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己一、正破不必参究
- 己二、兼破不肯死心
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056辨不必参究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蕅益大师 撰著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佛学院道安老法师 讲述
戊二、不必参究疑
又二。初正破不必参究。二兼破不肯死心。
己一、正破不必参究
[解] 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这一问答,破不必参究疑。此疑由前述执持名号不必参究而来。有人问:“天奇毒峰诸祖都主张参念佛的人是谁,为什么这里讲不必参究呢?”天奇、毒峰是地名。天奇毒峰诸祖,指天奇本瑞禅师、毒峰本善禅师,二位皆是禅宗祖师。前面提到过,古时对大德尊重,不直呼其名,而用所在地名代之。如《要解》序文中提到的云栖和尚和幽溪师伯,即为云栖莲池大师和幽溪传灯大师,这里亦是如此。天奇毒峰二位祖师,主张参念佛的人是谁,天奇示众法语曰:“终日念佛,不知全体是佛。如不知,只看念佛者是谁。”而这里却说不必参究,岂非有违祖意?
蕅益大师乃明眼人,见一般人听话只是依文解义,不知意在言外,而错会了祖师之意,故直截了当地说:“此义即出天奇诸祖。”不必参究就是天奇诸祖师的意思。
“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前祖指天奇祖师,因见念佛人不肯死心念佛求生净土,口虽念佛,心猿意马,攀缘五欲六尘,故不能契证念佛三昧,心不开,意不解,不了心作心是之旨。自心既不悟,极乐又不生,则与释迦世尊无问自说此经,欲令众生当生了生脱死,一生成佛之彻底悲心相违。“故傍不甘,直下诘问。”所以在旁边不甘心,对不肯老实念佛者,说出上面一段话,俾于念佛不得力处,直下痛锥,诘问一句:“看念佛者是谁?”
“一猛提醒”,此话犹如当头棒喝,一下猛力提醒,令人于言下回光返照,心开意解,了其所念阿弥陀佛,全体即心性,于念佛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则缘影妄想当下顿歇,自肯一句弥陀死心念去,一意求生净土。“何止长夜复旦”。长夜比喻无明,即缘影妄想。众生由最初一念不觉,无明妄动,便迷却清净本觉真心,妄执六尘缘影为心,于长夜无明中轮回生死,不见天日。祖师这句“看念佛者是谁”,使人猛然觉醒,了此缘影非心,豁破无明,则真心自然显现,亲见本性,是谓复旦,旦即天明,性天明朗,佛日现前。长夜复旦也就是破迷开悟。若将“看念佛者是谁”,当作话头来参,便搞错了。祖师说此话何止教人看念佛者是谁而破迷开悟,若只是破迷开悟,岂不等于参究?此乃直接指示行人死心塌地念佛求生净土。真正明心见性的人,谁不念佛求生净土呢?华严会上以文殊普贤为首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弥陀会上文殊弥勒四大菩萨为首的诸深位菩萨,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这几句话是蕅益大师斥责我们现在的人不识时务。古人根利障浅,参究尚能对机,故参念佛者是谁,犹有开悟者。今值末世,法弱魔强,时人根钝器陋,参究已非适宜。还不肯死尽偷心老实念佛,苦苦将一句话头横在胸中,欲参得见自性弥陀,了生脱死,实如放下敲门金砖,捡起破瓦,当作至宝,向屋里打亲生父母。这是大师用譬喻来说。
你们知道什么叫敲门瓦子吗?从前老式房子很深,有好几进屋,外边人叫门,里面听不见,不象现在可按门铃。怎么办呢?就在地上捡块破瓦片敲门,里面的人听到,便出来开门了。这瓦片就叫敲门瓦子。这里敲门瓦子比喻参的话头,屋比喻自己的色身,爷娘比喻自心。自身系自心亲生之相分,故称自心为亲生爷娘。打比喻自己问自己是谁。现在的人,不了能念所念,一一唯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句弥陀,乃敲开我们心门之金砖,正如大势至菩萨讲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反而将“念佛者是谁”一句话头,苦苦参究,自己问自己是谁,等于以敲门瓦子打亲生爷娘。
“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诸祖原是一片婆心,善顺人根对机,见人念佛不能死心,故一猛提醒。怎奈念佛人错会祖意,反去苦苦抱着一句话头,净里夹禅,弄巧成拙,不能得一心。结果非善顺祖意,反而违背祖意成恶逆了。所以一个人真正能死心塌地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祖师大德拍手称许,诸佛菩萨点头赞叹:此人有真智慧大福报,今生决定成就!这才是善顺诸佛祖师之意。
己二、兼破不肯死心
[解] 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然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这一问答,继破不必参究疑后,更进一层,兼破不肯死心,故曰“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此指不必参究。肯死心塌地念佛者,则可不必参究。“未肯者何得相应。”而我等业障深重,未能明心见性,又不肯死心念佛,口称弥陀心散乱,若不加参究,怎能与释迦彻底悲心相应?
对此问,大师十分感叹,答词中“噫”,即叹恨之声。“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我此话非为肯心者说,因肯心者不必说了。正是唯独为你等未肯死心者说,要你等发肯心,放下万缘,不夹杂,不参究,死心塌地执持名号,求生净土,使与释迦悲心相应。所谓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你们不明心性,对万法唯心、心作心是之正确信心尚未开发,我法二执坚固,如同生牛皮般强硬,不能弯曲。大家都知道,生牛皮很硬,无法使用。必须经过处理,变成柔软的熟牛皮,方可制作各种皮具。你等若能明了净土心作心是之旨,有真实信心,不执我法,则如熟牛皮,柔软随用,就不必参究了。
下面用譬喻说明此理。“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然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然即燃。这个譬喻很容易懂,眼睛完好的人,白天太阳光下看得很清楚,不用点灯。而一个盲人,大白天太阳光都看不到,又何必苦苦去寻找灯笼火把,没用啊!有目者比喻正信已开之明眼人,了知万法唯心,即心是佛,即佛是心,自肯死心念佛,以契释迦彻底悲心。定不会再夹杂参究,如白日点灯,多此一举。而无目者比喻正信未开之盲人,唯宜死心念佛,以期相应。功夫成熟,自得心开理悟。又何必于清净本觉心中,苦苦参究念佛者是谁,强觅能念之心。心中觅心,等于骑牛觅牛,迷头寻头,犹如盲人于日光明照中苦觅灯火。即使觅到了,又有什么用,眼睛瞎了,依然看不见。
最后引用大势至菩萨讲的两句话,证明不必参究。大势至法王子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出自《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一段经文:“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假什么方便?即参禅修观诸方便。我们念佛,不劳观想,不必参究,不用借助其他任何方便法门,单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行。心作心是,我们心念佛,即作佛,将来便成佛。只要死心念去,念到一心不乱,自得藏心开显,见本性佛,即禅家说的亲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此指“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两句话。一行三昧即心定于一行,而修三昧。一行三昧有理事两种。理一行三昧,是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事一行三昧,是一心念佛,乃念佛三昧之异名。一行即行一,只行一个门道,念一句阿弥陀佛,故即念佛三昧。大火聚即炽盛大火。敢去触碰此猛火者,岂有不被烧之理?这就是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两句话,在念佛三昧中,犹如大火,威力无比,所向无敌。不必参究疑触之,当不攻自破。我们念佛的人,应当牢牢记住“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两句话,便不会被别的法门诱惑而动摇,死心塌地抱住一句佛号念到底,即与本师释迦无问自说此经之彻底悲心相应。
【说明:根据达默法师《弥陀要解便蒙钞》添加了细科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