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云中君

阿弥陀经要解讲记059破遥远即到疑

云中君 2023-09-06 306



QQ图片20230907003944.png


阿弥陀经要解讲记059破遥远即到疑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蕅益大师  撰著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佛学院道安老法师  讲述




戊五、遥远即到疑


[解]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这一问答,破遥远即到疑。问题是: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远,我们命终怎能顷刻即生到那里?”我有一年在寒山寺讲《要解》时,就有人问过我:“十万亿佛土,这么远怎么去?飞机当然不行,宇宙飞船恐怕也飞不到啊!”大家看蕅益大师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答词分四段:一正答,二喻显,三法合,四总结。我们一段段讲。

第一段从“十万亿土”,到“何难即生”,这五句是正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这三句即玄义明宗讲的六信中的信理。大家不要以为我们的心是胸膛里的肉团心,一点点大。那不是心,是心脏。这里讲的现前一念心性,是我们的真心,即佛性。我们的心性与诸佛的法身无二无别,可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性心量广大无边,十方虚空微尘国土,悉为我心性所包。当然十万亿佛土、极乐世界也不出我一念心性之外,因心性大而无外故,无有一法不在心性之内。其实极乐世界离我们很近,十万亿佛土,与无量恒河沙数大千世界、微尘国土相比,这个数字很小。

“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刚才说的极乐世界在我们心里,是讲的依报。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现在极乐世界说法,自然也在我们心里,这是正报。阿弥陀佛即我们自心所具之佛。今仗自心之佛力接引我们,往生自心本具之极乐,马上就生,这有什么难呢?生净土跟人睡觉做梦一样,身虽在床上,神识可跑到很远的地方。《观经》上讲往生之快,如弹指顷,如一念顷,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故不必担心。

第二段从“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到“见无先后”,这五句是喻显,进一步用譬喻显明上段正答所述之理。“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比如用一面大镜子,可照到很远的地方,几十层的山水楼阁全都照到。“层数宛然,实无远近。”镜子是平面的,镜子里的山水楼阁,仿佛也是那么多层数,一层不少,镜中的景物实在没有什么远近之分。“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一照全在其中,一目了然,不会近的先看到,远的后看到。

这里“镜”即大圆镜智,比喻我们的心性。“数十层山水楼阁”,比喻十万亿佛土。“层数宛然”,比喻心中显现的十万亿佛土,宛然分明,一土不少。并比喻佛来接引,接则决定接;众生往生,生则决定生,来去宛然。“实无远近”,比喻弥陀国土,实际上无远近之隔,因为这一切皆在我们的心中。并比喻佛来则实不来,众生去则实不去,来去无性。“一照俱了,见无先后。”比喻众生临终一念念佛,弥陀随感即应,便不来而来接引;众生则不去而去,一下即生到极乐世界,感应道交,来去同时,没有先后。这都是我们心性所具的德能妙用。

第三段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到“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这八句是法合,以法合喻。“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意显极乐世界与弥陀说法依正二报亦是如此,不出现前一念心性。合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层数无性,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意显佛来接引、众生往生亦是如此,不出现前一念心性。合镜中来去宛然,来去无性,一念俱了,见无先后,当下即是。

第四段是总结,即最后两句:“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大家应当知道,此经字字句句皆是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应坚信不疑。

海印三昧乃佛所得之三昧名。大海深广,于中能印现外面的一切景观。海印比喻佛心如大海,能印现一切法,有照的意思。三昧是正定,有寂的意思。海印三昧表心性之体,心性具足百界千如,森罗万象海印含,显心性理具。

大圆镜智是佛的四智之一。唯识宗讲,成佛转八识为四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也是譬喻,如同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佛的智慧如镜子,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乃至法界一切法。此大非对小而言,乃绝诸对待,大而无外,即前面讲的“心性本无外故”。圆即圆满,无有欠缺。镜智有照的意思。大圆镜智表心性之用,心性圆现百界千如,圆光普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显心性事造。

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皆是心性之异名。灵文说明这些经文是释迦如来亲证实相后,由心性中流露出的真言。字字即事显理,句句即相明性,故皆是三昧镜智之玄妙灵文。其实不仅是此经,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法皆是灵文,一个字也不能怀疑。

你若能明了上述唯心之理,便知极乐世界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心中,阿弥陀佛在我们心中说法。临命终时,我们自心的阿弥陀佛前来接引,生到我们自心的极乐世界,那你还担心什么遥远不能到呢?


【说明:根据达默法师《弥陀要解便蒙钞》添加了细科判。】

阅读
分享