    要知道,诸佛所证没有高下,即所谓“佛佛道同”。但在缘起上,弥陀净土法门对于众生有不共的救度能力和因缘。也就是说,众生生入极乐国土后,心都能转成正定聚,于大乘道中不退转。而诸佛的心愿,唯一是尽快拔济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所以十方诸佛现推让之德,共同护持弥陀愿海,使得一切有缘众生都能得到愿海的救度。

    而且,这也是诸佛与弥陀同心同愿、会归不二的真实体现。就像华严所说,诸法于法界中主伴圆融,十方诸佛互为主伴,这里以弥陀为主,则十方诸佛是伴。诸佛共成同一事业,在各自的国土中,放无量光,出广长舌,证成这不可思议的法门,使本土众生都能闻信弥陀愿海,以此摄受无量众生归入极乐净土。

     

    以下具体讲解众生闻名生信,回向发愿,由此皆得往生的情况: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一切三有众生,闻到弥陀名号后,生起信心、欢喜心,下至于一念当中,至心回向,求生彼佛国土,都能生到这极其胜妙的极乐净土,当即住于不退转。除了造五无间罪和诽谤正法的人。

    这里标出了弥陀法门信愿念佛的纲宗。也是第十八愿[3]真实成就的体现。其中“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是信成就;“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是愿成就;“乃至一念”是行成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指果成就。

    总的来说,信愿念佛是不可思议、极圆极顿的法门。所谓“顿”,指下至一念,即得往生净土。“圆”指一念中圆具无量功德,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

    这也标示了净土法门易行道的特色。所谓“易行道”,就像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所说:菩萨得不退转有两种途径,其中单凭自力达到不退转为难,称为“难行道”。这种修行方式就像在陆地上行走,单凭自己的脚力到达目的地,所以相当困难。就像舍利子多劫修行,达到菩萨的信位。后来却因乞眼的因缘退转,落入小乘道当中。而仗着弥陀愿力,以信愿念佛跟佛力相合,下至一念就能生到净土得不退转。非常方便、容易。就像水路行船,依仗船、水、风等的力量,能够非常安稳、顺利地到达终点。也就是说,自己只要相信船等的力量,并且愿意上船,那么,上船后就能借万里顺风,自在到达彼岸。像这样,多劫难以承办的事,下至一念就能顿时成办,所以是“易行道”。

     

    以下次第解释成就信、愿、行,必定往生的内涵。

     

    信心清净,净土正因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首先解释“信心”:弥陀疏钞说:“信即心净。” 也就是内心清净。具体指什么呢?成唯识论说:“信者,谓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何言心净?以心胜故。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

    意思就是,对诸法真实事理、三宝清净功德、世出世善法的功能这三个方面,内心深深忍可,无法动摇,并且深心乐欲,心地清净。为什么说“心清净”呢?因为信心殊胜的缘故。也就是以一念信心,就能使得内心清净没有垢染。就像清珠放在浊水当中,能够使浊水变澄清一样。同样,信心有净化内心的功能。也就是信心一生起,心立即处在清净当中。

    为了更好地理解信心能够自净净他,我们先讲讲反面疑心自秽秽他的情况。虽然所有染法的状况各不相同,但“疑心”不但自己浑浊,还能使其他心、心所变得染污。就像极污秽的粪便,不仅自身非常恶臭,是污秽的体性,而且会染污其他事物。无论放在哪里,周围再干净的东西都会被它染污,而变得污秽不堪。同样,疑心生起时,各方面的心所都会处在一种污浊状态当中。

    反过来说,如果把疑翻转过来,生起了信心,那么内心当即就处在清净的状态当中。在这种状态下,后后发起的各种心理运作,身口的业行等等,都会现出清净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得净土的果,关键的要点就是首先要起信,信一得了,就得了根本。这是很明显的事。

    也就是你一旦对于弥陀的智悲力生了信心,那么一切身口意的所作都会转为净业。在真实信心之中,这样来起作、修行、回向、发愿,就一一都成为净土正因。因为当时他的心态上就是清净的。以无疑的缘故,信心当即就跟弥陀佛力相感,当即就相通了。这个就是九莲种子。所以我们一再说,信心开了就是莲花开了,而莲花表示清净具德,生了信心就莲花开。

    经中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名号表实德,其实就表弥陀的正觉法门。“闻”表示闻信,不只是一经入耳,而是真实信心起来了,那么他就有欢喜流露。把信心列在第一位,就表示它是净土之因,是万行的根本,是清净的根源。

    我们说过,弥陀的威神力在于生一念净信,就终究得不退转,所以说威神力不可思议。这是从佛力方面解释。从你自身方面解释,一生了信心,莲花就开了,然后无量的妙德都会从此呈现,它就把你的心打开来了。如果你有疑,就会犹豫不前,而无法出现净业。所以,疑是最大的障碍。即使你想去净土,但如果心被闭在疑当中,就会困在边地疑城,而无法打开。只有破掉疑,才能直接生净土。从这里看出,信疑、得失只在一念之间,有天壤之别。

     

    信不思议事,果报亦不思议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有能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这就说到净土是不可思议之事,信心的果也就不可思议。这段经文可以帮助我们体会本经的经文。刚才说到“一念信心至心愿生,就随愿得生,住不退转”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果报。

    为什么说一念净信回愿往生,就已经住不退转,而超越了菩萨历劫的修行?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量呢?这段经文给出了答案。因为安乐世界所有的佛法都不可思议,阿弥陀佛神通示现变化,各种的方便都不可思议。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从佛的法身智慧所流现,唯一是佛的行境,所以国土里的所有器情庄严,阿弥陀佛的神通示现、度生方便、威神力用等等,全体不可思议。这就叫做“佛智不思议法门”。也因此,对于这不可思议之事生信,就是不可思议的人,所得的果报就不可思议。这里果报指一念净信就顿生净土、顿获不退。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惟有大智方能谛信。”这是极其甚深微妙之事,完全超出语言、思维的行境,没有大智慧是很难相信的。声闻菩萨亿劫思维佛的智慧,都无从了知。所以,这个法门凭信心来入。有信心就相应,有信心顿时就得到不可思议利益,顿时就证到不退转。它有极其不可思议的力量。下至于五逆十恶,一念回心,至心愿生,顿时超出三界、高登净土。正所谓“顿超有漏之因,永证无为之果。”又像莲池大师所说:“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所以,弥陀法门极为奇特,是没办法想象的事。

    总之,净土法门贵在有信心,一念生信,佛的不可思议力量就会立即在心中显现。所以,信心是成就往生的第一个要点。

     

    信心的三种德相

     

    首先从反面来看,如往生论注说:“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余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

    意思就是,有三种情况,无法生起真实的信心,以致于无法和佛相应。其中“信心不淳”,指信心若有若无,很轻薄,不够深厚。“信心不一”是说,没有决定的信,还夹有怀疑,处在左顾右盼、摇摆不定的状态当中。“信心不相续”是指,信心无法持续,还会被其它念头中断。

    相反,如果能够念念相续,一心坚定,淳厚至诚,就能跟佛相应,而成功往生。对此,道绰大师解释说:“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意思就是,如果信心能够相续,不杂余念,那就是一心;只要有了纯一的信心,就是深厚的信心。而这“相续心”、“一心”、“淳心”,不是指别别分开的三种心,而是指一个信心所具备的三种德相。换句话说,信心的内涵是,深厚而不浅薄,纯一且不杂怀疑,并且这种信心不会被破坏而中断。

    有了具三种德相的信心,你就跟弥陀愿海合体了,就能直接被阿弥陀佛摄受,不往生绝对不可能。就像电台广播的信号在空间里周遍,接受的频道也已经调准,而且打开了开关,接收不到信息是绝对不可能的。否则缘起就错乱了。同样,弥陀愿海已经成就,自己也具足了信心,决定求生极乐,这样的话,“果佛因心互感应,根身器界潜转换。”因心和果佛相合,法界的因缘已经齐备,就必然出现往生不退,圆现净土,转凡成圣的利益,出生不可思议的果报。

    比方说,你不必自己去探索电磁学的原理,也不用去建设电台等等,只要你把收音机调准频道,跟电台发射的信号相应,就能接收到电台所发出的一切信息。又像以转轮王的力量游行四天下。一个人想周游四大部洲,如果单凭自力,就必须自己一步一步地修禅定,修出四静虑,发了神足通,之后才能周游天下。而另一个人,因为相信乘坐转轮王的轮宝就能自在飞行,并且愿意乘坐,这样他跟转轮王的心一相应,得到轮王的欢喜摄受,就能直接坐到轮王的轮宝上,刹那间游行天下。以信成就往生,就是这个道理。

     

    一念至心,决定往生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是指“愿心”。首先,“至心”,即观经说的“至诚心”。善导大师解释说:“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意思就是,“至”就是真,“诚”就是实。也就是这种心完全真实,没有任何虚伪的成分。“至诚心”指的是,一切众生身口意所修的解行,必须从真心中出,不能在外面装样子,诈现一种贤善精进的相,做给别人看。实际内心深处全是虚假,各种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劣的习性牢不可破。这种情况,看上去虽然三门精进行善,其实全是伪善,都是杂毒的善法,是一种虚伪的行为。这就不叫做真实业。

    这里善导大师一语道破,往生的关键在于真诚心。真心愿往生,一念就能成办。也就是经文说的“乃至一念”,有了这个“真诚心”的内涵,即使一念,也必然蒙佛摄受,随愿往生。

    相反,如果没有真诚的愿心,百千亿念也没办法往生。就像蕅益大师所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这就表明,具有真实的信愿,临终十念、一念,也决定能够往生。如果没有真实的信愿,只是口头上念,即使功夫再深,念到名号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就像铜墙铁壁一样坚固不坏,也没有往生的道理。因为你不是真的想去,对于往生这件事,根本没有真实、至诚的信愿,所以不能往生。也就是说,再多的假心也比不上一念真心。

    所以,一定要有“至心”。有了真正愿生的心,一念就能往生。换句话说,愿心的要求就是“真实”,在缘起上有了“真诚心”的因,决定感得真正往生的果。这也就是缘起律无欺的表现。

    要知道,因缘上的事没有半点虚假。决定以如是因得如是果,没有丝毫差错。以虚假的因,绝对不可能得真实的果。所以,口头上说得再好,念得再好,没有真正想往生的心,或者说心里的方向没定下来,也没办法往生。

    而缘起的根本就在于你内心的欲乐。你心上有了真实求生的欲乐,从此就决定了方向,一切行动都会被这种决定的欲乐所牵,就能真正实现果利。相反,如果没有真实的欲乐,或者说愿心,只是做些表面文章,就没办法成就大义。

    “回向愿生彼国”,即观经说的“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说:真心愿意把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修的一切功德,全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这种心要像金刚一样坚固,不会随他人不同的见解、行为而转,唯一决定往生,毫无退怯之意[4]。这样就知道,愿心的关键在于“决定”。

    有了真实、决定愿生的心,就必定可以往生。如普贤行愿品所说:“是人临命终时……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临终之时,一切外在的财产、亲友,包括自己的身体等等,全都带不走。唯有愿王不会舍离,一切时中都会引导你的心,让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弥陀疏钞也说:“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内心只要有真实的愿,没一个不往生的。这就是愿心的力用。

    所以,最关键、最可贵、最重要的,就是有真实愿生的心。往生极乐,难就难在真正下决定上面。

     

    愿心不可流于口头

     

    很多人虽然念佛,但仍然没有往生,就是因为只是口头上,或者表面上说:“极乐世界好,我一定要去”,但实际上,他心里根本没决定下来,没生起决定往生的愿心。一旦你的心真正做出了决定,有了这一念“至心”,或者说心里有了“真实愿生”的内涵,从此,极乐世界的大门才会向你敞开,你才能真正踏上往生之路。所以,往生极乐的标志就是生起决志求生净土的心。生起这一念“至心”之前,做什么都不决定能够往生。

    口头上说“我要去极乐世界”,实际心里根本没定下来,就不可能真正往生。这种心态下,做什么都很难成为往生正因。比如,口里不断地说:“极乐世界多好啊,我当然要去。”甚至讲很多这方面的理论。因为听了很多,也学了很多,而且大家都这么说,所以你也能讲得来。

    像这样,或者一味地随声附和,或者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虚情假意地敷衍几句,或者表面上念一念,或者装作很有信愿的样子,滔滔不绝地说,反正就是没一个真心。这样的话,表面上说得再好,念得再好,只要心里没断定往生,就不会真正去极乐世界。只会随着自己真正的意愿,往心里最看重的事情上发展。

    而且,只要你没下定决心往生极乐,无论你在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事,即使做再多的善法,修再多的功德,再怎么持戒、修定等等,只要没回愿往生,那么身为一个凡夫,你也不可能很快去极乐世界。极乐国土里的事就跟你没太大关系。往生之后得不退转等的功德、利益也不会在你身上实现。

    所以,口头上谈很多、念很多,甚至做很多这样那样的善法,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关键的问题是,你心里的目标到底在什么地方?要知道,只要心没定下来,再怎么做、怎么说,都不能证明你有真实的愿心,也就不会得到往生的果。

    但是,去极乐的心一定,你未来的方向也就定了。有了这个内涵,哪怕只有一念也能往生。因为这一念定下来后,只要不被违品破坏,今后就会一门心思地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真正有这种心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事绝对不留恋,不会做任何长远的打算。对他来说,在娑婆世界,不过是暂时住一下而已。时间一到,马上就去极乐世界。因此,他的一切所做所行、所思所想,都会围绕着往生极乐来进行,一切善根都会非常欢喜、主动地回向于往生极乐。

    所以,贵就贵在生这一念“至心”。了解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后,真正心动了,那一念愿生的心一起来,一念决定往生极乐的心一出生 ,你的心就直取净土了。

     

    下面再解释一下“乃至一念,愿生彼国,即得往生”的涵义。

    这里关键是:是不是真的动了心,下了决定?下了决定就会直接往那边去。极乐世界一直向我们敞开,真正决定了要去,只要一联系就能去成。往后的一切福利都可以享受。

    就像一个人去某个学院深造,当他一念决定了,也就很快来了。当时就是一念定下来,他就很快行动,很快就进了这所学院。往后在学院里一切免费的学习,学问、道德上的提升受益,十几年一层一层地进步,全都会得到。如果没有下决定,那这事就跟你没关,你就不属于这个范畴,进入学院之后的一切利益,就一个也不会出现。很多人听了,也觉得很好,口里也常常说:“我要去。”结果发现只有很少的人来了,其他口头说说的人都没有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他们心里并没有决定。而真正定下来就只是一念,然后马上联系,备好行李、办好手续,之后直接去了,就这么简单。

    难就难在这一念决定。在这一念决定之前,会有各种的反复、踌躇,这都不叫决定,都不是这里说的“至心”,因为还在犹豫不定当中,发不起行动。但是,到某个时候,忽然间开始定了,那就是一个标志。只要当时那一念出来了,那个断定、决定的心出来了,就会直接往这所学院奔。所以说到底,这就是由一念的决定而来的。这叫做“乃至一念,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很多人平时口口声声这么说,口里念一万次“我要去”,为什么又没有去呢?看起来像是一样,都是说“我要去”,都谈到去了之后有多好。结果只有几个人去,多数人没有去。这原因是:一个是真心要来,一个是虚情假意;或者一个是决定了的,一个是根本没决定。只要心里没有决定,就不会往这边来。只会随自己心里真正想做的那件事,直接去做它。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念佛没有往生?很多人一问到他时,都说“我当然想去”,实际上并没有去。所以口头表面上说,心里根本没有定,就不会往生。这样就很清楚,去净土的标志,就是你的心已经定了,决定是要去净土了。那么从这一念开始,你就会去净土。没有生这一念之前,就是不决定去净土。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念的动心,没有这个内涵,再怎么都不行。

    这件事情难就难在下决定。再比如说,过去沿海人家想去美国旧金山淘金,认为那里有很大的前途,可以彻底摆脱贫困。某一家人在过年的时候,开始商量这件事,看到很多人到旧金山去发了大财,我们一家人是不是也要去?经过反复的商量,最后决定要去,过完年就动身。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定。因为要越洋过海到外国去发展,这一去,后半生就全部在外国了。这件事情一旦决定了,这边的事就都要一一交待完、处理完。然后,做好一切出国的准备,一心就缘在出国的事上。这才是真正的决定,由这个决定就行动,就真的往那边去了。到底会不会去,根本上就取决于这个决定。口头上说说,不是真的决定。没有决定的话,说一万次也不会行动,那样就去不了。所谓的“至心一念,即得往生”,就是这个意思。而真的发起这一念,并不是容易的事。

    像我们不是越洋过海,到美国去发展,而是要到十万亿刹土之外的极乐世界,去求最好的深造。很多人在这件事上还决定不了,就是还没有发起“至心一念,愿生彼国”。多数人对这个世界还有很大的留恋。很多人多生以来一直在这里投生,对这里实在太熟悉了,心里全部是这里的事,并不愿意离开,人都有对故土留恋的情结。比如三峡工程一启动,当地人都要迁居,很多人就非常不愿意,死也不想离开,不愿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就是人们的故乡情结。又像刚才说的去美国淘金,很多人就说:“我死也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他会有很多顾虑,很多怀疑。

    同样的道理,对于去净土这件事,很多人并没有决定下来。结果只是口头说说,真正要行动的时候,心根本就不动一下。所以只是口里说“要去净土”,真正问他:“佛现在就来接你,你跟不跟佛去?”很多人到了要走的关头,就根本丢不开。所以这件事没办法勉强,定不了,也不可能拉你去。都是自己要去,才会去的,自己还不想去,就去不了。

    所谓的难,就是难以彻底决定。真正已经动了心,非去不可了,那就像刚才说的决定去外国寻求发展那样,那是真的干了,真的念念往净土奔了。过完年我们就要走了,那是真的已经定了。这件事一旦定了,这边的事就都会处理完,比如房子给谁?各种东西怎么卖掉?怎么送人?还有什么没了结的事怎么了结?都会主动去办。至于怎么准备路上的资粮,怎么把行李打好包,都不会有任何拖延。一过完年,马上就行动了。

    这样,他的心是完全趋向那边。然后所要办理的都是去那边的事,而不是在这边轮回里还做什么,有什么长远打算,有什么爱恋。这就是你一旦念了无常,决定要去净土之后,这个世上的事,就都是随缘而过,不会再花多少心思了。(当然,我们暂时还生活在这个世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不能背弃。弘法利生的事,都可以照样进行,而且都会成为往生的资粮。)

    过完年我们直接去,就是指我们到这一生的最后,就直接往那边去了,这没有多少天。在这所剩无几的日子里,这个世界上没料理完的事都尽快料理完,财富、儿女等各种留恋的事,都处理妥当。之后就一门心思去净土了,一定要有这样的心。净土是完全敞开的,阿弥陀佛摄受的条件,就是只要有真信切愿,下至一念都可以来。

    就像去某个学院求学,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只要有志愿,全部免费提供。只要打个电话,买张车票都可以过来,找到学院的地点,一进门就可以了。

    去净土就跟这件事一样。买车票就是自己的信愿念佛,一千里路程就好比十万亿国土,提前打电话联系就像在佛前发愿,已经跟佛约好了。学院的人来车站接,就像到了临终阿弥陀佛和清净海众都亲自现在你面前来接你。然后,很快进了学院,表示已经入了极乐国莲池海会;接下来在学院的十年求学,就像在佛国里用功办道,在最殊胜的法界大学里求学;在学院里从早到晚读书、学习,过着清净的生活,好比在极乐佛国,一心学法修道,念念不退转,而且时时跟菩萨伴侣聚会一处,十分清净,没有任何染缘。在学院学成之后,到处弘扬圣教,好比你在极乐世界学成归来,入在十方世界里大展鸿图,行持无量利生事业。

    但是,如果你没决定下来,那无论你在这个世界做什么事,都跟去净土无关。就像你没有决定来学院,未来就只会往心中最看重的事情上去发展,你不一定会去学院。同样道理,无论你在这个世界修多少功德,如果没有至心切愿往生,那就不会去净土,净土那边的事跟你没太大关系。所以,这里所谓往生净土、得不退转,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不会在你身上实现的。

    所以,这叫“一念得大利”。这个“一念”就像刚才说的,已经动了心,已经决定要去了,过了年就一定去那边图发展。有这种决定的心,那就真正定了去净土,这个世界只不过暂时住着,我们要去佛国了。贵就贵在生这一念心。经文里说“乃至一念”,就是这个涵义。“至心”就是真的已经定了,不是口头上说。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口头上说要去这里、那里,实际上并没有定,也就去不了。像这样,根本没有定,只是口头上说说,那就都不成为往生的因。像我们不断地说:“好啊,好啊。我要去,我要去。”甚至会说上一大堆,对于各种说法你都可以模仿,照样说得出来。因为听了很多,会说那里很好,那里十年会是如何,会滔滔不绝地说,但就是没有真的动心,这样的话都不成为你去那里的因,也不会成为往后十来年中,不断地学习、受益、成长、成熟的因。

    因缘上没什么可弄虚作假的。如是因、如是果,不会有半点错乱。不会以虚假的因得真实的果,不会由表面说说就能往生,一切要看你内心的欲乐。你的心果然有这个欲乐,就开始决定了方向,就被这个愿所牵,那就开始念念往净土走了。如果没有真实的欲乐,只是作表面文章,那是不会成就事情的。也因此莲池大师说到:只要有愿,无一不生。

    再打个比方,就像大学毕业之后,我要去哪里找工作?是留在本地,还是去深圳发展?这时候,他就会考虑很多,犹豫不定。因为一想这事,就觉得事关重大,会有很多考虑、很多抉择,思前想后,举棋不定。但是只要一念决定了,一定要去深圳,各方面考虑过了,在那边适合我的发展,最适合我的愿望。这一念决定了,你就会去深圳图发展,就不留在本地了。之后,你就跟那里的某家公司联系、接洽,随后把档案都寄过去。这时候就决定了往后若干年你的人生旅程。

    所以,光是口头上谈很多理论,会说这样那样,都不是关键。关键的问题是,你的心有没有定下来?这个心定了之后,就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很多人没有定,也就不会往那边去。口头上再怎么说,并不代表你有真实的心,也就不决定得这个果。而决志求生净土,是一个极重大的方向,决定了你将彻底从娑婆世界移民。真的有这个心的人,对这个世界的事决定不再留恋,不作长远打算,他的心直接就去净土了。

    一定要有这个内涵,就能往生,只要起一念就可以。当然,这一念起了,要不被违品破坏,一心就是这个方向。所以,我们衡量自己的时候就要看:是不是起了这个心?如果没起,我们还要继续积聚因缘;如果起了,我们让它增长。要知道,这就是去净土的标志,是根本。现在学习净土经教,就是为了让自己不断地认识净土,来发起这个决定。学了一段时间,就要问自己:“我现在决不决定去?”如果你心还没动,那就表示还不想去。再进一步,可能心有点动了,有一点想去,但是还没到量,没到至心的地步,还要继续加强。等到经过很多次的熏习、激发,各方面因缘都积聚到位,就会定下来,这时候出来的就有至心的内涵。之后一切的事情,自然顺理成章地出现。

    所以,信愿是关键,愿是枢纽。有了这个愿,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往那边回向,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但很多人根本没这个心,说明他不是真正想去。这就像我们想去美国留学,一切资粮都会往那儿回向,筹备各种资金,存在银行里,就是用作去美国的开支,在那里求学、住宿等各方面的经费,这是肯定的。怎么可能不回向发愿?而去净土是比留洋重大无数倍的事,也因此,你必然要心心念念回向,日思夜想都是这件事,它成为你生命中最大的重点,由此你的人生会发生全方面的转移。也就是你人生的重点,你所修的法行,念念看重之处就在这上面,你会一心念着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海众菩萨。

    比如你想去美国一所大学留学,自然会想那边的校园、学校生活如何?怎么求学深造?那里的学风怎么样?校长是谁?师资如何?满脑子都是这件事,它充满你的心,胜过一切,成为你的最爱。

    所以我一再说,有没有净土情操,就看你的心。你有这个心,表明能生净土,你就是极乐国中的人了,已经属于那边,因为你的因缘就是如此。如果你心没有起,那跟你没太大关系。你不会打好包袱直接往那边去,你也不可能去预定净土“机票”、联系极乐“大学”,不会求助各方面的力量,把善法“资金”都汇到那边。或者在阿弥陀佛面前,求佛慈悲摄受,恳切地发愿、回向,这些事情都不会有。所以很多人只是嘴巴上说,去净土的心一点也没有。尽管你能说会道,嘴巴上表现得很好,能够说一大通的东西,一提到什么都说得来。但是,不贵在这里,就贵在你的心。心有了就可以,心没有,说再多也没用,因为那都不是你的真心话。

    你要是有这个心,即使说不来很多,也不会在别人面前炫耀、表现,这些不在行(其实根本不必做这些,别人也不太看得起)。但这不要紧,只要你心里有真实的愿,阿弥陀佛马上知道,而且缘起当下就合拢了,净土里必然有你的莲花。你口里说:“我要去!要去!”心里却丝毫没动过,极乐世界没有莲花的,到时候阿弥陀佛也不会来接,因为你根本没有想去。就像去某学院,你已经定了,那边也联系好了,车票也买了,马上你就去,然后那边就来接。天天说来说去,心里根本没有想去,那就不可能买票,也没人来接。

    所以,这个道理很明显,并不难懂,都是我们心上的事。这样,你就知道它的重点在哪里。

    这又像两伊在打仗,国家派任你参加医务救援队。一旦落到你身上,马上就有切身利益的感觉。不像别人只是看看电视,两伊战争情况怎样?死伤如何?或者只在旁边观望,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他们只是在收集新闻,所以尽管谈了很多,不牵涉切身利益。而你已经接到命令,要去两伊作为红十字救援队,马上就感觉这是我要行动的事。之后,你就会到处打听,两伊地理环境如何?生活如何?有什么危险性?我该注意哪些?样样开始打听了,而且马上准备好一切。这事情跑到你身上来了。

    同样,你一旦想往生,就成了极切身的事。所以,贵在有这样一个呯呯动的心。你一旦决定要去极乐世界,它就成为你生命中的重点,成为你最切身的事,你就会打听怎么去极乐世界?去了那里又如何?方方面面,都成为最切身的了。

    所以这事情关键就在这里,不在你很会谈论。就像一般人,他也看新闻,什么都谈论得来,这也知道,那也知道。但是都无关紧要,不是切身的事,他并不是要到两伊,在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对他来说,不关痛痒。即使他谈一万次,也没有那个就要亲自去的人的感受,心上相差有千万里的距离。他一念决定要去的时候,那种关注程度,那种浓厚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的旁观者,一切都成了切身的事,自己都会主动关心、主动料理。

    所以,现在就是要激发真正想去净土的心。这样,去净土的一切准备都会在你身上主动现起,那里的任何一件事都成为最切身的。不然的话,现在很多人无非是一种爱看新闻的心态,极乐世界的事也会成为新闻焦点之一,你也听了很多,之后也会加入谈论。但是跟你没有什么切身关系,因为你不想去。你谈论一万句,还不如那个一念真的想去的人,谈论再多,再怎么会谈论,都不是切身的事。就像只是谈新闻,不如已经接到命令,马上要去的人,在他身上真正有行动。所以说有信愿之后,就会有实行。这个“实行”,就是马上去佛国。

    以上大致讲了“至心”的内涵。就是这个心直接达到点上,之后一切都非常真实、非常现实,就在自身上展开这个内涵。



    [1]《维摩诘经》:“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2]《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复次阿难!东方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如来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方亦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如来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西方亦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如来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北方亦有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如来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如是四维上下,恒河沙数世界,诸佛如来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

    [3]“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4]《观经四帖疏》:“言回向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心也。又回向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