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欢喜佛子

无量寿经大疏·上辈往生

欢喜佛子 2021-09-07 300
目 录
  • 《无量寿经大疏·上辈往生》
    • 一、舍俗出家
    • 二、发菩提心
    • 三、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 一向专念的涵义
      • 万善兼修不障一向专念
      • 一心持名更有把握往生
    • 四、修诸功德
    • 五、愿生彼国


  • 《无量寿经大疏·上辈往生》


    智圆法师讲授


    以下正辨生业,即显示修因的方法。首先总说三辈往生: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释迦佛告诉阿难:“十方世界里的所有人、天等众生,凡是有至诚心,欲求往生的人,都能如愿生到彼阿弥陀佛的国土。具体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辈。”

    其中,“十方世界”代表空间上的无量世界。也是承接上文说的“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由诸佛赞叹劝导的缘故,在每尊佛的世界都有众生求生极乐净土,因此说到“十方”。

    “诸天人民”,表示这里着重针对凡夫宣说。

    “至心愿生”,讲到往生极乐的基本条件。同时承接上文说的“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 

    “凡有三辈”,是略摄次第。即进一步对于往生者的情况,大略分为三种,由此开显往生者因地行法的种类、差别,以及果地的不同品类。

    本经说到“三辈往生”,实际上,往生的品类有百千万亿种。就像《弥陀疏钞》 所说:本经在无量的种类当中,以最略的方式说了三种情况。如果三辈里再各各分三,就成了九类。九类当中还可以再各各分九,这样就有八十一类。像这样辗转推演,有无量无数种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总的来说,信愿念佛是往生的根本。就像上文所说,具足真信切愿都能往生。但是,众生闻名后,由于其信愿的深浅,发心的大小,持诵的多少,修习的勤惰等等,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且,宿世的根性也有无量差别,福德因缘个个不同。像这样,因地的行持有无量差别,那么随因感果,果上自然也有无量品类。

    要知道,弥陀愿海法门极其广大,如天普盖,似地均擎。因为弥陀本愿普摄一切圣凡有情。所以,下至五逆十恶,上至等觉菩萨,无量圣凡都能得到弥陀愿海的摄受,而同生净土。也因此,它被称为是一切皆成佛的法门。而且,无量凡圣有情,都能随着自身的信愿,配合不同的善根,以及心上的各种修行差别等等,而感得相应的果位。


    下面分别阐述三辈往生的具体情况。首先是上辈往生: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上辈往生的人,首先要舍弃家事欲染出家为僧,并且发大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并修持各种善法功德,还要把这一切功德回向于往生彼极乐国土。

    凡夫能否上辈往生

    在上辈往生的行列当中,凡夫是否有份,这是净宗的一大问题。

    善导大师出世前,古德诸师 认为:“大乘习种以上名为上品。其中四到七地菩萨为上上品。如《观经》所说:‘闻已即悟无生法忍’,也就是一往生即得无生忍的缘故。一到三地的菩萨为上中品,因为,如《观经》说:‘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也就是过一小劫得无生忍的缘故。大乘菩萨种性到初地以下的菩萨为上下品,因为‘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的缘故。小乘人中,从持戒的外凡夫,到阿那含果之间为中品。其中预流果以上为中上品,‘应时即得阿罗汉道’的缘故。加行道暖位以上的内凡夫为中中品,‘闻法欢喜得须陀洹’,也就是一往生即得预流果的缘故。持戒的外凡夫为中下品,‘过一小劫成阿罗汉’的缘故。而下辈三品,才是大乘始学凡夫,随造罪轻重分为三品,不随地位划分。”这样看来,一般凡夫最多能达到中品下生。

    但是,这样判的话,就显示不出弥陀大愿的无比殊胜,西方佛国的超胜独妙,持名法门的简便易行,以及速证往生的利益不可思议等等。也因此,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海法门,就成了可思议的通途法门了。

    为此,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破斥说:“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始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

    大师直接说:“看《观经》里讲的前十三观的定善义,以及三辈九品往生的散善意,会通上下文就知道:佛涅槃后,五浊恶世的凡夫,由于因地时遇到的缘有差别,行法有所不同,致使果位上出现九品的差异。而不是针对圣人在说。具体怎么讲呢?《观经》讲到的上品三种人,都是遇大乘法的凡夫,中品三种人,是遇小乘法的凡夫,下品三种人,是遇恶法的凡夫。下品生人纯粹是造恶众生。以平生造恶的缘故,临终时各种恐怖恶相现前。但由于他当时遇到善缘,得蒙善知识开导,忏悔罪业,回心求生。这时,仰仗阿弥陀佛大悲拔济的力量,当下就能往生净土。一生入极乐国土,莲花开了之后,他才开始发菩提心。又怎么能说下品生人是大乘始学凡夫呢?”

    大师在这里直接讲到,极乐九品,都是浊世凡夫往生的地位。只因在世间遇到的法有大小之别。从而使得遇到大乘法者因大,所以他直接生入上品。遇小乘法者因小,所以直接生中品。而且往生后,佛直接给他宣说四谛法,让他先得到跟阿罗汉同等的果位。但他并不是定性小乘,所以之后就会转入大乘。对于遇恶法凡夫来说,由于先前造下很深重的恶业,非常畏惧地狱苦报,所以一遇善知识,听到劝诫后,就能发愿求生。这样跟佛力相合之后就能往生。这样就破斥了古德诸师所说,中中品以上都是圣者,以及下品是大乘始学凡夫的说法。

    大师又说:“如果作这样的见解,那不仅耽误自己,还耽误了别人,危害极大。”意思是说,不要抹杀弥陀愿海的大威神力。像第十八愿明显说到,除了五逆和诽谤正法,其余一切众生,只要至心信乐,下至十念都能往生。也就是说,只要没造五逆和谤法罪,即使有其他罪行,忏悔之后,仍然能够得佛摄受,可以往生。《观经》也讲到,造五逆罪的人,临终时地狱相现,这时如果能够至心念佛,于念念中,都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然后他心前的境相会发生转变,会现前如日轮般的金莲花,随后就能往生到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大悲愿海的力量,也是弥陀净土法门不可思议的殊胜之处。如果说,下品生人全是大乘始学凡夫,那很多造恶众生就没希望了。但这明显跟佛的发愿不符。

    再分别解释,如果上品往生者都是大乘种性位以上的菩萨,会有哪些过失: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说:“如果上上品人是四到七地的菩萨,那么《观经》明确讲到:‘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又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化佛、菩萨、大众,前来迎接,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和大势至菩萨到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这段经文要说明的是,佛涅槃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虽然修行时日较少,但由于修行时勇猛精进,所以可以凭一日乃至七日之善而得以往生。怎么判成四到七地的菩萨呢?因为四到七地的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功用力,哪里需要凭借一日到七日的善法,佛菩萨执金刚台授手、迎接,才能往生?”大师在这段文之前,引《华严经》的经文证明,登地菩萨已经功用不可思议 ,神通自在,转变无方。他们住在报土,常常以大悲化现十方,须臾遍满。既然他们已经身在报土,能够随愿化现十方,就不是还要修三种善法一到七天,临命终时,蒙佛接引才能往生。

    “而且,如果像古德诸师所说,上品中生的都是一到三地的菩萨,那么《观经》说的:‘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又说‘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就明显不符合。就像《华严经》所说,一到三地的菩萨,自身功德已是不可思议,哪要借助韦提希夫人请问佛,才得以往生净土?这段经文是说,佛涅槃后,遇大乘法的凡夫,行业稍弱,致使临终时迎候有异,得果有别。”

    “上品下生也一样。《观经》说:‘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意思是说,佛涅槃后,发大乘心的众生,由于行业不强,致使临终时迎候有异,得果较上中品为低。种性以上的地前菩萨,也可以随意往生十方净土,哪里需要这种方式往生?”

    另外,如果只有种性位以上的菩萨才能生上品,那佛给凡夫宣说就没必要了。但是,我们人间流通的净土经典的内容,主要针对凡夫宣说。比如,本经讲到“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这就能够看出,本经的所化主要是生死凡夫。另外,《观经》说:“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还有“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以及“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像这样,善导大师引用观经十句,证明佛为常没生死的众生宣说此经,而不是为了大小乘圣者。

    那么,上辈往生,尤其上上品,一往生就登地,得无生忍。到底是指登初地还是八地?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上上品中,从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意思是说,上上品人,一往生就能获得一到八地之间的菩萨果位。

    总之,一个凡夫具足一些大乘的善根、因缘,即生通过信愿念佛,得佛力加被后,很快就能高登上品,证入圣流。也就是说,弥陀愿海法门,能够使得一个凡夫,以自力根本无法完成的事,在短时间内就能成办。这样才能显示出法门的超胜,才叫做“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这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弥陀净土法门的特点。佛的愿海普被一切众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圆顿、广大的教法,的确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造恶凡夫可以由此解脱恶趣之苦,转地狱猛火为净土莲台。已经开了圆解,开悟见性的人,能够借此迅速登地成佛。

    当然,就法门的广大来说,还应拓展到地上菩萨,乃至等觉之间。像文殊、普贤、龙树、马鸣等诸大菩萨,由于早已入圣流,他们往生的情形,自然跟凡夫不同。就像佛经所说,登地菩萨一往生净土就能迅速成佛。

    元晓大师在《游心安乐道》中说:“又四十八大愿,初先为一切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意思就是,法藏菩萨发的四十八愿,首先为了一切凡夫,然后兼为三乘圣人。就本经而言,三辈全部指凡夫,并没说到菩萨声闻等。所以首重凡夫。同时,经中也兼为圣人。像本经后面,也是举了十四个佛刹当中,众多菩萨的往生情况。最后释迦佛也说:“不但此十四佛国中,诸菩萨等当往生。在十方世界的无量佛国当中,往生极乐净土的菩萨,也是多得不可计算。”可见,弥陀净土法门深广如海。圣人往生就像是大海的中心,他们能够直接证得甚深的境界,速疾证入究竟寂光。而大海的边缘就好比各类凡夫往生,也能渐次证果。这样也能看出,此法门可深可浅,摄大摄小。平等普度不同根性的众生,让他们同归净土,共成佛道。


    上辈往生的因有五门:一、舍俗出家;二、发菩提心;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四、修诸功德;五、用前诸善愿生彼国。


    一、舍俗出家


    经文说:“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即远离世间欲染,出家为僧。《萨婆多毘尼毘婆沙》云:“夫出家者,为灭垢累。家者是烦恼因缘,是故宜应极远离也。”

    家是出生无量烦恼的因缘。人们为了家,首先会坚固自私自利的想法。然后在一生当中守着这个家。为此常常起各种竞争、求取,以及贪嗔等的烦恼心。另外,家本身就是爱染因缘。有了家的缠缚,身心就被困在这个牢笼里,没办法一心修道。

    出家就脱离了这些尘劳,远离了各种垢染、拖累,也就不会造很多恶业。而且,身心能够放旷、安闲,可以一心投入到修法当中。以出家这种因缘,相续当中容易出生清净白法。比如,有了清净的出家戒体,就能一心安住于清净的法行,心很容易得到清净,从而获得解脱。

    所以,这里讲上辈往生的条件时,首先讲到,要离欲出家做沙门。以真心出家的缘故,心不染著娑婆,勤修净业,就会有很大的力量。这样就容易跟净土相应,而成就上辈往生。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在《观经》当中,上三品都没说到出家。只是中品上生讲到“修行诸戒”,以及中品中生说到“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也就是,只有这两品明确提到出家。但是本经当中,只有上辈往生说到出家,而讲中辈往生时却说“不能行作沙门”。这样看来两部经似乎矛盾,该怎样圆融呢?

    总的来说,世尊应机说法,不拘一格。众生的因缘、根性千差万别,甚至每个人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所以在各类众生当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也因此,佛会特别针对当时在场众生的情况,宣讲的重点就会出现差异。

    佛宣说《无量寿经》时,阿难是当机者,而且当时有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从当时会场上的人来看,基本以出家众为主。所以,佛重点宣说出家众的问题。而且,本经是净土第一经,开示的是正宗典范,当然要以出家众为上首。正所谓“法赖僧弘”,比丘是佛法的住持僧宝,佛法要依靠比丘来弘扬。所以,本经就把重点放在出家众上,标示上辈往生的是出家众,这样宣讲合情合理。

    当然,佛法广大,遍摄一切根机,所以,对在家众来说,佛会谈到在家众上辈往生的问题。比如,在《观经》的法会上,韦提希夫人是当机者,当时有五百侍女等的在家人。而只有阿难和目揵连两位大权示现的比丘,没有其他的出家众。所以,佛主要针对在家众的情况说法。也因此,佛针对她们的因缘,讲上品往生的情况时,并没有讲到必须出家。因为她们不是出家众,谈出家的情况就跟她们没多大关系。既然是针对在家人说法,那就要讲她们身上可以具足的上品往生的条件。

    其实,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都应当是上品往生。因为就当时的情形来看 ,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听佛说法后,当时就见到极乐世界极其广阔的景象,并且见到了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二大菩萨。韦提希夫人当时就生起前所未有的欢喜心,豁然大悟,证得无生忍。五百侍女也发了无上菩提心,发愿往生极乐国土。世尊授记她们都能往生,并且往生后能够得到诸佛现前三昧。

    这样就知道,《观经》法会上的当机众,全部是大乘根性,而且是以在家身份发菩提心。所以,就她们的情况,佛应机说九品往生时,上辈往生里并没有说到出家,只是突出一个大乘法的内涵。因为净土妙法非常特殊,超越一般人的常规情况。这就足以证明,极乐净土的上辈往生者并不只限于出家众。

    况且从历史来看,也有不少居士得上品往生。晋朝的莲社高贤——刘遗民就是一例。据《往生传》记载,当时慧远大师与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结为莲社,共修净土法门。刘遗民也在其中。他专门禅坐观想,半年就在定中见到佛光照耀,大地皆为金色。后来在观佛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降临其室。他对佛说:“如来能否为我摩顶,以衣覆我身体?”当时阿弥陀佛就慈悲地用袈裟覆盖他的身体,用手为他摩顶。后来在观佛的时候,见到自身入七宝莲池,池水清澈湛然。池中有人让他饮用这里的八功德水,他喝了之后感到甘美无比。回来后身体的毛孔里还会散发出异香。当然,他应当是上品往生。

    这一点从慧远大师的传记中就能看出。刘遗民居士在慧远大师前往生。远公临终前,从定中起时,见到阿弥陀佛,身形遍满虚空,圆光中有无数化佛,观音势至在佛的左右侍立。并且见到净土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每支水流都在不断地上下回旋,自然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等各种法音。当时阿弥陀佛对慧远大师说:“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你,你七天后会生到我的国土。” 当时大师见到莲社中先往生的佛陀耶舍、慧持、昙顺,以及刘遗民等在佛的身旁。他们上前作揖,对远公说:“师父立志往生在我等之前,为什么来得晚呢?”从这里就能看出,刘遗民往生后随佛迎接慧远大师,所以决定是净土上品往生。

    这就能够证明,上品往生不只限于出家身份,在家居士发大乘心,同样可以上品往生。


    二、发菩提心


    首先讲菩提心的分类:为利一切有情,欲得佛果的发心,这就是发誓承诺证取佛果的愿菩提心,就像发起了承诺我要走到拉萨的愿心那样。为利一切有情,发誓在没有得佛果之间,实行布施等的六波罗蜜多之义,乃至轮回没有空尽之间,永远精进,这就是发誓承诺修习之因的行菩提心。就像发誓在没有到达拉萨之前,一直在道上前进那样。这样的愿、行菩提心,属于世俗菩提心。由它摄持,经过长期修行,在见道位现证真如实相,叫做胜义菩提心。


    接下来再引《安乐集》,讲解道绰大师对于发菩提心的四番议论:


    第一,显菩提心的功用。

    《安乐集》里说:

    《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即要以菩提心作为根源,来证入净土。


    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这一段讲发心的德相:


    一、广大,就是周遍法界;二、究竟,指如同虚空;三、长远,就是尽未来际;四、普备,指具足一切功德,远离了二乘的障碍。


    发心的力用:

    只要一发起菩提心,就能使得无始以来的生死沉沦翻转过来。任何功德,回向菩提的话,都能在成就佛果之间,无有失坏。

    菩提心是求无上佛道的心,发起作佛的心。这里所说的不光只是世俗菩提心,还包括胜义菩提心。菩提是无上佛道的名称。发心作佛,作的是什么佛呢?其实就是开发如来秘藏,显出本有的自性佛。

    “此心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虚也”,这就是尽时空中的一切,它是法界心,不是因缘生的刹那显现的心。而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绝待的真心。这就是法界心,也就是每个人的本心。

    “此心究竟”,“究竟”就是究极真际,穷尽法源。“究极真际”就是对于真如本际,彻证到了,本来面目彻底地显发。“长远”也不是别的,就是指它是无为法,它是常住的,所以它没有灭,无生无死,永恒的。

    成佛,法身本来无始无终。“长远”,就是寂静真常、永离生灭。“普备”,就是具足一切、无欠无余。显然是指妙明真心,它就是菩提心。

    “一发此心”,其实就是开悟的意思。这样的话,你能把它发起,便能清净无始以来的生死和诸有的沉沦。无量劫以来一直翻不了身的原因,就是没见到这个菩提之心,所以都是妄情用事。等一见到了,就开始把过去的一套颠倒翻转过来。如果再以功德回向菩提,就决定能上证佛果,所有的功德绝不会唐捐,绝没有损失和消灭了。

    再引密教《菩提心论》作为佐证。论中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菩提心里包藏了一切菩萨功德,就是如来藏。一切菩萨的各种身、智功德,全部都藏有,只是现在还没开发。等到一开发,一修证出现,它就成为一切导师,成为天人师、佛、世尊。真正修证出了它,就是一尊佛了。“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归到本源,就是秘密庄严土。土即是心,心即是土,不是两种。“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就是不动法界,妙用无边。一切佛事业都能任运成办。所以,菩提心的功用不可思议。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第二,阐明菩提的名字和体性。“菩提”,指无上果位,又可分为法报化三身。“求菩提”,就是要实证到这三身的果位。

    一、“法身菩提”,即“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它是万法的实相,是平等的真如,或者第一义空。

    对于它的体性,首先“自性清净,体无秽染”:所谓“自性清净”,就像六祖在五祖座前,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时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从未想到,菩提的自性,自体本来清净。“体无秽染”,指它的体上没有任何惑业生的杂染。它是一种绝待的清净,这上面没有任何相对二边的虚妄的相,也没有任何因缘所生的虚妄的法。

    “理出天真,不假修成”:法尔如此叫做“天”,没有虚妄叫做“真”。妙体本来如此,所以是“天真”。它不是假借因缘修行成就的法,所以也叫做本来成佛。

    因缘造作的法刹那生灭,本无自性,是一种虚妄的法。而菩提的自性本自圆成,它是金刚体性,无生无灭,从无改变,也从没断绝。这就是六祖开悟时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哪里想到,这个自性是本来具足的。自性是个大宝藏,这里恒沙性功德法本自圆成。一旦发现了它,就知道这是真正的妙中妙、宝中宝。

    五祖当时听他这么说,知道他已经了悟本性。于是说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之后授予衣钵,立为第六代祖。这样就知道,成佛的根本是明心见性,如果不识得本心,学法就没利益。如果识得本心,见到了本性,那你本来是佛。也因此授予佛祖位,叫做丈夫、天人师、佛。

    又像《菩提心论》所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这样一个正等觉的妙体,含藏一切佛功德法。一旦修证出现,就能成为一切导师。不起于座,能做一切佛事。六祖悟心顿登祖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之,此菩提心,也就是本来正觉之心,从它的体来说,离一切边。完全超情离见,根本不是分别妄识的行境。所以,这里无限无量、无可言说、无可拟议。从它的用来说,具有恒河沙数不可思议的妙用。这样的心性,“名为法身”,就叫做“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它是佛道的本体,所以称为“菩提”。

    二、“报身菩提”,“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法身是性德,但只具本来性德,在现相上还不能称为“佛”。虽然一切众生都有如来秘藏,然而,像蚂蚁蚊虫等类众生如今还陷在苦海里,并没有显现出万德庄严的佛果受用和事业。可见,必须通过修德有功,与性德相应,本具的功德才能显发。也就是只有圆满修集了菩提万行,以这个功德做庄严,才能感得报身佛果。

    “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成就报身时,现前佛果离垢的智慧。它圆明具德,对于一切通达无碍,因此称为“报身菩提“。

    三、“化身菩提”,“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从报身流现化身,随机化现,妙用无穷。“益物圆通,名曰菩提”:在利益众生的时候,能够应一切机,自在化现。比如,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他应着无量众生的机缘,能够一时之间化现无数身,相应根机演说无数妙法。一切都圆通无碍,即自在、无碍地应现利生,这叫做“化身菩提”。

    以上讲的三身菩提,就是我们发心要求的果。可以简说为佛菩提,也可以分说为三身菩提。我们为了最有效地利益法界众生,一定要证取三身菩提的果位。一旦证得,就能不起于座,成就一切佛事。以智慧遍照一切,以悲心遍入一切。之后就能一时之间遍入无数众生心,摄受他们,赐予相应的果位。

    总之,为了成办度生事业的缘故,我们发誓证取三身菩提,就是“为果立誓”。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


    第三,显示发心的差别。这里道绰大师讲到修因的发心,也就是为了取证这个果,必须修持相应的因行。分别来说:一、为了得到法身菩提的果,在因上要识达有、无,了知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二、为了实现报身菩提的果,要通过修持万行,也就是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的功德,之后就会显发性德,从而成就报身;三、以大慈悲为本,恒时立誓普度一切众生,把他们全部度到涅槃果地。为了成就三身菩提,我们因地时就要开始训练,去修集这三种因,这样就能直接跟果地的菩提相应。这就叫做“发菩提心”。


    下面具体解释,“显发心有异者”:因地发心的差别有两类。“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第一类,指共同的说法,行者在因地时应当发这样三种心。

    “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首先要认识“有、无”这个要点,要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也就是说,因为客尘本无、佛性本有,因此是本来清净。

    如果自性中真实存在这些染污法,那可以说自性不清净,但一切染法真实中没有,所以叫做“自性清净”。

    “识达有、无”是悟心的玄关。一旦你识得了有和无,就直接打开了明心见性之门。也就是《宝性论》所说的客尘无、自性有,在这上面一旦识得,就会直接相信本性是佛。“有、无”当中,又以“无”为前方便,也就是一旦悟到幻相本无,就会很快认识佛性本有。

    所谓“无”,就像《心经》中,从“无眼耳鼻舌身意”,一直到“无智亦无得”,以一连串的“无”字,收尽从凡夫根境识的一切现相,到声闻的四谛、缘觉的十二缘起、菩萨的六度智德等的一切法。用这一串“无”告诉我们,这一切法都本自无有,了不可得,就像镜中现的影像那样,本性中根本没有这些虚妄的相。

    《大涅槃经》说:“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大涅槃经》上说,世尊在逆顺入超禅后,又告诉大众:“我用佛眼遍观三界一切法,见到一切法的总根源——无明,观察它的真实际如何,结果却发现无明性本解脱。”意思就是,本来没有无明,并不是有个实有的无明,我们要解脱它,而是在这个本性里本来没有无明,它本自解脱。

    “我在十方一切处去寻找无明,但任何处都得不到。这样推求,以根本无明没有的缘故,缘于无明而产生的各种枝叶的法,当然也不可得,因此悉皆解脱。”

    一切因缘所生法,无论染净任何事,全部以无明为根源而现起。在这个范畴里,我们的心计执的善恶、苦乐、凡圣、染净等的一切法,都是以一念无明取相而妄现的,真实中了不可得。所以,这些也本自解脱。关键就是,它们并非实法,都是由妄想所生。而本性本自清净,它绝离了一切二边。所以,我们说它无圣无凡、无染无净、无善无恶……

    要知道,绝待的真心粘不得一点尘。常言道:“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粉虽然看起来贵重,但粘在眼里就成了翳障。意思是,本性中不立一尘,你不要作这样那样的想,你一取相,执著一个妄相为真,就背离了它。自性本来没有戏论,只是佛为了引渡众生,在世间针对恶就要说善,针对染就要说净等等。但最后要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假立。

    像这样,我们一旦知道根源的无明本自没有,就知道以无明所现的这一切的幻觉梦境,也原本是假法。所以,并不是要去破除什么实法,而是要识得它本无,这就是悟心玄关的第一个。真正知妄本空,并不是跟妄做对,去消灭它,而是你知道了“无”,就知道它本自解脱。由于它本自无有,也就不必另外消灭什么。

    世尊又说:“既然无明本自解脱,那么,乃至老、死,也全部本自无有,本自解脱。以这个原因,我现今安住常寂灭光,叫做大涅槃。”

    这就是世尊在世间教化完毕,对于众生最后的慈悲垂示;也是永明大师发愿在无量劫里,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来书写的经法,以报答世尊慈恩。正是世尊点出了这一点,我们才恍然大悟。知道无明本无,那么,基于无明现起的一切二边相对的法,也全部没有。能所二现的妄相一旦空了,不二的真性就会自然现前。现在从闻思上,你识达了妄本空,也会信受真本有,也会有相当大的利益。这就是知“无”的要义。

    至于“知有”,宗门里常说:“必须知有始得。”你一定要知本“有”,才知道下手处,才能合到般若的妙道,不然就没办法。

    傅大士在《心王铭》中说:“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

    先讲譬喻。好比把盐巴放在水里,溶化后,水中决定有咸味。但是用眼睛去寻找的时候,它到底是什么形状、颜色,这是看不到的。用今天的譬喻来说,电决定是有,但不见其形。我们能在各种电器、电池等当中发现它的作用,但它不是一种可见的事物。

    这就譬喻我们有一个妙有。它无相离戏,没办法拿出一个具体的相来给你看,然而也并不是断灭,时时处处都在起用。从它起作用就知道一定有妙体。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关键。明得了“心”就知道有它的体——“性”,之后就知道心是性随缘而起幻用,这个本性是处处都起用。

    就像临济祖师所说:“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有一个无位真人,时时都从众人眼、耳、鼻等中出入。它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触、能想,能做一切的事业,处处都在展现。

    妙体绝离一切相,因此它一切不是。如果是固定的某一种相,那就呆板了,就不妙了。就只能是此而不能是彼,又怎么能充当万法的妙体,起无边妙用呢?所以,妙体是无面目的东西。你寻求它的时候,绝对得不到什么。想想看,它是一个根本没有时间、空间相的东西,也没有生灭,却成为十方三世一切相的本源,亘古亘今常如是。你说它能是什么相呢?

    傅大士说的“心王亦尔”,所指示的“心王”,并不是指八识心王,而是指这个妙体是一切万法之王。它是万法之主,一切都是它造的,所以叫做“王”。大士另外说的“能为万相主”,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里的“心”,就是指真心,它统率一切,一切都是它的化变,都是它在起用,没有一个不是它。古德说的:“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或者像庞婆所说:“百草头上祖师意”(“百草”指一切事物),都表示一切就是它。它根本没有掩藏、遮蔽,也没有任何断续的相,一切时处都是它。你要明见了它,就是识得了“有”。相反,如果不知“有”,就总是落在虚妄里,全部是用自己的凡情起各种妄见。

    总之,以上说的“知无”和“知有”,就是道绰禅师说的“识达有、无”。“识达”又可以解释为“识心达本”,你能够识得本源,就知道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这里没有任何要遣除的垢障,只是一念入了迷梦而已。


    这三种修因的发心也可以对应《大乘起信论》里的发心 :

    一、修法身菩提,须识达有、无,知道从本以来自性清净,对应《起信论》的“直心,正念真如法故”。通过 “知有”、“知无”,就明白真如是什么,然后时时明记不忘,识得主人公,不再迷在幻尘里。

    二、修报身菩提,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相当于《起信论》的“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

    三、修化身菩提,大慈悲为本,相当于《起信论》的“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果位菩提是我们取证的目标。而它最终落实在救度一切众生上,所以要实现化身菩提,就要修大悲心。

    我们因地就开始起大悲心,拔济一切众生苦。以这种愿,到果地圆成的时候,自然随悲心愿力,应众生的机,随缘应化。这就叫做化身菩提。所以,为了救拔一切众生的缘故,要建立悲愿为根本。

    具足这三种因,就能和大菩提相应。这就是直接显发菩提的因。其实,从究竟了义来说,三身本自具足。我们只是通过一种方法把它引出来,而不是新修成什么。那么怎么引呢?就通过前面说的三个因来引生。


    第二类,特别针对净土法门的“发菩提心”:


    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其次,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现在说的‘发菩提心’,就是指发起誓愿证得佛果的心;愿作佛的心,就是度众生的心(即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发誓要作佛);度众生的发心,就是愿摄取众生,生到有佛国土的心。”现在既然愿往生净土,首先就要发菩提心。

    这里引《往生论》,说明“发菩提心”,是“愿成佛度生,摄取众生往生净土”的心。这种发心看上去好像比前面讲的发心容易,但实际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其实,弥陀净土法是佛智不思议法门,是极其难信之法,真正对它生信非常难。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生起信心。而没有生信心,就没办法发起愿心。所以,发起“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并不容易。

    在《阿弥陀经》里,十方诸佛同声赞叹:释迦牟尼佛能在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实为甚难。这就是因为,对于五浊恶世难以生信的众生,竟然说出这样极其难信的法门,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悲心、愿力、因缘,是根本没有办法开口的。因为,如果众生的因缘不够,说了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引生负面效果,佛就不会说。

    可见,这个法门完全超越常情,是佛果智慧不思议的行境,根本不是凡夫心识、语言能思量、测度的地方。这就是净土法门极其难信的原因。也因此,如果不是无量劫来种过深厚的善根,怎么能信受无疑呢?就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所说的:“于此杂染堪忍世界五浊恶时,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只有无量世以来,在诸佛面前种过无数善根的人,才能信受此法。真正能够生信,就表明他累世已经积了很深厚的善根。本经也说:佛出世难,闻佛说法难,遇善知识信受奉行难。但是,听闻此经后,能够信乐受持,那是难中之难,再没有比这个更难的了 。这都是佛亲口说的,证明生信确实相当不易。这个法门太不可思议,对于这样难信的法竟然能相信,必定是有大智慧。

    之后,随着智慧发起成佛度众生,摄取众生同登净土的愿,就叫做“发菩提心”。你只要能够真实信受净土法门,自然会发起这样的心来。

    其实,我们对于净土经教不可思议之处生起信心时,对于这一点自然会深有体会。也就是说,你能够感到这件事不可思议,而且越来越欢喜向往,这样的话,发愿往生净土,本身就含有菩提心的内涵。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往生就是去成佛,就是去度众生。我们知道,最终彻证常寂光,就叫做成佛。而弥陀愿海具有极其不可思议的力量摄受我们究竟成佛。往生之后,那里的一切功德庄严唯一摄持我们的心趣向大菩提,一念也不会退下来。而且,以佛力加被的缘故,就能成就种种大义,能够迅速圆满普贤行愿,从而迅速证得法身,之后分身尘刹,遍入十方普度众生。所以,往生就等于成佛,就等于普度众生。对于这件事,你心里认识清楚,之后就会油然发起菩提心。也就是,以深信弥陀净土法门的缘故,你在志愿上就会逐渐发起取证大菩提的心。

    所以,从近前来说,我们是往生弥陀净土。而从长远上看,就必定成佛普度众生。知道这样一种缘起的路线,只要生起信愿,那么,希求往生净土,实际上就是要取证佛果、普度众生,这并不是两件事。就像《弥陀要解》所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这就是净宗的殊胜方便。


    第四、问答解释者。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有人提问:如果以备修万行能感得菩提而成佛的话,那为什么《诸法无行经》里讲:“有人如果去寻求菩提,那就没有菩提,此人已经远离菩提,就像天和地那样遥远。”意思就是,求菩提的心显然和菩提相背。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

    首先解释“求菩提者,远菩提”的涵义:真正契合菩提本体之时,没有一切相。所以,应当契合它的无相。如果作相来求,也就是心里存着一个所得的菩提果,以及能求得菩提的法,这些都不契合实际理体。因为理体本来无相,不是心所得的法。你一起心,心里就存有一个菩提的实法,然后起心来求它,这样就远离菩提了。

    实际上,菩提理体就是如此,自己起的心若不符合它,立一个外境的菩提去寻求,这样自己就背离了理体的实际,叫“不当理实”,这样就会导致“是人远菩提”。

    那怎样“求菩提”,是和大菩提本身不相违,而能感得菩提呢?

    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现在我们心里清楚地知道,虽然说修行求菩提,但真实理体中无一法可求。因为理体离一切相,不属于任何法,或者说,这样一个万法的本体,不偏在任何一边或者任何一种定相上,所以,它不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所求的境。

    虽然如此了知,但是仍然不坏假名,所以,在没证得它期间,还是有一种能修持、能显发它的万行,而不去做违背它的颠倒行。也就是要随顺菩提,修一切相应菩提的万行。这样才能感得菩提。

    总之,这事不要落有无二边。既不能落于有边,把它执为一个实法,然后用分别识去求得它;也不要落于无边,也就是不要废弃万行,应当修集一切随顺菩提的妙行,来感得菩提,也就是来证得它本身。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

    《大智度论》说:“如果人见到了般若,这样就被边执系缚住了;如果他不见般若,还是被边执缚住。如果人见到了般若,这样就是解脱;如果他不见般若,也还是解脱。”龙树菩萨解释说:“其中不离四边者为系缚,离四边者是解脱。”

    意思就是,关键不在于你是说见还是不见,而在于你的心落不落边见。如果心里落在四边当中,说“我见了般若”,这时他执取一种心前的境为般若,就已经落在有边的执著当中,不是解脱。同样,说“我不见般若”, 这时他执取“什么都不见”为见般若,又落在了无边的戏论当中,也没有契合般若的体。相反,如果心已经离了一切有、无、双亦、双非的四边,说“我见了般若”,实际表达的就是无所见,这是契合了般若,是解脱。而说“我不见般若”,也是指没有法可得,般若并不是所见的境,这就是离一切边,就是解脱。

    所以,不在你口头说见还是不见,而是在于你的心是不是离四边。如果你没有离四边,说见,就落在有边;说不见,也落在无边。都是戏论,都是系缚。如果你的心离了四边,那么,你说见,就是从表诠上说“见了般若”。同样,也可以说“不见”,就是从遮诠上说“不见般若”,因为本来离四边,无法可得,也因此无有般若可见。所以,无论口里说见还是不见,都是一个意思,都叫做解脱。

    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同样,现在所谓“求菩提”,到底是远菩提还是契菩提,不在你口头怎么说,关键在你的心是不是契合了离二边无偏的中道。

    如果你没契合,说“求”,就落在有边,因为你把“菩提”立为心前的一个实法;说“不求”,又落在无边,因为你又著在你心里计执的“无”上。这样都没契合菩提的本体,也就没办法感得菩提。

    如果你的心已经契合了离四边的中道,那么你说“求菩提”也行,也不会著在有上;说“菩提无求”也行,不会著在无上。这样,虽然你知道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但不废万行,还是修一切行来感得菩提。这就是妙契中道。以这种无住的妙行,就能契合菩提本身。


    上堂课讲到“发菩提心”的涵义,其中引用《安乐集》做详细阐述。这里继续讲第四点,以问答解释。

    有人引《诸法无行经》问:“既然佛经说:‘求菩提的心,与大菩提相违。’为何还要发求取无上菩提的心?”


    以下对此继续回答:

    “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道绰大师又引用《往生论》,进一步解释什么是“顺菩提”和“违菩提”: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中说(《净土论》即《往生论》):凡是发心要会取无上菩提的人,都要遵循两种义。”其中“会”指契会,也就是你要合得上它。正所谓“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在因上没有符合,那就绝对没有得果的道理。


    所以,因上首先必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

    一、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即依止智慧门,不求自身得安乐,远离以计执“我”的心贪著自身的缘故。意思就是,求自乐与菩提相违,因为计执有“我”,贪著自身的缘故。

    二、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即依止慈悲门,也就是要拔济一切众生苦,远离不安立众生的心。因为不利益众生的心和大菩提相违。

    三、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即依止方便门,要有一种想方设法救度众生、利益众生的心。远离以往恭敬、供养自身心的做法。

    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就是:我心贪著自身、无安众生心,以及恭敬供养自身心。必须远离这三种。

    “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


    远离了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就能得到三种随顺菩提门的法。“顺菩提门法”指什么呢?

    一、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已经不再为自身求安乐的缘故,获得了无染清净心。

    菩提是无染清净处,如果你为自己求安乐,那就违背了菩提门。所以,无染清净心就是顺菩提门。

    二、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由于心里已经发誓拔济一切众生苦,因此获得了安清净心。

    菩提是让一切众生得安乐的本源,是安稳一切众生的清净处。如果不发心救拔一切众生,远离生死苦恼,那就违背了菩提。因此,发心拔一切众生苦就是顺菩提门。知道这一点后,你不要再想:“是不是我不必救度众生也能成佛?”根本没有这种道理,必须在因上修随顺门,才能证得大菩提。

    三、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由于想让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把他们安置在究竟安乐当中,以这个缘故,发心把一切众生都摄取到极乐国土,这样就得到了乐清净心。(意思就是,让众生得大菩提、得大安乐的捷径,就是把他们全部摄取到阿弥陀佛的国土。)

    菩提是毕竟常乐之处,如果不发心让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那就违背了菩提。

    “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已经发心让众生得毕竟常乐,那么,应当以什么途径来得?要依大义门。什么是大义门?就是彼阿弥陀佛的安乐国土,这叫做“大义门”。也就是说,把众生送往极乐佛国,就是进入了大义门。把他们都送往极乐世界,就是真正落实了“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应当以这种方式让众生得毕竟常乐。


    或者说,要想让众生都得大安乐,就要依靠一种直捷的方便。那就是——让他们一心专注在“愿生阿弥陀佛国土”这一个目标上,就能使他早日会取无上菩提。


    以上所说的三种顺菩提门和违菩提门,正显示了发心违、顺的差异。在发心上什么是违菩提,什么是顺菩提,对此要善加辨别。辨别好了就知道,发什么心能得菩提,发什么心与菩提背道而驰。总之,“求菩提的心”并不违菩提。以上对于对方的提问已经回答完毕。

    总之,对于我们已经发菩提心,立誓修净业的人来说,知道了这些之后,就应当常常去体会这件事。常常在自身上去检查,在念念的心行当中去纠正,切莫让自己违背菩提门,违失本愿,障碍往生。这一点相当重要。

    以上讲完上辈往生的前两门——舍俗出家和发菩提心,下面讲第三门:


    三、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为什么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样有什么利益呢?对此你一定要有很深的体会,否则就不肯去做。


    对此,首先引教说明: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最初就讲到:“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诸佛怜悯众生,随众生的根机施设教化。虽然会归的本元无二,但能成办的方便多种多样。在这一切方便当中,我们要求得一个最直捷,一个最圆顿的方便,这就莫过于你去念佛,直接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这样极其直捷、圆顿。念阿弥陀佛的方法也有很多,其中最简易,最稳当的,就是具足信愿,专门持念佛的名号。

    又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称一名就召来万德,没有什么剩余,没有什么不够的。因此,唯一以持执名号做为正行,不必再增加观想、参究等等。只须一心持念六字或四字洪名,所以是最简易,最直接的。(当然如果是修密法的道友,有自己本门的修法,也有观想等等,但不是这里讨论的范围。)

    《圆中钞》说:“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信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

    经文(指《阿弥陀经》)指示,一个初心凡夫,只要有口能够称名,有信能够忆念,就都可以修。所以本经所开示的是一个至简至易的法门。

    又说:“若执持名号,不间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捷至径之法门也。”

    如果执持名号,那么不论你是忙还是闲,也不管你身体在活动还是静坐,总之行住坐卧、时时处处都可以修。所以本经所指示的是一种非常直接,非常快捷的法门。

    又说:“称名之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极广之法门也。”

    称名的法门,不论你是贤是愚,是男是女,也不管你是贫贱还是富贵,都可以修。所以本经所指示的是涉机最广的法门。也就是说,天下没有人不能修,谁都可以修。这就体现它摄受面极广。其他的一些法,很多人都修不上去,而此法谁都可以。只要自己愿意,一心持名就可以了。


    《游心安乐道》说:“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之中总念万德。”

    念名即是念德,一念持名即是念了佛的万德。

    又说:“无始恶业,从妄心生;念佛功德,从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暗。真心暂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众暗悉除。”

    无始以来的恶业都是从妄心中生。而念佛的功德从真心起现。真心就像太阳,妄心像是黑暗,真心暂时能发得起,妄念则立即消除,就像太阳一出来,黑暗就没有了一样。


    道绰大师在《安乐集》里引用《观佛三昧经》,讲到佛劝父亲行念佛三昧的事:

    当时佛让父王行念佛三昧,但父王并不满足,他说:“佛地的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为什么不让弟子修呢?”

    佛对父王说:“诸佛果位的功德,无量无边,称说不尽,那些甚深微妙的境界,神通解脱等等,不是凡夫所能行持,所以劝父王行念佛三昧。”

    意思就是,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等等,虽然极其殊胜,但你暂时还没办法直接修。而念佛法门现在能修,又非常殊胜,所以劝父亲修念佛三昧。

    父王对佛说:“念佛的功德,具体如何?”

    佛先以譬喻告诉父王:“伊兰林方圆四十由旬(一由旬最少有四十里,四十乘四十,也就是一千六百平方里),面积非常大。那里有一棵牛头栴檀,具有无比的芳香。虽然有根芽,但暂时埋在地下,还没有出土。

    整个伊兰林都是臭的,每一棵树都在不断地散发出恶臭,一点香气也没有。如果有人到了树林里,实在饿极了,吃了那里的树果或者树花,立即会发狂而死。所以,这个树林不仅恶臭,而且有致命的危险,非常不吉祥。

    后来,刚才说的栴檀根苗出土了,树苗慢慢长大,它刚刚长成树,顿时芳香四溢,弥漫整个伊兰林。这颗牛头栴檀树完全改变了整个树林的气氛,从此,过去的那些恶臭彻底消失了,整个树林变得香美无比。众生见到后,都感到这种情形极其稀有。

    佛告诉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里,念佛的心就是这样。只要你能够系念不止,一念接着一念,等到它成熟了,就决定往生到清净刹土,生在佛前。一往生,从此就摆脱了生死苦海,一切恶事都转成大慈悲,就像旃檀香树改变了伊兰林一样。”意思就是,修念佛三昧,现在一向专念,专一地念佛,就好比让旃檀种子相续不断地生长,等到它成熟了,就能消灭一切生死恶毒,转成香美的净土,那里什么惑业苦都没有了。

    道绰大师解释说:“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重罪;言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办也。”

    “伊兰林”指众生身内的三毒、三障,无边的重罪;“栴檀”,指众生念佛的心;“刚刚成为树”,表示众生一向系念的业道刚一成办,也就是净业成熟。

    “其伊兰林,唯臭无香”,是说我们心里不断地发出各种的贪、嗔、痴三毒,充满了业障、报障、烦恼障等等,整个生死园林充满了烦恼、业障等的臭气,恶秽不堪,没有丝毫清净善法的香气,气氛很不好。

    “若有噉其花果,发狂而死”,意思是说,在生死当中,看上去美妙、诱人的那些境界的果子,你尝了就必定发狂而死。像什么爱情的美酒、事业的美酒、名誉的光环……这些东西一旦尝到,内心就会迷醉、癫狂,最终必定堕落。

    虽然如此恶劣恐怖,但是我们也不用怕。为什么呢?

    “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只要牛头栴檀破土而出,逐渐长大,之后一切面貌都会改变。同样道理,就在这臭腐的生死浊秽当中,我们只要让自己内心里面发出念佛的心,让它一念一念地出来,当它的势力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净业一成熟,就能立即往生清净佛土,往后,生死里的一切惑业苦就全都没有了。


    《称扬诸佛功德经》说:“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涂之厄,命终之后皆当往生彼佛剎土。”意思就是,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后,一心信乐,持诵系念,就能得无量福,并且永远离开三恶道,命终之后决定生阿弥陀佛的净土。


    《净修捷要》里说:“六字统摄万法,一门即是普门。”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当中统摄了万法,一切法都含摄在内;通过念佛这一门,就能够打开一切门。

    又说:“全事即理,全妄归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

    “全事即理”是说,不要在事相之外去单独找一种理体,全体事相就是理性,就像不必离开水去找湿,全水即湿。也因此我们心里念“阿弥陀佛”,其实就是理体法界。“全妄归真”,看起来是妄,但实际上全部的妄都归于真实。“全性起修”,“性”指真如本性,就是由本性而起修行。所以,念佛是从本性中发出来的。“全修在性”,整个的修持都在性里面,从没有出过自性。就像从珠子里发光,光还照着珠子。我们平常穿衣吃饭等等都没离开过自性,没有一件事不是从它出来的。古德也说:“运水与搬柴,神通及妙用。”所以,念佛也是不离本性。

    有人说:“念佛是著相,不要著相而修。”其实,念佛是全性起修,它本身就是从我们的自性里出来的。著不著相,关键在你的心。如果你说念佛是著相,所以不肯念,那你为什么每天还要吃饭?难道你吃饭不是著相吗?既然你可以吃饭走路,那念阿弥陀佛有什么不可以?念了有什么障碍吗?

    而且,全修在性。修行也不是别的,无非是不要迷掉。到底是不是修行的障碍,都在于你自身。如果你穿衣就著在衣上,吃饭就粘在饭上,那都是你自己发生的错误,不关事物本身。所以,照样可以吃饭、说话、走路等等。念佛更是如此。念的时候,就是全修在性,不要离开觉照就可以,都是在自性上修。所以不要这么认为。修持全是归在本性上,一句佛号就是本性,念佛是全修在性。

    又说:“广学原为深入,专修即是总持。”

    广学就是为了深入。学的时候不广一点,很多人就没办法深入。这就是我们心的特点。就像挖地,挖得开一些就能深一点,同样学得广,就能深入。对专修净土的人来说,学很多经论等等,就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净土法门,更好地念阿弥陀佛。因为,理上越明,理解得越深,信就越深;信得越深,愿就越切;而愿越恳切,心就越专一,念佛的质量就越高。而且“专修即是总持”,在专修阿弥陀佛这一法当中,总摄了一切法,叫做“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叫做“阿伽陀药,万病总持”(就是能治一切病),又叫“宝王三昧”,普雨一切诸三昧宝。又像《大集经》所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总之,解门上就是广学,目的是为了深入;行门上强调专修,因为专修就是总持。

    又说:“声声唤醒自己,念念不离本尊。”

    一声声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在唤醒你自己:“别睡了,别迷惑了,不要再贪,不要再瞋……”就好像一个人睡着了,另外一个人一直对他说:“醒来,醒来。”所以,念佛就是在唤醒自性。“本尊”就是指阿弥陀佛,“念念不离”,就是说念念都有阿弥陀佛,一切时候都在,也就是念念不离自性无量光寿,这些话无论从事从理都可以解释。

    那么,为什么念阿弥陀佛就是唤醒自己呢?

    《净修捷要》又说:“无量光寿,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无量光、无量寿,这既是名号,也是我的本觉。本觉遍一切处,就是无量光;不生不灭,就是无量寿。起心念这句阿弥陀佛才叫始觉——发起了觉悟。这也就像《弥陀要解》所说:“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所以无量光、寿不是指别的,就是我们的本性。

    我们的本性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一点也不缺。不要认为现在的身体就是自己。身体有方分,它只是有限空间里的一些粒子。同样,思想、意识等也不是自己。那只是刹那生灭的法。一刹那就没有了。而我们的本性永远不会灭。

    那么,我们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

     “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

    我们众生的本觉理性就是无量光、寿。光是遍到十方,没有一处不是;寿指穷尽三际,没有一刻不是。你念“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就是在唤醒你的自性,不断地在提醒自己:“我是佛,我是无量光寿,不要再陷在无明里了”,一执著“我”,就又是在做梦,又是迷惑。

    所以,你起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始觉,即开始觉悟了。这话都是很圆的,事上也可以理解,理上也可以理解,自上也可以理解,他佛上也可以理解,方方面面都解释得通。

    《净修捷要》又说:“托彼依正,显我自心。”

    依靠彼阿弥陀佛的依报、正报的万德庄严,来显发、显示我们的本心。其实,净土无量的依报、正报功德庄严,那里的一切清净境界,像是光明、妙色、法音、德香等,显示的就是你的本心。

    又说:“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

    始觉和本觉不要离开,你的心不离开,就会直趋究竟觉。意思是这样就能成佛。暂时离开,就是违背了真理,违背了本性,就又堕入无明,继续做迷梦了。

    要知道,在迷梦里呆多长时间,还要迷惑多久,这事主动权在你。你一直不肯觉悟,还想在迷梦里沉沦,也没人能勉强。所以“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自己不愿觉悟,甘愿做小人,做庸人,做违背本性的事,那就继续打妄想,尽情地造业,就还会无限地堕在无明里。所以,这事你要想清楚。“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既可以体会得浅,也可以体会为深。


    《无量寿经起信论》说:

    “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

    要知道,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简单,也最为关要。

    “简单”,就说明谁都会念。太复杂的,我们很多人都修不来,那只是少数人的事,而简单的大家都可以。所以,没文化的,不会做加减乘除的,也都会持名。因为它简易,就可以时时上手,躺着、走着、吃饭、做杂事都可以念。比方说,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没几个人会,但开口说“爸爸、妈妈”,每个人都会;演杂技开飞车很少有人会,但用两只脚走路,没有人不会。像这样,它最简单,所以全天下的人都能修。

    “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

    最开始每天要有定课,要固定地念一定数量的佛号,一直坚持到临死的那一天。你能这样坚持,符合“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条件,每天记得这么念,到临终的时候也会记得这么念。因为每天都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所以临终就不会忘记。也因此,阿弥陀佛会来接你,你不忘记佛,佛也不会把你落下。

    “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至多,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

    每一天或者念一千声,或者念一万声,或者十万声,都看你自己。总之,从少念到多,从散乱念到入定,无论念力深浅,只要符合“一向专念”的条件,都可以往生。


    《安乐集》说:

    “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称名就是这样,如果你能够专心致志,相续不断地念,决定能生在佛前。

    “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

    现在劝后代的学者,如果你想会到二谛,该怎么做呢?我们天天谈世俗谛、胜义谛,关键就是你要怎么会到二谛?其实也很简单,知道念念不可得,就是智慧门;能够一心系念,相续不断,就是功德门。

    如果有人问:“你学了那么多年中观,天天讲二谛,那它到底怎么用啊?”这里说得非常简单明了:念念不可得就是智慧门,意思是,你明白胜义谛的真相,做一切事都知道本不可得,就是智慧门。虽然不可得,但你还是不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功德门。这样你就在实际运用上契会了二谛。

    “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

    佛经上说:菩萨摩诃萨,恒时以功德、智慧修自己的心。

    功德和智慧这两个法,叫做真俗二谛,菩萨懂得这事,所以恒时以功德和智慧来修自己的心。意思就是,他有胜义智慧,所以心里没有挂碍,但同时不废世俗功德,勤修一切善法。就像《金刚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菩萨修行的轨则。也就是你懂了二谛之后,怎么来会归?讨论起来一大堆,但用起来就这么回事。

    “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如果是初学的人,还不能破相,那也没关系。现在你就依着相,专心致志地念它,也是没有一个不往生,这一点不用怀疑。

    你不要想,为什么说“这也空那也空的”?我理解不了。其实,暂时不理解空性也没关系,就是你只要口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念接一念,一直这么念下去,就一定能走到极乐世界,对此完全不必怀疑。

    所以,大家只要谛信这个道理,不必一定先求离相,只须老实持名,依相专至,无不往生。这实在是普度众生同出苦海的慈航。所以,你不要吓唬老爷爷、老奶奶,说今生一定要证悟空性才能了生死,不必吓唬他。你就告诉他,好好念这六个字,一直坚持念下去,就生到净土了,很快就能解脱成佛。

    总之,以上引用诸多经论,显示了持名念佛的殊胜利益。


    今天继续讲解上品往生的第三个条件——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上节课讲了持念弥陀名号的利益。这里的要求是持念当中的专念,更进一步说到一向专念,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一向专念”呢?


    一向专念的涵义


    总的来说,有三种说法:

    一、其他所有的修行都不做,专门建立念佛行。也就是单提一句佛号,一门深入,不夹杂其他的修法。像这样,废弃念佛以外的修行,唯一行持念佛这一法,叫做“一向专念”。

    二、唯一以念佛为正业,但为了辅助这个正业,还会修其他的法。也就是以念佛为主修,其他修行做它的助伴。这样的话,分清“主”和“助”,“主”能够摄“助”,“助”能够随“主”。主和助圆融无违,同入弥陀一乘愿海,也叫做“一向专念”。

    三、以念佛为正,其他修行是傍。正和傍有别,主和次分明。也就是虽然不舍弃其他的修行,但是以一心念佛为主,这也叫做“一向专念”。

    像这样,以上三种都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具体怎么实施,要看每个人自身的情况。


    所以,这事不能死板地去理解。有的人自身各方面的因缘、条件都允许,可以专门持一句名号,每天什么别的修行和杂事都没有,就单提这一句佛号,这样当然很好。但很多人暂时还做不到,他的根机、因缘也不是这样的。

    当今时代,大多数人在因缘上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要说佛法上的事,就连在世间法上,像是家庭、工作、应酬等方方面面的事都有很多。那么,对他来说,在重点持名之外,还可以兼修其他。只要主次分明,在念佛这一个重点上,能够一直坚持下去,每天不间断地念一些佛号,也是符合条件的。就好比你上大学,对于本专业的课程,当然必须要学,但和它相关的专业课,以及其他的选修课也不必废弃。而且还有生活,还有其他各方面的事。只要你能够保持主修课上的重点相续不断,修满学分,同样能毕业。

    所以,我们要融通地理解。净业行人除了念弥陀名号之外,还可以有其他辅助的修法。像是兼持往生咒、大悲咒、准提咒等等,或者兼诵《心经》《金刚经》等等。只要主次分明,对于什么是主要,什么是辅助,心里能分得清,这样也不违背“一向专念”的条件。


    万善兼修不障一向专念


    对于这个涵义,《无量寿经起信论》里讲得非常清楚。论中说:“行者既然发了菩提心,就应当修菩萨行。那么,在世间和出世间里,所做的一切善法,下至一毫许极微小的善根,上至无边的功德,都要以深心、至诚心回向极乐世界,这样也叫做“一向专念”。并不是说,只有舍弃了念佛之外的一切善法,才叫做“专念”。因为佛性遍一切处,如果有所弃舍,就不能叫做“念佛”的缘故 。”

    所以,佛法上的事一定要圆通,不能死板,也就是不能绝对地执著一种方式,不要理解死了,这样就不符合弥陀的本心了。

    其实,万善都能同归净土,只要用深心、至诚心,把功德回向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决定都会摄受。阿弥陀佛最通人情,他最知道世间的事,不可能不摄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比如,你是一名医生,今天来了一个病人,但你却说,“念阿弥陀佛一定能解决病苦”,结果你就不给他看病了,这样也不行。该给人看病还是要看的,不能违背你的责任。

    在这个世间当中,有些人有因缘、福报隐居深山, 他能够从早到晚单提一句名号。这种方式非常好,能够一心深入。但这一类人毕竟是少数。世间上有无数种行业,这里面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的情况各种各样,因缘千差万别。就每个人自身来看,也有无量的因缘,他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事,所以,不能固执在一点上。

    在这里,彭二林居士说,发了菩提心就要修菩萨行,就会有千门万类的事要做。但只要理解到,一切都是你性海里的事,就没有可舍弃处。因为,佛性遍一切处,就遍在你的一切行为当中,语默动静、举手投足,无一不是。所以,如果非要把这个舍弃,把那个隔断,这样也不对,也不成为念佛。

    所以,你要广义地理解。这种论述非常契合现在人的机缘。你看今天的人,一亿个人里,也很难找到一、两个人,能够整天什么也不做,从早上一直念佛念到晚。相比于过去,现在的人事情更加繁多,很难把这些都摒除干净,整天只是念佛。但只要能够深信切愿,一心求生净土,事情来了就做,事情过去了,就念阿弥陀佛,也不会障碍往生。

    其实,世间的事本来不障碍佛法,就连你兼行世间的善法,比如上敬下和、尽忠孝仁义等等,对于这些,只要你回向净土,也叫做“一向专念”。更何况是一切出世间方面的修行?像是诵经、礼拜、坐禅、观心等等,只要你以至诚心回向极乐,全都叫做“一向专念”。

    对于这件事,蕅益大师在《梵室偶谈》 里说:“参禅的人想要往生西方,也不必舍弃参禅,改为念佛。只要具足信愿,那么,你所行持的参禅就是净土行。”

    有的人天生就是参禅的根机,对这个非常有意乐。那你就好好参禅,只要你心里有信愿,已经决定:我这一生结束后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然后把参禅的功德都回向往生极乐。这样一来,虽然你平时念佛不多,但阿弥陀佛也同样会摄受你,你也一样能够往生。

    而且,蕅益大师曾经闭关结坛,持往生咒,求生净土。他写了一些偈颂表明自己的誓愿。偈颂说:“我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心,然臂香三柱,结一七净坛,专持往生咒,唯除食睡时。以此功德力,求决生安养。”

    从这里完全能够看到大师的行持和他的志愿。意思就是,我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现在燃三柱臂香,结一个七的净坛,专门持往生咒,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候。我以七天持咒的功德,祈求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从这里就足以证明,只要具足往生的根本——信愿,参禅、持咒等等都是净土行。


    另外,《圆中钞》的作者幽溪大师,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法,他平生修行的重点都在修忏法上。但他临终的时候,也是预知时至,手写“妙法莲华经”五个字,并且再三高唱经题,这样寂然往生的。所以,修忏、持经等也都是净土行。

    通过以上的讲述就知道,发菩提心,持佛名号,即使兼修其他法,也可以叫做“一向专念”,也都能往生。(特别说明的是,这里不涉及金刚乘的修法。如果按密乘的修法,自有它的要求和套路,那就应当按照本宗的套路来修持。至于净密如何双修,也不是我这里要讨论的主题。法门各有自身的规矩。现在讲《无量寿经》,佛说的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修法。)


    一心持名更有把握往生


    这要讲到,一门深入的好处就是很稳当,因为它的力量不分散,全部集中在一点上。也就是说,专心致志地一心称念弥陀名号,就容易使熟处变生,生处转熟。而我们熟的,就是世间习气,要让它慢慢变生疏;生的就是一句佛号,能不断地念下去就熟了,熟了就好办。

    这就是强调要一门深入,一心专注在弥陀名号上。这样就很有把握,很稳当,成功的系数就大。所谓“熟处变生”,是说爱染贪著是我们非常熟的地方,一遇到相关的境缘,立即就生起爱染贪著的心,根本不必老师教,也不用刻意去想什么,自然就会,这就说明已经很熟了。但是,相反的菩提正念就非常陌生,一下子就忘了,很难提起,这就说明不熟。所以,我们要让“生处转熟”,这样才可能在临终时的紧急关头,提得起这句佛号,感得佛来接引,从而成功往生。

    所以,平时在这上面多用功非常重要。要知道,平时天天用功,就是为了临终那一刻。平时的功夫纯熟,那一刻就能提得起,就会很有把握。如果平时不是真用功,或者功夫不到,到了关键时刻一慌张就完了。因为,临终的时候非常紧要,也是考验你的时候,如果你的佛号不是十分熟的话,那时候提不起,就不稳妥、不保靠。所以,要求大家每天念几千、几万声佛号,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持名念佛是诸佛度生的本怀,阿弥陀佛就是要以名号摄持众生往生。它也是直路当中的直路,是一种究竟的方便。这是经过多少个时代,也不会改变的定论。

    要知道,一般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身心上会出现很多种苦,像是四大分解的痛苦,临终时的恐惧等等,这时候除了持名之外,其他的行都很难发起。也就是那时候其他法都很难修得起来。比方说,你被抓进了监狱里,各种刑法加在身上,想一想,那是多艰难的情形。那个时候,你只要咬紧牙关,一句阿弥陀佛还是可以念得出来,但是,修其他很复杂、很精微的法就很困难了,就连盘个腿也很难做到,是不是?

    所以,阿弥陀佛因地时发愿 :“任何众生临命终时,只要至心愿生我国,以称念名号,下至十声相续,就决定摄持他往生。”这就很清楚,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到临终时只有靠这一个才能出去。(当然,如果你是兼修净密或单修密法的情况,那也要慎重地抉择、考虑,是修那个法来过关,各方面的要求如何、自身的条件如何、修量如何、助缘的情况如何……总之,要切实地把握好才稳妥。)

    就像《观经》所说:“生前造了五逆十恶的人,必定堕入恶道。但他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这个‘念佛’其实指的是《观经》里的观想佛)。这个人由于被苦逼迫,心根本静不下来,没办法想佛。(其实,不要说临终,平时身心状况不太好的时候也很难静下心来想佛)。这时候,善知识就告诉他:既然你现在没办法观想,那就直接称念佛的名号,念‘南无阿弥陀佛’。像这样,他以至诚的心,一念接一念,念满了十念。以他称佛名号的缘故,每一念都灭除了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的时候,见到了金莲花,像灿烂的太阳一样,现在他面前。之后就好像只是一念之间,很快就生到了极乐世界。 ”

    这样就知道,临终的时候即使不能观想佛,但还能念佛的名号,这就显示了持名念佛的法最容易,临终时容易做到。由此能够成办往生,就显示了这个法门最稳妥。也就是说,如果靠一个比较难的法,临终时就很难提得起,要是一下子错过了,那就往生不了。念佛的名号,临终时很容易提起,依靠这个就能往生,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持名最靠得住,更稳妥、更有保证,成功的概率大。

    而且,经中说,念念之间都能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见这是一个极顿的法,每一念都能使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顿然消失。又说,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十念就能往生;而且,凡夫一往生,也能很快证得等同于一生补处的地位,这就说明极圆。

    像这样,持名的妙法是出生死的光明大路,是一条径中之径。它既简易稳妥,又最极圆顿。所以,十方如来同声赞叹,千经万论共同指归。也因此,奉劝大家多考虑一下自己临终时怎么办?该怎么解决生死大事?之后就要快速、及时地发起这个大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总结:


    以上讲了上品往生的第二和第三个条件——“发菩提心”和“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这就是本经所指示的修行的纲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愿、行”三资粮。其中,“发菩提心”是信,也是愿,“一向专念”是行,它们缺一不可。


    下面引用《弥陀要解》,再讲讲这个问题: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我们知道,这里的“发菩提心”,就是指信愿,它就是趋入净土之路的指南针。航海要靠指南针来确定方向,同样,我们要出离生死苦海,直接登入净土,就需要依靠菩提心来作引导。在菩提心的指引、摄持之下,你就能念念趋向净土。所以我们要有这种求生净土、成佛度众生的坚定志愿,由此来执持名号就成为正行。

    又说:“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这样就知道,念佛一定要在信愿的指导下进行,否则,没有信愿,即使口里念名号,也不是净土的正行。

    又说:“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所以,有了信愿,再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决定能够往生。相反,如果根本没有真信,也没有切愿决定要往生,就不是净土的机,也就不决定往生。当然,念佛肯定有功德。弥陀本愿里有很多是摄持往生的愿,但也有即使不愿意往生,念佛也能得利益的发愿。比如,生生世世诸根具足、得人尊重、常修梵行、修菩萨行,以及证得甚深法忍等等。“大本阿弥陀经”就是指本经——《无量寿经》。所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相当于信愿持名,这就是往生必备的正因。


    下面讲上品往生的第四个条件——修诸功德。


    四、修诸功德


    阿弥陀佛在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 ”里讲到,听闻我的名号后,发菩提心,修行各种功德,发愿求生我国,命终时必定往生。

    对于“修诸功德”的涵义,汉译的经文直接说为“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经中说:“最上辈者,出家做沙门,没有亏损失坏净戒。并且按照无为之道修菩萨行,奉行六波罗蜜多。以至精至一的心,求生阿弥陀佛国土,常常忆念至心不断。命终时蒙佛接引而得以往生。 ” 吴译的四十八愿也说:“使某作佛时,令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

    综合以上译本就知道,“修诸功德”指奉行六波罗蜜多。《观经》讲到上品上生时,所说的“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其实也是指奉行六度。


    下面讲第五个条件:


    五、愿生彼国


    “愿”,指心心念念回向愿生。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说的“欲生我国”,十九愿也说“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二十愿也说“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 ”。这就表明,以所修的善根全部回向愿生极乐国土,这一点相当重要。

    《观经》说,“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也就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种心是往生的必备条件,具足三心无不往生,不具三心则不得往生。那么,第三个“回向发愿心”,就是要求行者把一切功德都回向于往生极乐。你有了这个内涵,才说明你愿意往生,才有可能往生。如果你心里没有这个内涵,那就表明你根本还没有发决定求生净土的心。

    世尊也是再三殷切地劝导我们,要发愿往生。比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说:“凡是听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人都应当发愿,愿生阿弥陀佛的国土。”又说:“有净信的人,听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国土的清净庄严后,都应当信受发愿,生到彼佛国土。” 又说:“如果有人,对于极乐国土,过去已发愿,现在正发愿,或者将来会发愿,这一切想往生阿弥陀佛国土的人,都会被十方诸佛摄受,必定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愿生彼国”实在是往生的关键。要知道,佛不能勉强任何人,你愿意往生,佛就能摄受你,你要是不愿意,佛也没办法勉强。不会说你根本不愿意去,佛还硬要拉你去,那样就违背人心了。所以,“把手牵他行不得,但当自肯乃相应。”你真心肯去才能相应,否则谁也不能强迫拉你去。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自己无意乐还实现的情况,否则缘起就颠倒了,或者说“处非处”的定律就失坏了。意思就是,你心里不想去是不会去的。不要说往生净土,就连世间方面的事都勉强不了。比如,你今天不想去东边那条街,你就不会去。这不都是靠你自己做的决定吗?

    有人想:不想去某个地方结果被人绑架到那里,怎么理解?“不想去”是当下心里的因,并不是以这个因而去了那里。被人绑架到那里,是由前世的业因导致的。这是两重因果,不能混在一起说。

    你自己不愿意做决定,那就没有人能拉你。所以,这事你得自己做个决定。菩提万行,立愿居先,没有愿就没有成就。你要出生死、成佛、往生净土,首先都要有愿才行。比如,你要成佛,也需要发起普贤大愿,否则就成不了。


    【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


    以上所说的五个条件都具备了,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圣众就会显现在他面前。

    从总体上看,本经前半部宣说弥陀愿海,或者说是净土成就的因缘;后半部宣说净土所成就的功德庄严,也就是愿海成就的真实状况。这一前一后完全吻合,也能显示出愿无虚发,有愿必果。

    这里就是“勤修我皆接引愿”的成就。阿弥陀佛因地时发愿:“十方世界里的众生,只要发菩提心,勤修六度等功德,并且以至诚心发愿求生我的国土,那么,在他临命终时,如果我不和圣众围绕在他面前,就不取正觉。”这里就讲到,行者只要符合这些条件,临终时,佛一定来接引,绝无空过。这也正是弥陀愿海所惠予的真实之利。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也讲到:“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无量声闻弟子、菩萨圣众,前后围绕在他的身边,慈悲加佑,使得他当时的心不乱。舍命之后,立即跟随佛和圣众,生到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 ”

    这里说的“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就是净宗的心髓。以佛力加被,行人的心才能不乱,以自身修行的道力就很困难。尤其末法时代,要下多少功夫,修到多高的层次,才能保证在临终的时候心不会乱?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很多普通的念佛人却能做到。这就是弥陀愿海神力加被的结果,所以也叫做净宗的心髓,也是出生死的捷径。意思就是,你只要在临终的时候,保证十念相续,就一定能够心不颠倒,正念分明,从而得以往生。

    所以,说净土法门是果教,是他力法门,是易行道,是普被万类的慈航,都是在这一点上。

    它叫做“果教”,意思就是,不用你自身达到多高的要求,你只要听话,能够把自心敞开,愿意接受佛的加被,生起信心和愿心,那么跟佛的愿海一相应,果位佛的力量就使得你顿时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换句话说,你只要肯念阿弥陀佛,就能受用到佛果地的功德,而不是你自己在因地一步一步往上修。

    就像吃馒头,你可以自己先播种,然后施肥、浇水,等到小麦长成了,再把它磨成面粉,然后就和面、发酵、做成馒头,再上锅蒸熟,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你才能吃到馒头。这就表示你要从因上一步步修集才能出现果。还有一种方法就方便多了,那就是,别人把馒头做好了放在那儿,你只要肯吃,马上就能吃到。这就譬喻为“果教”。

    而且,这也是“他力法门”。当然,称为“他力”是从主要的方面在说。因为,他力也离不开自力,需要你自身方面有信愿持名的力量来配合。你有了这些条件,佛不可思议的力量才会在你心中显现。但是,大部分力量不是靠你自身,而是仰仗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叫做他力。

    就像坐飞机,你自身方面要肯攒钱,然后买一张飞机票,这是你必须付出的,所以不能说完全没条件。但是,自从你踏上了飞机那一刻起,就能毫不费力地在空中飞行。飞机会载着你在天空中飞翔,瞬间飞到大洋彼岸,这些都是飞机的力量,就如同他力。

    所以,这里有一个他力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极强大的作用。也就是说,你只要愿意上弥陀大愿的飞机,瞬间就能超出苦海,登上极高的净土。你懂得这一点之后,必定会生起强烈的希求、向往之心。

    这也是“易行道”。就拿刚才坐飞机的比喻来说,如果自己攀上珠穆朗玛峰,像那些毅力坚强的登山队员一样,一步一步地攀上去,那有多辛苦!但是,你只要肯坐上直升飞机,很快就能飞到珠穆朗玛峰的最高点。这就好比易行道。

    同样,如果你说:“我要做个好汉,完全靠自己,根本不仰赖佛力。”这样当然也可以,但这毕竟太艰难,搞不好的话,可能三千个阿僧祇劫都出不来,这又何必呢!但是,如果你肯仰仗佛力,那就能非常快、非常顺利地出生死了。

    所以,这事你一定要想清楚,弥陀愿海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些方便、力量又是怎么成就的?这些你一定要好好想想。你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再拒绝这条路。那时,你一定会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很可笑,之后再不会有意地自甘辛苦,不肯上弥陀愿海的慈航了。 

    因为这是易行道,所以,天下的老公公、老婆婆们,即使一个大字不识,加减乘除等等都不会,或者不会炒菜、做衣服、开车、用电脑等等,但是,他们会念佛,就决定能够出生死,超凡入圣,这不是极简单、极易行吗?

    其实,比较一下就知道,信愿念佛比世界上任何事都要容易。小学毕业还需要六年的时间,期间要在老师、家长的管制下,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才学得出来。但这件事就很简单,入手也很容易。你只要肯往这上面走,是很容易成就的。

    也因此,它叫做“普被万类的慈航”。任何人只要愿意,上了这条船,就都可以到彼岸。无论身处哪种环境,是哪种职业,有什么样的文化水平,过去有怎样的遭遇等等,都可以乘这条慈航去极乐世界。

    我们看有些监狱里被判死刑的人,也有往生的情况。虽然这一世犯了罪,但他犯的罪再大,也不会超过五逆。所以只要肯至心念阿弥陀佛,临终行刑的时候也能往生。

    这就叫做“普被万类”,阿弥陀佛的大愿正是如此,他不是只能救一部分人,而是任何人只要有信愿,都可以往生。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定要两方面配合才能成功。有些人还是拒绝上这条愿船,那也没办法。但是,弥陀愿海确实普遍覆盖一切众生,佛已经成就了这种功德,使得任何人都可以修,都可以去,所以这是极其伟大的宏愿。

    我们读《往生传》的时候,常常十分感慨,连那些铁匠、剃头匠、木匠、小贩、纺纱的、在家妇女带孩子的等等,他们都是依靠这一条路,已经往生到极乐净土,超凡入圣了。

    比如黄打铁,他叮叮当当地,打一下铁,念一句佛,结果打了三年铁,就站着往生了。那个剃头匠,也是剃完头就到寺院里一心念佛,最后也念走了。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昆山的农民,他是木匠。他也是劈一下柴,念一声佛号,这样就念上去了。临终的时候见到西方三圣,很从容就往生了。还有一个清朝乾隆年间纺纱的老太太,她整天纺织,边纺纱边念佛,临终的时候,拍着手笑着走了。虚云老和尚当年在鸡足山祝圣寺时,有一位具行和尚,他本是一个很愚笨的人。出家之后,寺庙里所有的苦工都愿意做,给别人代缝衣服的时候,缝一针就念一句佛,干什么活都不忘记阿弥陀佛,最后获得了殊胜的成就。

    像这样,高僧大德们的往生,我们暂且不提。现在就看这些普通的大众,他们跟我们一模一样,也是不离开这些世间的工作,尽到人伦上应尽的责任,他们也是在世间做人、做事,同时靠着这一句阿弥陀佛,到临终时就超出生死了。所以,这就叫做“不离世法而行佛法”,是很方便的。

    清朝有一个冬瓜和尚,他每天要下山为寺院买一些东西,所以整天在街上走。但他边走边念佛,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念了三年就坐化了。所以,现在很多人被世俗因缘牵缠,整天奔波在外,但你也可以边走边念,随时都可以修,这样也是可以成就的。

    所以,这事关键在于你肯念,愿意上这条大愿船。真正愿意往生,愿意念佛,谁都阻挡不了你。哪怕是身处监狱也不妨碍,你心里还是有一句佛。这样的话,你就很有希望能出去,否则,我们的人生就没希望了。

    在这个世间上,很多人常常被各种琐事缠身,不得不遭遇各种的磨难、曲折,一般人根本没办法摆脱。这种情况下,要靠别的方法出生死,就相当困难。但是,你只要能抱定这一句“阿弥陀佛”,肯相续不断地念下去,到了临终,佛一定按照他的承诺来接你,这样你直接就出去了。这就是弥陀第十八愿的恩德。那里讲到,你能够至心信乐,下至于临终时十念相续,也决定可以往生。

    所以,往生这件事上,人人都有希望。也因此,它叫做“普被万类的慈航”。


    下面讲上品往生后的情形:


    【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上辈往生者跟随彼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在七宝莲花当中自然化生,住于不退转地。当即成就智慧勇猛,获得神通自在。

    极乐世界“生”的方式全都是“化生”,这不是世间胎卵湿化四生当中的化生,而是“自然化生”。即当时莲花和往生者同时显现,自然化现出来。也就是,行者的净业和佛的悲愿一和合,自然就化生出来,这跟世间的“生”完全不同。

    上辈人往生之后,当即获得了“智慧勇猛”、“神通自在”。《弥陀疏钞》说:“则上上品中,从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余可知矣。”可见,上辈往生之人,在见佛闻法的同时,就证得无生法忍,可以直登八地。这就是“智慧勇猛”。

    像我们熟悉的觉明妙行菩萨,他原本只是晋朝的一个穷人,后来对阿弥陀佛生起了很大的信心,七天七夜不吃不睡一心念佛,结果见了佛,并得到了授记。后来,七十五岁的时候无病往生。往生后很快就证得了很高的菩萨位。之后,他又回到娑婆世界,化现为各种形相,像是比丘身、居士身、王臣身、女人身、屠夫身等等,随缘说法,度化众生。

    像这样,上辈往生的人成就非常快。只要见到阿弥陀佛,听佛说法,或者得佛摸顶授记,就能很快证得无生法忍。之后神通自在,可以随意分身尘刹。那时候,你到生死界任何地方都没有问题,你的一灵真性不会迷失,你可以不断地变化。这就叫做智慧勇猛、神通自在。可见,这个法门是极其圆顿的。


    【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释迦佛又说:由于这个原因,阿难!现在以及将来的一切众生,想在今世就见到阿弥陀佛,就应当发无上菩提心,修行六度等功德,发愿生彼阿弥陀佛的国土。

    “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就表明不是来世见佛。毕竟来世的情况难以预料。所以,你一定要想:“我今世就要见阿弥陀佛。”这里的“今世”,通常指临命终时。当然,那些修得非常好的人,即生就能在禅观、梦寐之中见阿弥陀佛,这种情况就不用说了。但大多数人暂时还做不到,所以要争取在临终时见佛,这一点只要认真修行,就都能做到。

    从这里就能看出,我们现在就要有一个决定的志向。那就是——我今生最后一刻,一定要见阿弥陀佛,然后直接往生极乐世界。应该让“一心想见阿弥陀佛,一心想去极乐世界”,成为你心中非常强烈的一种愿望。就像藏族人一心想去拉萨,想见觉沃佛一样。我们一定要有那种迫切的心情,这就叫做“净土情怀”,这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即使其他念佛方面稍微差一点,也还可以慢慢训练。关键就是,你一定要有这个心。

    那么,临终时见阿弥陀佛的情形具体如何呢?

    首先,上品上生的情况,《观经》说:“上上品人往生的时候,由于他精进勇猛的缘故,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以及极乐世界的七宝宫殿,充满虚空,全都现在他面前。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着金刚台,跟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行者面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在行者身上;佛和那些菩萨全都伸出手来,接行者往生净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无量无数的菩萨,都对他赞叹,并且劝进他的发心。行者见到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鼓舞,欢喜踊跃。之后见到自身乘着金刚台,随同阿弥陀佛和净土圣众们,在弹指间,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

    这样就知道,净土法门是大安乐的法门,它能把死亡变成一件最欢喜的事,这就是弥陀愿海极伟大之处。“死”原本是人世间最可怕的主题,人们不仅不愿意接受、面对死亡,就连听到“死”的名称都很忌讳。而弥陀愿海却把这种最恐怖的死亡,变成一件最欢喜的事情,让它成为你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那一刻象征着决定胜的开端,那就是你超凡入圣、永离轮回的时刻,也是你真正实现生命意义的时刻。也因此,那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欢喜踊跃”,指行者当时内心非常欢喜,就好像要跳起来一样。我们看到,世间人为了功名利禄,像是得了世界冠军时,就会高兴得跳起来。但那只不过是为了世间的名利而激动,而净业行者在临终时见到佛和圣众,就意味着从此彻底超出了无量劫的生死轮回,所以内心极为欢喜,也因为能生到这么殊胜的弥陀净土,而深感荣幸。

    它真正超出了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比如,一个人一直想上北京大学,当他得到梦寐以求的通知书时,觉得自己以后能在中国最高学府学习,就会高兴地叫起来,兴奋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其实,这只是一种世间法,跟往生极乐世界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是无量百千万亿倍也比不上的。想一想,世界上还有哪种事情、哪种成功,比往生极乐世界的意义更重大呢?而且,从成办的难度上看,它比你读完小学还要容易,何乐而不为呢?

    “如弹指顷”,上上品往生的行人,直接乘着金刚台,跟在阿弥陀佛后面,弹指间就到了极乐世界。什么是“弹指顷”?意思就是,刚才还在娑婆世界,就这么弹一下,马上就到了极乐世界。这是极快的事!依靠净土法门出生死就是这么快。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人们总是对于容易得到的事情不珍惜,看不到这其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结果常常失之交臂,实在可惜!阿弥陀佛给我们创造了最简单、最容易实现的条件,这是方便至极的,但它所成就的利益,却是极其不可思议,以至于很多高僧大德、诸大论师们都不相信,一再地判定,只有圣者才能往生,想想看,极乐净土有多高、多殊胜!

    事实上,净土法门人人都能修得上去。一个凡夫,凭着如此简易的法门,一下子就能升到那么高的菩萨地位,使得全世界的一切人都为之惊叹,感到难以置信。也因此,我们说净土法门极其不可思议,佛也说它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难中之难,无有此难”的事。

    其次,上品中生的情况,《观经》说:“上中品人命根快断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在他面前。观世音菩萨持着紫金台,来到行者面前,赞叹说:你修行大乘,能解了第一义,所以我们现在来接你。(像这样,对于他一生的修行给予嘉许。)与此同时,观世音菩萨和一千化佛,一时之间全部伸出手来接引他。行者当时见到自己就坐在紫金台上,并且自然双手合掌,叉手赞叹佛。好像一念的功夫,就生到了七宝池里。 ”

    当时的情形,是无量无数的佛菩萨一起伸手来接你。这不是我们在世间上大学,在机场、火车站,校友们举个牌子迎接,你自己也觉得很不错。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那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无数的化佛菩萨,全都伸手来接你,这是多么荣幸的事!

    听到这里,你就再不应该拒绝了。不要说“我不愿意去,我不肯去”,那就真的很奇怪了!你应该愿意去,这是阿弥陀佛最欢喜的事。其实,阿弥陀佛巴不得你赶紧到极乐世界,就像一个母亲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回家一样。家里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吃的、穿的、用的,还有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顾。同样,阿弥陀佛无量劫来,通过精勤努力,为我们建立了极其殊胜的极乐净土。那就是我们的家园,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慈父,他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而且已经给你发出了邀请书,通过释迦牟尼佛,已经寄到你手上,你也已经看到了。如果你还说不想去,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所以,我们要感戴佛恩,佛真是慈悲到了极点,那是世间父母百千万倍也比不上的。极乐世界这么殊胜,人们只要愿意去,就都可以去。而且,去的时候是多么荣耀!这不是坐飞机,而是坐在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的金刚台、紫金台上,它就是你上极乐世界的太空梭。那时,观世音菩萨直接交给你,你一攀上去,瞬间就生到极乐世界了。不仅如此,当时还有那么多圣众为你护航。阿弥陀佛来了,清净海会的圣众也来了,一千个化佛同时伸手接你,这是世界上最光荣的事,也是最值得欢呼雀跃的时刻。

    虽然从人间来看,这个净业行人还坐(或者站、躺)在这里,但实际上,他面前已经出现了这些境界,瞬间就往生了。我们看他一下子就没气了,不再念佛了,其实那时候,他已经往生了,所以没了声息。有的人还会跟大家透露一下,他会说“佛来了”等等。但你要知道,修得好的人,临终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些境相。不然的话,你还会觉得莫名其妙:他怎么搞的,怎么死了还在笑?

    其实,往生极乐跟一般人的“死”是截然不同的,他不必经过中阴,临终的时候,跟弥陀愿海一相应,得到佛力的加被,整个人就完全不一样了。他留下来的躯体只是给人们透露一个消息,最关键的是,他的心在临终的时候,已经得到极大的转化,已经超凡入圣了。我们看《往生传》就很清楚,净业行人往生的时候,光明遍照、异香充满、四肢柔软、面带微笑等等,这些瑞相都会出现。正在人们为他念佛、超度的时候,他的心已经生到了极乐净土,已经处在莲池海会里面了。他那时已经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神通自在、智慧勇猛,他早已不是人间的凡人了。那是无量千万倍地超过了成为世间天人的受用。本经前面也是一再地比较,从六欲天最底层,一层一层地比较上来,往生极乐净土的受用,无数倍地超出三界的安乐,那是一个界外净土。

    相比于其他人,比如,一个人不愿意走这条易行道,但今生也没获得成就,结果临终的时候,只能以手抓胸,不自在地走入中阴险路,那是多么的悲惨、凄凉。而且,往后还要继续在生死当中飘零,无依无靠,那多苦啊!这就是因为,他不愿意投入阿弥陀佛的怀抱,不愿意上极乐世界的太空梭,那就没办法。想想看,同样是凡夫,一个人把握了机会,一个人没把握住,结果就相差得这么远。

    像这样,我们从正反两方面衡量,就会生起一种希求、向往的心。不然的话,你怎么听都好像无动于衷,好像这事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当你真正知道了往生的利益,就会明白:自己过去怎么那么愚痴呢?这么不可思议、无与伦比的事情,为什么我连一点点兴趣都没有?就像在狗面前放青草一样,根本没意乐。实际上,我们必须多熏习净土经教,净土情感才能熏得出来。你越是熏习、了解,就越是希求、向往。有了真实的欢喜心、希求心,一切就好办了,就会很有希望往生。

    最后,上品下生的情况,《观经》说:“上下品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带领很多菩萨,手里拿着金莲花,化为五百尊佛,来迎接他。五百化佛也是一时伸出手,赞叹说:法子!你现在很清净,已经发了无上道心,我来接你。见到这个情景的同时,行者自身就坐在了金莲花上面,之后花就合起来,随着阿弥陀佛就生到了七宝池当中。 ”

    以上引用了《观经》的经文,本经也说,行者临命终时佛来接引,这就是“今世见无量寿佛”的情景。


    其实,见佛也不是很遥远的事。想一想,人生百年如寄,我们现在就像寄居在一个旅馆里,第二天早上马上就走了,所以,临终很快就会到来。

    尤其是年纪大的,六七十岁的人,自己掰着手指也能数得清,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也就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够在这有限的几年里,好好下一番工夫,必定会赢来轮回当中最大的胜利,会出现最欢欣鼓舞的时刻,从此之后,永超生死,再没有痛苦了。你现在只要好好努力,花个两三年的时间,临终的时候,就决定见到阿弥陀佛,这是真实不虚的事,完全可以保证。以弥陀愿海保证,以释迦佛的谛实语保证,以西天东土无数的菩萨、祖师来保证,以历代往生的净土圣贤来保证,这事绝无虚妄。

    要知道,在这个五浊恶世,尤其是佛已经灭度,能见到阿弥陀佛,实在是相当稀有难得。本来在这个时代里,本师释迦佛已经灭度两千五百多年,我们已经见不到了。要见下一尊弥勒佛,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天文数字的年代。但是,你现在有机会在今生几十年或者短短的几年之后,就见到阿弥陀佛,然后直接往生净土。这就是依靠弥陀愿海,凭借六字洪名不可思议的力量来成办的。否则,见其他佛非常困难,往生其他净土谈何容易。

    当然,行者自己也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并且广积功德,发愿回向,求生彼国,这样才能跟佛的愿海相应,才能见佛;因为见佛的缘故,就决定能够往生;因为往生净土的缘故,就决定永不退转,证得无上菩提。

    “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也因此,佛经说,要想今生见阿弥陀佛,就要发无上菩提心,并且平时多修集六度等的功德,把这些都用来回向,愿往生彼极乐国土。以这种殊胜的因,决定能得到微妙的果。你能这样做,必定会实现极大的意义——临终时决定见阿弥陀佛,生到彼阿弥陀佛的国土里,从此踏上不退转地,迅速成佛。

    这是一条光明坦途,你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在这之前,你只是一个陷落在轮回里的凡夫,无量劫来,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超出,所以善导大师也说“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但依靠弥陀愿海的力量,十念就超出了。此后,你已经不是轮回客,成为了净土的圣人。

    大家要认清这一条光明大路。其他方面你都不知道,糊里糊涂的,也没什么关系。像是不会用电脑、不会开车,算不来加减乘除、不会解方程式,不认识原子、分子、量子场等等,这些都没关系。世间的事仅此而已,并不重要。你只要好好念阿弥陀佛,就没问题了。

    你一定不要把这最关键的事忘了,其实,它比吃饭穿衣还重要。我们不会忘记穿衣,更不会忘记吃饭。会觉得三餐一顿也不能少,但我们却认为念佛可有可无。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颠倒的。吃饭穿衣只能保住你的肉身一世的短暂延续,它不能让你不死,更不可能让你不再轮回。但是,念阿弥陀佛,却能让你解脱成佛,让你得到永生,得到无死,得到一切一切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它无数倍胜过吃饭穿衣等的事。

    如果你真能认识到,念佛比吃饭穿衣还重要,真有这个心,那必定是珠不离手、佛不离口,再怎么忙也要念上这一串。因为这比吃饭重要,所以即使不吃饭我也要把它念完,念完了再吃。你不要想,我宁可先吃饭,也不先念佛,那就错了。比如,你今天就是想看这部片子,因为对它很贪著,但你想明白了就知道,片子可以不看,但佛不能不念。还有,你不要想,我一定要去九寨沟玩,去泰山观日出。其实这些也没什么意思,都可以不做,但佛不能不念。

    同样,像是生日派对、大片、歌舞、春晚、球赛、闲聊等等,这些世间事都没有意义,你却非做不可,而念佛确实能让你即生出生死、得菩提,你却不做,可见这已经严重地颠倒了主次。对于没有任何利益,并且会招致无量劫沉沦生死的事,乐此不疲,但是,对于能够实现永久大乐的事,反而置之不理,这就是颠倒。

    懂了这些,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才会理解,原来我忽视、小看了这件事,是多么颠倒!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